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对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作用探究

2018-06-11 10:48寸银焕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扶贫中职教育贫困地区

寸银焕

[摘要]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相比,中职教育具有培训、升学、就业三不误的优点。立足县情,对中职教育如何助推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教育;贫困地区;扶贫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126-01

鹤庆县位于滇西北部,人口约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19万人,占总人口的73%,全县耕地面积少,山区多,经济薄弱,富余劳动力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237户,31209人,贫困发生率13.33%,是国家级贫困县。鹤庆县职业高级中学是县内唯一的中职学校,是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

一、取得的成效

学校于1983年建校至今,累计毕业学生近万人,其中近3000人考入大学,短训1万多人次,培训、就业、升学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三驾马车,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对贫困户深入调研中发现如下问题:

1.在培训方面学校采取送教下乡,就地培训的方式。在贫困户集中的村寨,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和养殖培训。但种植和养殖风险极高,市场波动大,好收成不一定有好效益,很难从根本上脱贫。部分培训群众参与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领取生活补助,主动性差,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全县富余劳动力多,无技能,素质低,劳务输出难度大。

2.家长没有“知识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的预期,对子女学习教育重视不够,急功近利。子女只要考不上高中,多数家长就让子女参与生产劳动,或外出打零工。孩子由于学历水平低,没有工作技能,加上民族地区的孩子存在语言、生活、交际等障碍,短期内难以融入社会中,工作流动性大,收入低,很难在城市立足。

3.通过调查发现,贫困户中“光棍”有很大比例。贫困户收入、消费、存储等较低,很多当地女性嫁到外地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而外边的女性又不愿嫁到本地。贫困是造成民族地区男性单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对策及建议

(一)培训方面

对有外出就业愿望的人员不要局限于送教下乡,要求到学校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工种不要限于种植和养殖,不要限于第一产业,要向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要将劳动力从“体能型”转向“技能型”。培训是基础,致富是目的。培训合格的学员要送到发达地区正规企业就业,增加收入,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就业并稳步脱贫。对于短期培训,学校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培训视频、课件,利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技术,实现远程培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降低培训成本。

(二)教育方面

1.中职教育在“精准扶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1)中职教育对贫困学生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教育。鹤庆县对贫困学生实行“三免两补”的政策,即免学费、免保险费、免住宿费,发国家助学金和雨露计划资助金。贫困学生不投入费用就可完成学业,为学生解决了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2)就业有保障,两年后可通过学校安排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就业稳定,收入高,真正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3)升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读大学的机会,升学率100%。但目前贫困家庭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很多直接进入社会,选择读书的少。因此,要加大对贫困人群就读中职教育的宣传力度,让贫困户子女初中毕业后继续上学;想上大学就上大学,“智力扶贫”才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道和长久之计。

2.“扶贫先扶志”,对贫困人群我们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知识、技能、财力、物力等方面扶持,更要对他们进行转变思想观念方面的扶持。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家庭中的几代人或几个弟兄姊妹都是贫困户,部分人员不想通过劳动致富,只想依赖政府的救济与扶持,安于现状。少数人员爱赌博,抱着靠赌博发财的思想。要从思想上意识上,给贫困户有不向贫困低头的气节,依托帮扶政策,自力更生,实现小康。引导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目前我们扶贫对策主要是给补贴,发补助,扶持种植业和养殖业,但我县大部分贫困群众,居住在耕地匮乏、水资源短缺、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深山区。群众多数为少数民族,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往往会形成高投入、低效益的情况。通过第一产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教育对适龄人群进行培训、外出就业、升学三种方法,将他输入到相对发达地区就业创业,通过外出就业脱贫致富,也利于解决贫困地区“光棍”这一难题。

4.财政要加大对职中的投入,积极为学校解决校舍不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主管部门要为学校解决教育编制不够、人员不足的问题。学校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本着“合法、积极、慎重、主动”的原则,多渠道、高质量为学生推荐就业单位。对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学校要认真组织三校生高职考试,不仅要让学生上大学,更要让学生上好大学。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职中要通过教育扶贫,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为全县发展经济、实现精准脱贫作贡献。

参考文献:

[1]佘高民,李茂娟.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功能的初步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7).

[2]王大江,孫雯雯,闫志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实践效能与推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6(34).

猜你喜欢
扶贫中职教育贫困地区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证监会“扶贫”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