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教育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实效性分析

2018-06-11 10:48满海宁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思政高职学生实效性

满海宁

[摘要]“大思政”背景下,怎样促使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得到了重视,成为高职德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实效性提高还应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例如创新教育方法、建立良好的德育环境、教师德育意识提高等,才能保证“大思政”视野下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以及作用的发挥。对此,结合经验,对“大思政”背景下高职学生德育实效性提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大思政”教育;高职学生;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150-02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趋于多样化,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发生了变化,继而出现消极思想,这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对此,为帮助学生端正思想、建立良好德育品质,各校纷纷投入“大思政”教育中,重视学生德育理念培养。但是,怎样保证德育实效性也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思政”教育背景下的德育目标

(一)坚定政治立场

当代大学生应坚定不移地拥护党,听从党的领导,积极入党,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所有伟大成就,认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是国家实现富强的希望,影响社会发展与民族命运,应掌握当下发展大局,激发政治热情。

(二)重视道德培养

学生应时刻注意提高自我道德素养,生活、学习中能够严于律己,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学生也要主动融入各项公益志愿活动,具有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提高社会公德认知。

(三)提高思想意识

总体上分析,现代大学生思想主流、观念价值持续向上。通过思政德育能够让学生懂得付出,做力所能及之事,协调好主体和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价值。

二、“大思政”教育背景下的德育现状

总体来说,“大思政”背景下德育实效性不足集中体现于三方面,即学生主体、社会、学校。首先,学生主体。根据现阶段高职德育现状,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学方法简单、内容单一,学生对德育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德育缺乏系统的奖惩评价制度,无法保证德育评价客观性、公正性,学生实践应用性差,良好的德育品质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明显体现。受应试教育影响,高职德育以教师为核心,学生缺少主体地位,教育过程未结合学生未来发展要求。其次,社会德育现状。大学阶段是学生与社会接触的主要枢纽,学生德育实效性和社会建设需求缺少协调,学生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知行差异,影响德育作用的发挥。此外,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德育学习态度、积极性不同,一些学生对德育抵触,加之学生道德意识与是非判断力较弱。最后,学校德育现状。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受错误的价值理念、道德理念影响,抑制德育实效性发挥。学校是人才培养基地,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德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德育观念。不过,现阶段高职院校对德育缺少重视、缺少统一规划,导致德育实效性体现不足。即使学校开始思政课程,但难以逐一解答学生道德情感问题,在生活中无法准确判断道德行为,使德育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三、“大思政”背景下高职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传统教育理念影响

德育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对高职学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具备高尚的德育理念,才能结合思想意识付诸实践。但现阶段高职思政教育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严重,教育理念落后现代思政、德育需求。因此,学生在生活中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理念落后现代发展,制约学生成长发展。

(二)德育氛围不足

德育氛围指的是德育中外部因素、环境的存在,通常分为家庭德育氛围、社会德育氛围、学校德育氛围。其中,学校德育氛围集中于几点:思政教学目标设计未立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机制不完善使德育活动分散,缺少集中指導与科学评价;思政教育重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参与主动性不高从而难以获得学生理解与认可。家庭德育氛围不足体现在一些家庭过于重视上下尊卑关系,导致学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此外,家庭过于宠爱或过于管制都不利于学生自我发展。离婚家庭对孩子成长发展影响最大,误导孩子情感、价值观念。因此,家庭、学校德育氛围对学生德育有着重要影响。

(三)德育内容单一

德育内容单一是学生降低德育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德育内容没有吸引力进而产生的效果也不理想。首先,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形式化严重,过于重视理论讲解,缺乏实践能力培养。其次,德育内容分散,难以凸显“大思政”环境下德育教学的多样化,德育内容落后于现代社会建设发展。最后,德育内容与学生个性发展、性格特点脱节,缺少对学生未来规划发展的重视。

四、针对“大思政”教育视野下的高职学生德育实效性分析

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参与群体,他们会站在客观的视角或个人角度各抒己见,进而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各院校思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思政德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进而寻找新的突破口展开思政教育工作。

(一)加强德育重要性认识,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德育受到挑战,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应积极应对。一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应试教育转素质教育缺少理解与重要性认识,进而导致轻德育重智育现象发生。虽然德育与智育的根本目标都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获得良好教育效果,但是德育更重视学生思想意识、道德价值建设,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德育。

思政德育的第一要素即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首先,教师应对德育有全面认识,采取生活化德育,重视德育实践性体现,确保德育能够与学生生活融合。其次,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展开德育,教师应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意识、主观意识,从而达到主体素质目标。最后,学校重视经济投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等,做好现有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吸引更多人才。

(二)创建和谐的德育氛围,注重德育内容连接

德育氛围与学生德育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创建和谐德育氛围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对此,高职院校立足于思政、德育现状重视和谐德育氛围的创建,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为学生德育创造条件,提升德育实效性。此外,在组织德育内容方面以德育内容为主体,由低至高、由浅至深、由简到难,结合年级阶段特点展开德育,阶梯式协调德育内容,重视相互连接与渗透。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完善德育评价标准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学生的引导者,教师专业素养关系到德育效果。对此,各院校应基于大思政视角下重视教师德育水平的提高,提供系统、完整的培训,提高教师思想意识、政治素养,适应现代人才需求。在实际德育中,注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排除消极情绪,从而确保德育实效性与教学效果。

教育部门与高职院校应重视德育学科建设,时刻观察与定期考核学科的教学状况和学生德育建设状态。完善德育评价标准,系统地评价班级德育状态和德育学科讲解状况,将评价结果作为德育学科教师评优、评职称的考核標准。

(四)德育贯穿教学始终

德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接受的教育内容,影响着学生发展及思想意识培养。对此,基于“大思政”视野进行德育应深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也是确保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要求将德育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点适时融入生活、学习中。比如,大一新生刚步入大学校园,对学校环境、同学较为陌生,因而此时教育就要重视学生思想情绪引导,帮助学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中。

(五)与网络融合,创建社会热点交流平台

学校要重视德育影响范围的扩大,从课堂发展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媒体扩大宣传范围。现阶段,各院校校园网内容集中于学校建设发展成果、教学成果等,学生通常只有查询成绩时才会登录该网站,日常学习生活不会对网站有过多关注,使得网络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还需要学校增加项目内容,与思政教育融合。学生可以在网站中发表意见,针对重大社会新闻,学校注重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确保思政教育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

综合分析,德育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有着重要影响。对此,高职院校应对德育给予高度重视,基于“大思政”条件下,多方面、全过程提高德育实效性,例如,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建立和谐的德育环境等,更好地推动德育发展、深化,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於爱民.“五常”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影响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2).

[2]毛玉婷,孙卓君,鲁媛,等.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建议:以上海交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49).

[3]李永红,方颖军.基于成长过程的高职生德育评价方式创新研究: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

[4]颜瑞.论互联网发展与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实现[J].才智,2017(31).

[5]王艳君.以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德育项目化设计与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17(7).

[6]刘欣.“引水润德,以水育德”:水文化思想渗入高职德育工作实践探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7]龚雅丽.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1).

[8]朱梓中.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实践探讨[J].才智,2017(5).

猜你喜欢
大思政高职学生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