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以“忆空间”的调查为例

2018-06-11 03:07,
关键词:博物馆家长活动

, 

(1.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2.北京忆空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10002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博物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这里珍藏着民族的灵魂,这里抵御着岁月的侵蚀,这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一、 研究背景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写道:“人类必须把最美好的事物呈现给儿童。” 200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和青少年”确定为当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2007年在第2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上“教育”首次被作为博物馆的第一功能予以阐述。在美国,儿童在“汽车和博物馆里长大”,利用博物馆资源培养未成年人的主动探索精神和人文素养。博物馆更是对青少年进行全方位教育的重要资源。美国的博物馆协会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1]97-98。2008年我国博物馆协会也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审议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博物馆进入黄金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博物馆4 510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 528家,非国有博物馆982家),近十年是我国博物馆增速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年增加200个[2]。2004年3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又联合颁布《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引导作用”[3]。首都博物馆、陕西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湖北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积极推出儿童教育活动。上海儿童博物馆、上海互动儿童探索宫、北京豆豆科技馆等儿童博物馆也开始发展。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成立“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以推动中国儿童博物馆的场馆建设和人才培养。与此同时,学校与博物馆之间的对接也逐渐走上轨道。2013年5月北京市教委、市文物局联合启动北京市中小学“博物馆之春”活动,北京市152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习[4]。2014年9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的要求,正式启动北京市中小学“四个一”活动[5]。在这一背景下急需研究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影响因素以便提升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针对性和效果。

二、 影响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因素调查的问卷设计及样本情况

2015年8月,我们通过北京忆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网络平台发放“阻碍父母和孩子走进博物馆的因素调查”的问卷,截至12月初,回收有效问卷721份。北京地区593份,占全部样本的82.2%;上海为70份,占9.7%,另有来自其他城市的58份。由于客观条件所致,本次调查并不能体现全国范围内的博物馆参观情况。但考虑到目前博物馆资源、社会机构开展博物馆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等城市,因此,本研究根据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对策对于提升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实效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基本情况梳理如下:第一,家长背景信息:女性92%,男性8%;年龄集中在31—50岁(占88.6%);父母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庭占88.8%,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29.7%;28%的家庭月收入在15 000元以上,28.4%的家庭月收入在8 000—15 000元,考虑到2014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 660元,样本中这个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结合上面关于学历的数据,样本体现的家长群体属于较高学历、较高收入的群体; 58.5%的家长需要坐班,另有20.5%的家长全职带孩子,54.4%的家长工作比较或者非常繁忙。第二,孩子信息:样本中的孩子性别分布比较平衡,男孩占46.9%,女孩占44.2%,另有8.9%为男女皆有的家庭,这也进一步增强了本次调查的有效性。样本主要是小学生,其中又以3—4年级居多,占38.4%。尽管年龄分布有一定差异,但样本总数也都达到了统计分析的要求。

三、 阻碍未成年人走进博物馆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学校对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51%的学校提出了让孩子参观博物馆的要求,37.2%的学校会组织孩子们参观博物馆(都是北京、上海的样本)。而在提出要求的学校中,有58.3%的学校同时会组织孩子参观;在没有要求的学校中,仅有25%的学校会组织参观。学校组织孩子参观博物馆比不组织更能激发孩子的参观兴趣。前者影响孩子的兴趣平均分为3.91分,后者则为3.74分,经过统计检验,具有显著差异。调查发现,学校有参观博物馆要求的,孩子们的参观兴趣(61%)要明显高于那些没有要求的学校的孩子(54%)。

(二)孩子的兴趣对参观博物馆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样本中的家长及其孩子,对于博物馆总体上抱有比较浓厚的兴趣,83.8%的家长和67.4%的孩子对博物馆比较感兴趣或是非常感兴趣(见图1)。孩子的兴趣是影响其是否走进博物馆的重要因素。

图1 孩子对博物馆的兴趣程度

不过,具体到各种博物馆类型(目前对博物馆类别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本文按照王洪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分类,又调整增加了军事和民族类及社会生活类),家长和孩子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别(见图2)。

图2 家长和孩子对各类博物馆的兴趣程度分布

从图2可见,家长对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三个方面的兴趣度都很高,但孩子仅对自然科学技术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88.2%),而对历史和文化艺术等类型博物馆兴趣度一般。对于军事、民族和社会生活类的综合博物馆,家长和孩子兴趣度均较为一般。

从年龄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历史类和科学类的博物馆兴趣度在不断变化。其中,年龄越大的孩子,对历史的兴趣程度越高。图3显示,学龄前儿童对历史的兴趣仅有26%,这一数值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不断显著提高,到了初中时已达70%。而对自然科学技术类博物馆的兴趣,在3—4年级时达到了顶峰91%,随后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到初中时候下降到82%。

图3 孩子年级与其对历史类、自然科学技术类博物馆兴趣的相关性

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对于参观博物馆的兴趣总体上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其中,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可能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但对历史的兴趣则随着年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提升,这也提醒我们这一阶段是利用博物馆培养孩子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期。

这个数据既令我们欣喜也让我们不无遗憾,孩子对世间万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博物馆的实物环境和展览设计完全可以满足这些兴趣和求知欲,给他们提供答案,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和人文素养,但这一点需要家长和学校引领孩子走进博物馆的世界,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家长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三)家庭对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影响

在调查的样本中,有47.2%的家长基本不带孩子去博物馆参观,50.5%的家长每个月带孩子去1—2次博物馆,去更多次数的极少。带孩子去博物馆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两条原因是“增长孩子知识”(48.5%)和“提高孩子兴趣”(42.3%),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自己对博物馆的兴趣也很重要(27.6%)(见图4)。

图4 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的原因

图5中的趋势清晰表明,家长的兴趣与孩子对博物馆的兴趣呈明显的正相关趋势。对博物馆非常感兴趣的家长,其子女对博物馆的兴趣度平均为4.24,相比对博物馆最不感兴趣的家长的子女得分(2.92)要高出很多。

本次调查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兴趣,与父母在这件事上的共同参与程度也是成正比的。图6显示,当仅有母亲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时,孩子的兴趣度为4.03,仅有父亲带领的情况下,孩子的兴趣度略高,为4.11;而当父母都参与其中时,无论是分别带孩子参观,还是共同带领,孩子的兴趣度最高,为4.19。经过统计检验,这些差别具有显著性。

图5 家长的博物馆参观兴趣与孩子兴趣的相关性

图6 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的方式与孩子兴趣的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对家庭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家长在解释自己不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原因时,繁忙成为最主要因素,占到57.7%,其中37.4%的家长认为是孩子的学业太忙而导致没有时间走进博物馆,20.3%的家长则是由于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孩子参观博物馆(见图7)。

图7 家长不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原因

由于发现孩子太忙是家长认定的影响孩子走进博物馆的主要原因,对各年龄段孩子因学业忙而不参观博物馆的比例做进一步分析,发现,当进入5—6年级时,有57%的孩子因为学习太忙而无法参观博物馆;这一数值在1—4年级基本保持在25%到30%之间,进入初中后相对有所降低,为47.1%(见表1)。

表1 孩子年龄段与学业太忙不参观博物馆的比例相关性

(四)社会文化组织对参观博物馆的影响

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参与博物馆未成年人公共教育,所以我们的调查也加入了这个因素。一个有趣的关联即孩子是否参加过社会组织机构的博物馆活动是影响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显示,参加过的孩子中63%对历史类博物馆感兴趣,相比没参加过的孩子44%的兴趣,要高出许多(见图8)。

图8 是否参加社会组织机构的博物馆活动与孩子兴趣的相关性

我们本来预想,未成年人是否参加社会机构组织的博物馆活动,应与学校的要求有显著关系,但通过统计检验,发现上述要素之间并无明显关联,如果说,学校的要求是规定动作,而参加社会机构活动是自选动作,那么,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之间,并没有实际的关联,这一点值得关注。进一步分析发现,是否带孩子参加社会机构组织的博物馆活动,与家长和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密切相关,兴趣越高,越愿意参加社会机构的博物馆活动(见表2)。

表2 是否参加社会机构博物馆教育与亲子对参加博物馆兴趣的相关性

注:Pearson 相关性检验,**表示在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针对学校组织的和社会文化机构开展的博物馆活动的评价,相比而言,社会文化机构获得的评价更高,69.9%的家长评价在较好之上;学校组织的活动,仅有34.8%的家长评价在较好之上(见图9)。

图9 对学校组织的博物馆活动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博物馆活动的评价

当然,这种评价上的差异并不意味着社会文化机构的活动优于学校组织的活动和博物馆自身的活动策划。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我们发现,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社会机构组织的活动一般人数控制在20至40人之间,在参观博物馆的整个过程中有更具体的针对展览的资料,在参观活动中也一直有各种互动,毕竟博物馆的展品是以陈列语言表现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如果没有引导,仅仅是参观本身很难有好的效果。而目前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多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的,参观过程多数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这也是参观体会相对较差的重要原因。

(五) 博物馆建设水平对参观的影响

未成年人进入博物馆参观后,选择请讲解员或者使用辅助讲解工具的情况(见图10)。

图10 孩子是否会选择讲解员或使用讲解工具

考虑到有可能对博物馆兴趣程度高的人,会更愿意使用讲解员或设备——即兴趣是后两者的原因。但在控制了“兴趣”变量之后,两者关系依旧显著,即兴趣对未成年人是否使用辅助设备或是否请讲解员并没有显著关系。结合访谈发现选择使用讲解员和讲解工具主要是相对博物馆展品的内容更多了解和学习。博物馆的展品是一种陈列语言,缺乏对背景资料的了解很难在参观活动中有所收获。在回答目前博物馆的解说员和辅助讲解工具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大部分家长反映,内容本身是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78.8%的人提出“没有符合孩子理解能力的讲解词”,也有55.9%的人指出解说的“内容枯燥”。

在评价孩子参观博物馆过程的不利因素时,几乎一半(49.1%)的家长选择“讲解员水平不高”,其次是“组织机构能力不足”(41.5%)和“活动设施不佳”(37.3%)(见图11)。

图11 影响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的不利因素

此结果和先前预测的略有差异,我们本认为组织能力、博物馆针对未成年人的活动策划、场馆设施是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尤其是活动组织问题,目前的博物馆参观活动主要是学校组织的,往往一次几百人,参观效果可想而知。我们也考虑到解说因素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笔者之一有长达13年的北京地区博物馆义务解说经验,累计为小朋友们义务解说过2 000多场[6]。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语言和针对未成年人的解说对未成年人理解博物馆的文明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没有预见到家长也普遍有此认同。由此可见,孩子对周围环境,尤其是人的环境颇为敏感。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博物馆展览是一种陈列语言(展品加说明文字),但是这种陈列语言对于一般博物馆的观众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很难唤起他们对陈列内容的认识欲望和审美热情,即便这种陈列语言能十分准确全面地表现或再现历史文化信息,却难以保证博物馆教育的有效传播目的[7]。

在本调查问卷的最后,我们就“您和孩子在博物观参观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和“您和孩子最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解说方式”设计了两个开放式题目,现将两个问题的样本数据,做关键词分类后的出现频率汇总分析(见图12、图13)。

图12 家长和孩子走进博物馆时遇到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出现频率汇总

图13 您和孩子最希望听到的讲解员讲解方式的出现频率汇总

从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将蕴含在博物馆展品中的文化信息转变为孩子们感兴趣并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

四、 提升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的路径

总结调查研究的内容,本文认为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要有合力作用,尝试从家庭、学校、博物馆、社会文化机构四个层面架起博物馆和孩子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提升孩子们对博物馆的兴趣,最终提升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效果。

(一)学校方面

在学校组织的博物馆参观活动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学校组织的博物馆参观往往以年级为单位,甚至是以学校为单位,往往是组织几百学生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学生们围着各个展厅转一圈,然后离开,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参观了哪些展厅,这种参观形式,其文化传播效果可想而知。本文认为学校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对学生的博物馆参观学习进行立体化、多样化的设计。例如:第一,以班级为单位的参观和班级、年级针对博物馆参观的主题活动的设计。第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给孩子做讲座。2015年笔者之一曾受邀在北京地区的中小学做“大美紫禁城”的讲座,讲满了100场,后面将汇集更多有博物馆知识背景与一线讲解经验的老师,组织策划七方面主题:“大美紫禁城——讲给孩子们的紫禁城”“高梁河大战——北京城市变迁的故事”“舌尖上的《清明上河图》——宋代饮食文化”“谁是文物修复师”“地球进化之旅——三叶虫的故事”“你不知道的考古学”“‘鸟’瞰地球”。我们将继续走进校园,跟更多的孩子分享,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我们的研究报告给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提供一些借鉴。第三,培养小解说员。目前北京地区的不少学校,都跟博物馆有合作,博物馆就某个展览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参与到博物馆解说中。第四,与博物馆的展览和主题活动相关的课程设计。1988年英国制定“国家课程”规定博物馆儿童教育可以与学校课程连接。法国在教学大纲上规定,学生一周必须有一两次去博物馆参观的课程。法国教育部和博物馆局联合策划“博物馆之春”活动——“带着你的父母去看博物馆”。

另外,就调查显示,目前学校和家庭在博物馆参观这件事上表现出不相一致的地方,即学校组织的多、家长陪同的就少。这并不是一个责任分配的问题,而是应当共同协作的事项。同时,学校和家长应加强配合,比如在组织孩子参观博物馆前提早布置和通知,让孩子和家长对要参观的展览共同做些准备。

(二)家庭方面

首先,调查显示家长自身对博物馆的兴趣与孩子的兴趣成正比,家长应更多关注博物馆,培养自己对博物馆的兴趣,从而给孩子带去正面的影响。2004年纽约市启动了一项名为“城市优势” 的项目,这个项目由纽约教育局、博物馆以及文化教育机构联合发起。该项目就拓展到家庭,希望家长能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探索活动中来[8]。本文始终认为:父母才是引领孩子走进博物馆最好的导师,我们并不是“带”孩子去博物馆,而是“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馆。也就是说家长在带领孩子一起走进博物馆之前要对博物馆的展品有一些准备。家长们最需要注意的是,母亲和父亲在孩子走进博物馆一事上的共同参与,尤其是父亲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参与,和孩子去博物馆参观学习,会让孩子们对博物馆更感兴趣。为了尝试如何更好地让家长们和孩子共同走进博物馆,利用博物馆资源,课题组从2015年12月起陆续推出“博物馆亲子学习指南”和配套“亲子学习”手册,并于2016年3月18日邀请使用过学习指南的30位家长进行座谈,后续课题组会针对亲子学习指南的编纂和使用情况展开专门的研究。

同时,课题组录制了“365件文物中国史”“诗词里的古都中国”“四合院里的文艺大师”“大自然的朋友们”等不同系列的音频故事,每期8分钟左右,通过网络推送,免费提供给家长们播放给孩子们听。通过追踪访谈,发现孩子们比较喜欢这种带有故事性的内容,但收听率并不高。关键还是家长的意识,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方式,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孩子的英语、奥数、钢琴、围棋等方面。更多家长认为学业和技能才更加重要。而实际上,博物馆的教育和活动,与学校课堂上的学业和技能学习并非矛盾冲突,而应是互补的关系。尤其是到了5—6年级后,孩子们对于历史类知识的兴趣明显增加,这时更应该正确引导其利用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参观中更具体地了解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培养其审美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博物馆方面

1.网站建设

调查显示66%的家长会在参观博物馆前大概查阅展览和展品的相关资料。就查阅资料的方式而言,89.5%的人选择网络进行搜索,55.6%的人会查阅博物馆官网。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博物馆提供信息最重要的平台,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将影响孩子参观博物馆的效果。但是,仅有15%的家长对目前国内博物馆官网表示比较满意或满意, 58.1%的人认为官方网站很一般。

2.未成年人项目设计

在美国的博物馆中,已举办“K-12”(幼儿到少年)项目的占88%。儿童被“请”进博物馆[1]99。国外许多博物馆会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策划活动,如卢浮宫内设有数十个“艺术车间”,2012年第二、第三季度己为学生观众策划了诸如“古埃及服饰”“认识蒋蓝”等32个专题项目[9]。我国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的项目主要为小志愿者、手工项目等,同质性较大。

3.博物馆解说

从总体而言,国内博物馆的未成年人教育方式仍以通稿讲解为主,缺乏针对未成年人的讲解。对开放式问卷的整理也发现:家长和孩子走进博物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解说员(占31.90%)以及针对孩子兴趣的展览和解说(占37.17%);家长和孩子希望听到的讲解方式最主要的分别为生动、有趣(占57.00%)和互动(占13.59%)、故事性(占13.18%)。每一个文物都有一个故事,都反映当时的历史风貌。因此有必要打破通稿式讲解,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加强解说的故事性,让孩子在倾听中观察并热爱上博物馆。语言是人类创造的独一无二的符号体系,20世纪以前的学者把语言等同为思维,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现代语言学把人类的语言行为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传播行为加以研究[10]184。而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研究中针对未成年人解说的内容还基本上处于空白,这也给更多的研究指明了重点和方向。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过程也是教育传播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接受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传播者的说话能力。叶斯帕森说“语言是以传播思想和感情为目的的人的活动”[10]185。因此,讲解员的解说和能够针对孩子们理解的解说词对于孩子们博物馆参观体验而言至关重要,也同样对其之后是否对博物馆保持很高的兴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图书开发

要打破传统的以馆分类介绍藏品的模式,按照主题分类,将藏品的特点、文化价值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生动的故事讲述出来,让青少年轻松愉悦地迈入中华文化的殿堂,获得文化与艺术的认知与熏陶。

(四)社会机构方面

调查分析显示,参加社会机构组织的博物馆教育和活动,能够提升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兴趣。社会机构的优势在于其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更加接地气的活动方法,使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其劣势则是自身不掌握展品资源,还有就是社会机构本身良莠不齐。因此,家长、学校和博物馆与社会机构形成互补的四方合作关系,尤其是博物馆、学校与社会力量的三方合作,寻找创新博物馆社会教育形式,推动博物馆资源与学校、家庭教育的融合以便更好地发挥博物馆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社会教育的作用。2016年3月19日,“忆空间”受北京八十中委托,组织高一和高二年级师生共177人走进故宫,以“古代宫殿建筑研究——以紫禁城建筑布局为视角”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课程项目。2016年3月22日和23日,“忆空间”受清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委托,组织六年级和五年级的师生共计224人走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和正阳门,开展该系列社会实践课程项目中的第一次活动。2016年3月2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忆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博物馆游学指南”进行了合作项目,双方将共同开发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学习手册。所有博物馆游学指南将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商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网站平台上持续更新,以供学校、机构、家长等免费下载。这些活动给社会文化机构也提供了一些方向,要想更好的在市场中发展,必须提供更高质量的活动,社会文化机构需要通过与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而得到更多的自我完善。

六、结束语

博物馆里记录着人类的历史进程,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影响因素,后续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通过更进一步的访谈和案例分析,更系统地研究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的解说体系和课程设计体系以及如何在课程体系中与博物馆教育相结合的路径。以期此研究系列能够让家长和孩子带份尊崇走进博物馆,在这座静静的文化殿堂里探索、发现、学习、成长。

猜你喜欢
博物馆家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博物馆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
露天博物馆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