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研究

2018-06-07 09:38王乐王晓平张泽彬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创新

王乐 王晓平 张泽彬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科学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高等院校来讲,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归根到底是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创新党的基层活动形式。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与内容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学校党建工作是党和国家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学校党组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有利于党组织进一步发挥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着力研究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创新问题。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组织 创新 活动形式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作用的基础,是创新学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科学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对于高等院校来讲,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学校党组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有利于党组织更好地发挥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活力,永葆先进。

1高校党组织活动形式研究问题导向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三个型的政党,一个是学习型,一个是创新型,一个是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基层党组织就是要建设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也就是说,党建工作方式要创新,我们党组织的活动方式要创新,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手段要创新,只有把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抓好,才能够在发展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打造创新型党组织,许多高校进入创新盲点,在党组织活动方面出现“换汤不换药”,“走过场、走形式”,“重形式,轻实效”,内容单一,无新意,淡化政治理想信念,盲目跟风的局面,未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面对诸多问题与挑战,基层党组织活动也迎来了许多新角度和契机。比如:第一,如何打破传统旧有的模式,将党组织活动形式变得更有新鲜感和吸引力。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式的工作。第二,如何避免把党组织活动片面的理解为以娱乐性质为主的活动,从而淡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第三,如何避免党组织单纯的为了活动而活动,从大量无意义的活动中脱颖而出,达到有计划、有目的、有质量、有提高的做好每一项活动。面对诸多新问题,党建工作者必须着力研究党组织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党组织实际情况,抓住核心、拓宽领域、强化深入、树立品牌,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实现高效党建工作总目标的内在要求。

2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的路径研究

(1)推动党建传统优势与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需要在工作理念、思维方式和路径方法上的守正出新,需要从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点出发,用好用活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党建工作信息化、科学化水平。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信息化互联网平台安排支部活动,比如:一个二级学院党总支以一个支部书记为单位,开设某某书记频道的微信服务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自助信息查询、活动信息推送、信息收集与反馈三大模块来开展党组织的党员发展与管理、三型党支部活动征集与推送、学习与社会实践方面的工作。自助查阅信息包涵如何开展入党启蒙教育,提交申请书,成为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每一个类别都有详细的介绍,点开即可了解。党组织活动采用何种形式与内容,以及场地经费申请等项目都可以在查询功能上实现,直接平台申请,支部书记审核通过即可,无需线下繁琐的流程。活动结束以后,由活动负责人在该平台上推文,广大师生参与打分评价,根据得分数据与评价结果来判断这类活动是否具有影响力与可行性,对于受到师生好评的活动可以加以完善以后推广与使用。

(2)以工作室为载体,打造党建品牌。通过走访学习部分高校在党建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可以明确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在组织活动形式内容上下功夫,不走形式主义,突显成效与创新。比如:成立党员工作室、学生党员服务中心来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党员工作室与学生党员服务中心的宗旨“從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同学,为了同学的一切”。内设各职能部门,比如:活动研究组、党建课题研究小组、党员发展中心、秘书部、文艺宣传部、纪检生活部。每一个职能部门由一名支部书记和教师党员带头,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参与,每一个活动,都需要经过活动研究组的支部书记、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共同商定以后,方可执行,保质少量的完成。

基层党组织可按照学校党委统一要求合理安排组织生活,在基层组织活动时间和形式上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鼓励党支部活动在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上创新,提高组织生活的生命力,开展一些讲人情,有爱心,有活力,与大学生励志成长有关的活动,打造基层党组织的精品项目。在活动形式方面,以学生所需为出发点,比如: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目的,让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主动利用每天上下班、周六日时(下转第12页)(上接第4页)间开展校园公交站秩序维护工作,记录在“服务时”里,以服务时为学生发展入党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于部分偏远地区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教师不便携家人外出的情况,定期开展亲子活动与义教,让教职工家属和小孩在学校也能享受快乐、学习与成长。每年开展一次评选“我身边的最美党员”活动,明确评选目的、背景、评选标准,评选主体和对象,宣传后期活动带来的正面影响。评选的对象是满一年以上党龄的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以此开创白云学院最美党员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积极分子,党员,教师关注,一方面宣传我校党员的先进事迹,另一方面为完善我校党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优质队伍。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是树立党建品牌的保障,也是基层党组织保持先进的精神源泉。

(3)完善学习、培训体系,让组织活动有章可循。结合二级学院现有的活动方案,比如“亮身份,晒承诺,树形象”,“三型党支部”建设,党员三下乡社会实践,雷锋学习月等活动,完善学习型、实践型党组织的建立,比如:可以尝试定期派选每一批积极分子、党员进老革命基地和部分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兄弟院校走访与学习,将他们的所学所想写进支部党日活动史册,5次考察学习为一个周期,结束以后在三会一课上汇报思想和实践成果,以公开答辩的形式,得到95%以上参会党员认可之后才算合格,颁发证书。以此作为一套系统的学习实践培训方案。这是学习型、实践型党组织活动的一个创新。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开展网上论坛、网上考试答题等,不定期的举办网络党史竞赛,围绕党章党史和时事、两会新闻,贯彻“两学一做”的学习。以此适应构建开放的网络教育要求。另外,组织生活也不要只限于理论学习和讨论,还可以把提高党员适应工作能力的业务、技能活动纳入组织生活内容之中。以争当工作标兵为主题,安排丰富多彩的业务活动,着重培养校外实习党员以及校内党员的工作实践能力,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政治素养,深刻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结语

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高校党建开创新局面的必然之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将要面对的一项广泛而深刻的课题。我们需要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思索与总结更多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

猜你喜欢
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创新
从管理到服务:高校基层党组织职能实现路径的嬗变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探究及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浅议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