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工作

2018-06-09 03:37庞钰洁
戏剧之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程定位音乐鉴赏解决策略

庞钰洁

【摘 要】《音乐鉴赏》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文章从其课程的目标定位展开研究,阐述了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意义,分析了该课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管理等方面就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程定位;课程价值;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168-02

随着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不断重视,《音乐鉴赏》课程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之中,要想做好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工作,就要对其课程定位和在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进而研究出其课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解决策略,并以此不断提升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的质量。

一、课程定位

《音乐鉴赏》作为一门课程,首先应有较为明确的课程定位与研究视阈。作为一门艺术门类的鉴赏课,其课程的特性首先应该在于音乐艺术特征及音乐鉴赏方法的普及。因此,音乐艺术的诞生与发展、音乐艺术的自身特征、音乐艺术的类型及鉴赏等,就构成了《音乐鉴赏》课程的基本知识。

其次,音乐文化的思考和探索对于此课程也至关重要。对音乐艺术的文化属性进行分析,不仅仅是现代人表达思想与情感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更是当代社会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而这种文化形式,本质上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全新时代——音乐文化时代的到来。因此,这就为音乐艺术的鉴赏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同时也将音乐艺术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进行审视。

第三,《音乐鉴赏》课程必须使得学生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作为音乐艺术,首先有其强烈的视听性,所以作为一个生理上健全(具备正常视听)的人,他天生都会听音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常常不知不觉会跟着音乐的旋律走。而《音乐鉴赏》作为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固然要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然而任何理论与常识的掌握,最终都要通过对某一音乐艺术的鉴赏而获得。因此,通过《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必将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目标定位之一。

二、课程价值

《音樂鉴赏》课程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不仅具有提高全体社会成员个人艺术素养的作用,同时也含有更深层次的价值。首先,无论中外社会,音乐艺术教育及其社会成员音乐艺术素养的提高,不仅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其次,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而在以人为本观念的实施中,个人艺术素养的提高既是以人为本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音乐艺术教育的普及与音乐艺术素养的提高,可以不断提升社会成员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减少整个社会急功近利之风,使之向健康理性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音乐艺术教育的普及与音乐艺术素养的提高,可以带动和促进社会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五,音乐艺术素养的提高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而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是和谐社会赖以构建与存在的前提条件。当然,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会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三、存在问题

目前各个高校虽然都已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聘请业务水平高、研究方向与课程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教师讲授《音乐鉴赏》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保证了其课程的正常开设,使得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反馈意见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来看,在《音乐鉴赏》的课堂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各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均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公共艺术课程《音乐鉴赏》的重要性在各个学校尚未得到高度重视。另外,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目前课程开设形式相对单一,教学实践场地和条件受限,难以满足在校学生的多样化艺术需求。针对以上问题,还需各个高校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公用艺术教育管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确保《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

四、解决策略

针对高校《音乐鉴赏》公共艺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论述,以期能够为《音乐鉴赏》课程的更好开设提供有益指导。

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文化艺术教育,重视《音乐鉴赏》课程,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当下,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向与目标,素质教育不仅具体体现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更体现为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在当代社会教育中,如果没有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提升,那么这种教育就不是完全的素质教育。

其次,要不断完善《音乐鉴赏》及公共艺术教育相关制度,对大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进行完整规划,制定有关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及实施办法。进而形成以校园音乐艺术节为载体,以“一系一品”工程为依托,促进学校各院系积极创新,使得学生课外音乐艺术精品活动缤彩纷呈。

第三,教学经费是《音乐鉴赏》课程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一是增加相关图书,保证学生对音乐图书的借阅和查询;二是适当加大公共艺术课程《音乐鉴赏》实践所需器材,达到学生实训基本需求,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三是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四是以“质量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第四,加大音乐艺术类教师的引进力度。结合《音乐鉴赏》公共艺术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措施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并且进行多样性的授课方法探讨,满足更多学生多样化需求,切实落实素质化教育,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实践等,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第五,在教学管理方面,各个高校要坚持全体教学人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材为中心,坚持做到为人师表,治学严谨,传承良好教风,重视艺术课程。力争做到《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进度安排合理,重点难点突出,使其有明确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同时注重吸收音乐艺术学科新成果,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六,在艺术实践方面,各个高校要不断深化艺术实践,强化学风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艺术活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宣传,加大对音乐艺术教育以及《音乐鉴赏》课程学习优秀学生的表彰力度,努力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公共艺术环境。同时,通过开展“音乐鉴赏课程读书会”等活动,推出学生必读艺术书目,制定个人学期读书计划,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懂艺术,听懂音乐。

总之,《音乐鉴赏》课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提高社会成员的艺术素养、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与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院校只有进一步加大公共艺术教育与《音乐鉴赏》课程的发展建设,使其在软硬件水平上更上一个台阶,同时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引进高端艺术人才,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才能使得《音乐鉴赏》课程带动公共艺术教育事业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孟洁.高校“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困境及建议[J].戏剧之家,2014(14).

[2]李静.高等院校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北方音乐,2015(20).

[3]朱祈贤.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探讨[J].北方音乐,2016(2).

猜你喜欢
课程定位音乐鉴赏解决策略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与设置实施
光影中的英语教学探究
高职船舶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