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也是“治疗师”

2018-06-09 11:08童骏昌
大自然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治疗师森林日本

童骏昌

森林是地球上生态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环境,置身其中可以闻到树木花草的芬芳,闭上眼睛能够听到鸟语虫鸣的协奏曲,稍加留心或许能发现野生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苏格兰文学巨匠罗伯特·史蒂文森曾经写道:“森林是那么美妙动人,它气质婉约,空气清新,古老的树木散发出丝丝芬芳。身处这样的环境,内心会发生奇妙的变化,疲惫感一扫而光。”森林不但让人放松,对一些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各具特色的森林治疗方式:德国人开创出独有的“森林地形疗法”和大量树木枝条搭建的“枝条浴场”:苏联时代,塔吉克斯坦建有一座“森林医院”,可以用植物帮助人消除疲劳;日本在森林徒步的基础上形成了名为“森林浴”的一整套康养模式。随着互联网普及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森林治疗的理念正迅速在全球传播。

森林浴研究热

日本虽然不是最早研究森林治疗的国家,但后来赶上的日本在森林治疗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森林也为承受高压的日本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减压去处。20世纪80~90年代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黄金十年,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当时日本的上班族承受着极大工作压力:残酷的“加班文化”在企业间传播,员工每周工作90小时是家常便饭;一些“企业战士”为了工作,甚至完全放弃了家庭生活。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让不少人年纪轻轻却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过劳死”这种叫法就是源于该时期的日本。日本政府认识到了过劳死的严重性,一方面开始严格限制加班;另一方面,日本政府想出了一系列帮工薪族减压的手段,比如要求企业设立专门的发泄室,员工可以在其中用摔盘子等方式发泄情绪。1982年,日本林业厅借鉴了德国森林治疗的经验,推出了“森林浴”的构想。森林浴是指人在森林中进行徒步、攀爬等各种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调动人体所有器官去感受森林。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此举让更多国民走进自然,享受森林,以舒缓高度紧张的城市生活压力。日本约有67%的国土被森林覆盖,即便是东京、大阪、京都这种大都市周边也被森林围绕,因此日本国民有许多走进森林的机会。

“加班文化”盛行,让上班族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在森林中徒步能有效地缓解压力。

森林浴讓人暂停一下,把身心交给大自然。

森林浴的构想虽好,只是在一开始,大部分日本人对森林浴都抱有一定的怀疑,他们觉得森林并没有政府宣传得那么神奇。为了验证森林的治疗作用,1990年,千叶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宫崎良文在位于屋久岛的森林中进行了一次实验,并全程拍摄记录。实验让同一群人佩戴监测设备,在位于屋久岛的室内实验室和森林中分别步行40分钟,实验结果显示:在森林中步行能改善情绪,让人感觉更有活力。更重要的是,当人在森林中步行时,人体为应对压力而释放的激素——皮质醇水平相比实验室步行组更低。(皮质醇水平升高会提高血压,让人更容易应对压力,但过高水平的皮质醇也会让人感到焦虑。)在宫崎团队的一次后续实验中,他们要求一群没有服用过任何药物的高血压病人在森林中进行4小时的森林步行,结果这些病人的平均血压下降了7毫米汞柱。这些发现让科学家找到了森林浴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从此以后,森林浴成了日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热门研究课题。千叶大学和一家京都研究机构分别进行过两次动员了500位参与者的大型实验,中小型实验更是不计其数。这些研究都显示人在森林中活动能够缓解精神压力、改善抑郁症状、减轻敌意,同时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同时,森林活动能提高心率变异性,而心率变异性越高,人体神经自主调节心律的能力就越强,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越低。

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主动走进森林。日本经历了森林浴初期的不知所措和迷茫,今天森林浴被日本大众所广泛认同,森林浴产业欣欣向荣——“森林浴”一词也被收录进日本的字典。目前日本全国有60多处国家认可的“森林治疗基地”,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日本在森林浴场所的设计上尽可能多地融入了人性化元素:男女老少在森林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类型,人身安全和森林防火也做了相当完备的考虑。

揭开森林治疗的奥秘

森林为什么能治疗人,难道林子中的空气中飘浮着某种药物吗?为了探索森林治疗的秘密,科学家们对森林展开了更细致的研究。

在一次实验中,宫崎良文的团队就充分发挥了“斤斤计较”的严谨科学精神。为了保证其他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他们严格控制了参与者的活动量、活动开始和结束时间、温度、平均光照时长和其他因素。如此费心只是因为研究人员想知道森林在其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研究使用到了一种名为“时间分辨光谱系统”的设备,它能通过大脑血管中血红细胞反射的近红外线定量分析出大脑的耗氧量。研究结果显示,和城市对照组相比,进行20分钟森林浴的森林组的参与者的大脑血流模式发生了变化——更加类似放松时的大脑血流模式。森林浴组的前额叶皮层区域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通常在解决复杂方程或玩电子游戏时,该区域的血红蛋白水平会升高,反之则下降。前额叶皮层血红蛋白水平低说明人在森林中时,大脑处于放松状态。相比同样能降低前额叶皮层活性的镇静剂,森林浴没有镇静剂影响认知功能的缺点,相反还能提高感官的敏锐度。

森林会提高“癌细胞杀手”——NK细胞的活性。

森林含有大量树木分泌的芬多精,能有效改善人体一线免疫系统。

除了能改变大脑的血流模式外,科学家还发现森林环境可以改善人体免疫系统。日本医科大学的研究显示,森林浴能长时间提高人体天然抗病毒细胞——NK细胞的活性。NK细胞是“天然杀手细胞”的简称,由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分化而来,虽然它们的数量不多,但可以消灭许多种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研究发现,无论是进行一整天的森林活动,还是在三天的时间里,每天进行数小时的森林活动,相比对照组,参与者体内帐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都有所提高,改善的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同时细胞内抗癌蛋白量也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连续一周的森林浴后,这些改善最为明显。森林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尿液中的皮质醇含量下降。城市对照组的志愿者在实验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科学家还发现,树木会自发性分泌被称为植物杀菌素的天然芳香化合物——芬多精。(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30年由俄罗斯生化学教授波利斯博士提出,他发现有些植物会释放高活性的物质,避免植物本身腐烂或被动物所食。)日本医科大学的研究还发现,芬多精也能改善人体一线免疫系统。这个发现恰好印证了100多年前的多个实验报告。在19世纪中后叶,德国医生皮特·德特韦勒和赫曼·布莱梅在德国几处针叶林中建了几座疗养院。结果,森林中新鲜空气对患者恢复的帮助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当空气较为潮湿时,这种帮助更加明显。当时有科学家推测,松树可能向空气中释放了某种有治疗效果的“香油”,这当然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香油,只是当时的科学家还不知道它的具体成分就是芬多精。

森林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止痛效果。1984年,著名学术杂志《科学》刊登了一篇重要的研究文章,研究作者乌利希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医院收集到了从1972年到1981年的病例记录,从中他只挑选出进行过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病人。这些病例中,乌利希不关心别的,他在乎的只有病人的房间和康复情况。这家医院病房大楼的位置十分有趣,病房位于大楼的两侧。一侧病房窗外风景如画,春夏季节病人从窗户能望到户外茵茵柳树和远处的小树林:而大楼另一侧病房的窗外只有隔壁大楼的红砖墙,看了让人十分压抑。在对比了两侧房间进行过相同手术病人的康复情况后,乌利希发现窗外风景优美的病房里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抱怨也更少,所使用的止痛药也多为阿司匹林等非强效止痛药物;而住在另一侧病房的病人更多使用的是麻醉药等强效止痛药物。有趣的是,风景优美病房的值班护士对病人的抱怨也少于另一侧病房值班护士对她们病人的抱怨。

心理学的解释

森林中新鲜空气和绿色植物对健康的益处不言而喻。在身体研究的基础上,心理学家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森林治疗作用的来源。美国学者开普兰与其研究团队早在20多年前提出过“注意力恢复理论”的猜想。他们认为都市人每天花费大量注意力在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上,使用手机、参加会议和操作电子计算机等工作都需要消耗注意力。当人处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不必消耗那么多注意力。因此,在大自然环境中大脑得到了真正的休息。身处大自然环境时,大脑副交感神经发挥更强的作用。副交感神经会对平静的外部条件进行反应,让血压降低、心跳减慢、呼吸平静、肌肉放松。无独有偶,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贝曼在多伦多进行的调查也发现,在收入、教育水平和年龄等因素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那些居住在树木超过10棵的街区的居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觉更加良好。虽然这只是被调查者的主观判断,但从心理学角度证明了森林对人心理的改善效果是存在的。

2005年,日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了关于森林浴对改善情绪的长期研究。这个实验跨度长达10年,参与者众多,实验地点选择了远郊森林、近郊森林和城市公园。研究人员让参与者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收集参与者们的反馈,最后由研究人员给出评价。结果显示,森林浴显著提高了参与者的活力,并降低了焦虑、抑郁、愤怒、疲劳和困惑程度。而且,实验发现即便在城市公园中步行对人也是有益的。那么,这种改善有没有可能只是散步引起的呢?为此研究人员专门做了市区商店街散步对情绪影响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出现在森林中散步带来的效果。由此可见,森林浴确实能改善情绪。

森林浴让人感到舒缓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人类在欣赏自然美景时产生的敬畏感。人类在面对壮观的自然景象或自然现象时,会因为感觉到自身的渺小而产生敬畏的感情,心理学将其总结为“总观效应”。许多宇航员在完成太空任务返回地球时,都描述过从太空中观察地球时内心出现强烈震撼,不少宇航员甚至被感动得流泪。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是感知雄伟的景象,还是思考浩瀚的事物(比如宇宙),都能激发人类的敬畏之情。

让人减压的森林活动

在森林中到底该怎么活动更有益身心?经过了30多年的摸索,日本森林浴产业总结出了一些人可以在森林里进行的具体活动方式。

科学家证实,森林能给人带来心理感觉方面的实质性改善。

温泉沐浴。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地震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同时地震带也将温泉作为送给日本国民的礼物。日本全国遍布大量天然温泉,在温泉文化发达的日本,泡温泉成了许多日本人首选的森林浴手段。

放声哭喊。日本的社会文化不容许个体轻松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为了释放平时积累的压力,许多日本人会在空闲时间聚在一起看悲伤电影,痛哭流泪以释放压力。日本森林浴产业也正好看准了这个痛点,在森林中提供了专门场所供游客放声哭喊,让游客将工作和生活遭受的压抑释放出来。

观察青苔。日本有许多青苔爱好者,他们中不少是年轻的职业女性。这些人的爱好就是去全国各地的森林,用放大镜观察林中苔藓。观察者需要靠近树木或地面,集中注意力观察苔藓精致的微观结构,整个过程观察者全身完全放松,这些爱好者说观察青苔带来的放松感不亚于进行一次冥想。

無声的咖啡馆。一些森林浴营地借鉴了城市中“无声咖啡馆”的思路,在森林中开设不需要动口就能消费的咖啡馆。在这些无声咖啡馆中,顾客无需说话,只需要将需求写在记事本上,就能享受到所有服务。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都市人厌倦喧嚣,希望享受安静的渴望。如果从更深层次解读,从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无声咖啡馆的背后,或许真正推动“去社交化”经营场所普及的力量,是现代都市人对社交压力的抵触和排斥。森林浴也为这群人提供了一个摘掉社交面具,做回本我的机会。

观察苔藓也能起到减压效果。

温泉能促进微血管扩张,使血压下降,温泉和森林的结合放大了森林的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治疗师森林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