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形势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2018-06-09 03:37孟晨张德才
戏剧之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思潮民族特色

孟晨 张德才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强国之一,这些成就与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在新形势下民族主义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人的民族主义精神越来越强大,抒发民族主义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这些种种现象表明中国在进步,但是这些进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了中国的发展,民族主义促进中国人民更加努力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思潮;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239-01

民族主义主要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本民族的忠诚、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实践活动和思想意识上的体现,同时也是民族信念、民族国家理念和民族群体自我归属感的体现,民族主义也是本民族对其他民族群众的原则和态度。

一、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形势

(一)中国民族主义的情绪空前高涨

中国社会地位的不断进步,中国人民在世界人民面前也越来越强大,中国民族主义的情绪空前高涨,中国民族主义情绪主要表现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体育、军事、外交、生活等诸多领域。例如:在文化领域由韩国引发的“端午申遗”事件,中国人民以不同方式反驳韩国的不正当举措,用实际行动来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政治领域,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受到全世界华人的谴责。在生活领域发生的赵薇军旗装事件和莎朗·斯通事件等,在这些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很多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

(二)民族主义表现的手段更加的多样

中华民族表现民族主义情绪的手段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的媒介上,很多人开始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的民族主义情绪,在2003年中国出现了“网络民族主义”的现象,很多人都利用互联网来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全世界都了解中国,当中国的民族主权受到威胁时,广大人民群众利用互联网收集证据,利用事实来反驳西方国家的谬论,还有的人用互联网转发信息为中国加油,在5.12汶川地震期间全国的网民都利用互联网为汶川逝去的人民祭奠,这种种现象都表示人们发表民族主义情绪的手段在不断地增多,宣传民族主义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中国人民将通过网络让全世界都了解中国。

二、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1.民族主义思潮对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凝聚力具有促进作用。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发展强大的重要保证,中国经济之所以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主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在反“台独”“疆独”“藏独”“港独”等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主要是人民的民族主义精神日益丰富,只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才能培养出民族凝聚力,民族主义思潮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发展。

2.民族主義思潮有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就是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培养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西方的文化都传入中国,西方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影响,要想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必须振奋民族精神,要在将西方文化中好的地方与中国文化结合,在生活当中要将中国文化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中国的文化领域不断地创新,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二)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暴力主义倾向。民族主义可以促进民族的发展,但是非理性的民族主义也可以阻碍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不正常的民族主义具有暴力倾向,例如,在2003年西北大学就出现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很多大学生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不经过正常的手段对日本留学生进行围殴,虽然中国大学生的初衷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但是这种放大是错误的非理性的。2008年在家乐福事件当中,也有很多人围堵在家乐福门口,威胁去家乐福购物的人,阻碍家乐福的正常营业,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哄抢东西的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这种现象不仅没有给社会进步带来帮助,还阻碍了正常的社会治安,严重威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2.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具有敌视国际社会的倾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在良好的国际社会秩序之下才能健康地发展,很多人不能正确地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已经很强大,不需要世界的大环境,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如果中国只是一味地自我发展,有一天只有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中国要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一些事情,对一些危害民族发展的事情要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类型、格局及主导价值[J].齐鲁学刊,2001(2):54-56

[2]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征及其影响[J].学海,2004(1):78-80.

猜你喜欢
思潮民族特色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我们的民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多元民族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