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标语”拷问责任心缺失

2018-06-11 08:35张玉胜
杭州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上善若水使命感标语

文 张玉胜

“问题标语”可以在短时间内矫正更换,而政府干部责任心、使命感的唤起,及凡事求真务实的习惯培养,却并非朝夕之间,而是需要精雕细刻,久久为功。

“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变成了“推进‘污水直排区’创建”;“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变成了“内部欺己,外不欺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变成了“国无得不兴,人无得不立”,更甚者把“上善若水”变成了“尚善若水”……去年以来,在某地民生e点通问政平台上,有关公共场所宣传标语、海报雷人错误的投诉时有所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标语口号以其文字浓缩简洁、语体准确明了、内容通俗易懂等多方特性,颇受民众的喜爱,且常常成为政府部门宣传政策、鼓动人心、引领社会的舆论传播载体。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不无遗憾地频频看到内容奇葩、语义不通、文字错乱的“问题标语”。错误表现于标语中,根子却出在干部的工作作风上,“问题标语”的背后折射出责任心的缺失。

连小学生都能一眼辨认出的文字谬误,竟然公开出现于人来人往、热闹繁华的公共场所,其幕后操盘手便是经过层层选拔且堂而皇之考进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屡犯此等低级错误着实让人贻笑大方。正如许多网友为此把脉:小河沟里翻船缘于太过粗心,一是对待工作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随便交差完事;二是相关事项外包给广告公司后,不少工作人员乐当“甩手掌柜”,将责任心也一并给外包了。

两种情况都剑指“认真”二字的严重缺失。试想从标语的内容编写到具体制作再到户外张贴,哪一个环节不需要认真把关、仔细审读,哪一处粗心大意、疏于监管,都有可能出现“乌龙”、闹出笑话。不要小瞧了问题标语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一字之差,极有可能谬之千里,不仅会引发南辕北辙的歧义解读,甚至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纠纷,甚至惹上司法官司。比如,以宪法宣传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园,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宣传牌上竟然把“残疾”写成了“残废”,这就难免构成对残疾人的尊严歧视,毕竟残疾人并非“废人”,政府及社会要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而把“上善若水”误作“尚善若水”,将“内不欺己”写成“内部欺己”,看似简单的“别”字错误,而观瞻效果却是大相径庭。

书写和悬挂于公共场所的宣传标语、标示牌、海报,承担着传递社会价值观和正能量的导向使命,展示并代言着城市与政府形象,来不得半点的责任懈怠,这就需要标语的宣示方和制作者都从注重观瞻效果、维护政府形象的角度,认真审核、缜密制作、严格监管,即便是在成功悬挂之后,也不要忘记来个“回头看”,这才是应有的认真负责态度。

细节决定成败。“问题标语”可以在短时间内矫正更换,而政府干部责任心、使命感的唤起,及凡事求真务实的习惯培养,却并非朝夕之间,而是需要精雕细刻,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上善若水使命感标语
上善若水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上善若水》教案
上善若水(之三)
这些标语也太让人苦恼了吧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雄关漫道
生命带着使命而来
上善若水:人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