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美学课教学探析

2018-06-09 03:37李严梅
戏剧之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音乐美学审美意识

李严梅

【摘 要】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美学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歌唱技术、艺术关系和语言的意义等,不同音乐美学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在当代的音乐教育中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重视音乐美学教育对音乐教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育改革;高校音乐;音乐美学;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192-01

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不论是通过表演还是欣赏,音乐美学的观念都会对学生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虽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美学的指导意义是潜在的,但是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一旦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对音乐深层的理解,体会了音乐美学的观念,就会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保证教学的效率。如何将声乐的发音技巧和日常训练与音乐的审美教育整合起来,是每位教师开展教学的难点,也是开展声乐教学的重要课题。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基础理论和技巧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对于艺术和技术的学习达到统一。

一、注重美学原理,激活学生音乐实践和实感的教学模式

音乐的美学课堂一般在高校三年級左右开设,此时学生大多已经受过了比较专业的音乐教育,并且有相对的实践经验,这些知识和音乐基础大多存在于学生的内在心理机构中,一旦成熟,就会散发出来,成为学生的一项能力。而开展音乐美学课堂,正是对学生音乐知识和相关经验的一种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在对音乐知识的积累中更加有逻辑性,并且以抽象的方式来呈现相关的概念体系,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积累和巩固。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纯粹讲解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只能让学生在课堂中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以音乐的美学原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过程,将产生的实感、实际经验和体验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美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以不确定性审美原理引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体验,激发学生对不确定性审美原理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对“认识论”展开一定的学习。

二、以兴趣为主导,整合学术概念与口语化表达教学模式

音乐专业的学生一般在高校接受的都是技能等的训练和教学,对于形象思维认识比较深刻,但是对于音乐活动和相关现象只是有一个感性的理解,而且很多学生有着“重技轻艺”的观念,导致很多音乐专业的学生文化素质偏低。另外,由于在音乐课堂中讲解的内容大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让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课堂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尽量将抽象的音乐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易于理解。比如,教师在教学音乐美学的概念时,可以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来开展教学,通过对“美”进行多种多样的解释后,引发学生强烈的讨论和学习兴趣,纷纷深入探索什么是美,美到底是什么。教师再在这个教学基础上,为学生讲述什么是美学,什么是音乐美学。再如,教师在教学音乐审美中的“情绪”和“情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可以利用“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让抽象的音乐美学知识变得生动,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通过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重点突出标准,点面结合追求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

音乐美学属于美学的一种,是从美学的角度揭示音乐的创作、欣赏有关人类的审美规律。由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和对每一种学科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音乐美学中,不仅要对音乐的本质及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情感进行挖掘,还要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不同民族、阶级的人们音乐审美观念形成的原因,从历史学角度研究人类审美标准形成和变迁过程等。

以上内容都属于音乐美学的教学范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如此复杂的教学内容,如果一一进行讲解,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重点,所以教师要注意点面结合,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自律论”和“本体论”时,可以借鉴史学研究成果,从甲骨文的考察开始,分析文化内涵,结合音乐美学中的“本体论”,促进学生理解。

总的来说,对于高校音乐教学而言,融入音乐美学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为具体的教学提供新的方向,促进学生更加积极思考问题。音乐的美学关系到声乐学习的方方面面,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仅是技巧到技巧的教学,也不能是理论到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音乐美学的渗透,引导学生将美学知识和声乐学习结合在一起,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严琦.对当下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的美学思考[J].大众文艺,2015,(24):46.

[2]黄春玲.谈在高校开展音乐美学教育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4,(12):102.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音乐美学审美意识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