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实践与创新

2018-06-11 10:48陈智华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互联网+互联网

陈智华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不只是互联网技术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互联网先进的技术、智能的设备、创新的理念对公共图书馆进行机构重组、思维重塑、功能拓展、效能提升,为广大读者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创意化的模式、人文化的数字建设等一系列创新的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200-02

一、背景

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该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公共图书馆法有四大亮点,其中第三点就是加强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着力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承担着重要使命职责,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是未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点。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仅给图书馆带来创新的机遇,也带来发展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创新图书馆的服务,进而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顺利开展成为当下探讨改进的问题。

二、公共图书馆是为大众服务的

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具有信息服务、社会教育、文化休闲等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承担着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责,具有一定的社会使命。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是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媒体复合型图书馆的转型,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智能的设备、便捷的操作进行机构重组、思维重塑、功能拓展、效能提升等,为广大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模式、创意化的空间、人文化的信息等创新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对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进行思考、分析、探索、创新,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读者,满足他们随时、随地、随身、随心所欲的阅读,让公共图书馆准确定位自身的职能、加强应用新技术的体验、转型拓展多媒体的功能,实践探索创新的服务。

三、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实践与创新

(一)公共图书馆的新模式重塑

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提供个性化、精确化、数字化服务等信息技术工作已成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公共图书馆按照合理、规范、科学的管理,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这就要优化馆员配置、模式重塑、机构重组,从而创新服务工作。

新形势下,数字化资源的多样化,读者需求的全面性,公共应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数据,从读者的实际出发,加强馆藏结构和服务方式的整合,为读者提供办卡、借阅、查询、互动、分享、科普、研究等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图书馆服务,实现资源多渠道利用。以南通图书馆为例,通过机构重组,在名称上,将以“采访编目”为主的“采编部”改为以“数据数字”为核心的“文献资源建设部”,以“计算机基础服务”的“信息咨询部”改为以“互联网+”为战略的“信息技术部”;在内容上,以北京大学为例,將原有的信息咨询部、资源建设部、多媒体部、流通阅览部等11个部门,按照新业务的发展调整规划为信息化与数据中心、资源建设中心、特色资源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等7大中心;在性质上,很多图书馆根据业务发展趋势,通过机构重组优化,增减调整工作团队,完善虚体工作与实体机构相融合的运行模式,抓住契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服务,发挥图书馆更大的作用;在服务上,以“图书管理员”为导改为有“CEO”参与读者服务,解决高难度高技术的研究性问题等,使图书馆的每个分设机构因其工作内容及特点的不同,面对不同的读者群的不同需求,针对其普及性、专业性、探究性,不断重组产生更为合适的服务机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为读者提供创新服务,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公共图书馆的多元空间融合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在美化完善实体空间的同时,正走向“注重忍的需求”“加强资源融合”的创新发展特色空间,是集多功能与属性相结合的联盟体,应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平台,以“新服务”为创意翅膀,以“新业态”为行业元素,呈现“有特色”的创新服务新形态。

现今是全民阅读时代。然而有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因财政投入的不足或是一味地追求“互联网+”的新技术运用,而忽略了特殊读者群体的需求。健全的我们,享受阅读的途径很多,但是对非健全的特殊人员,他们享受阅读的途径却非常有限。

2008年9月,南通市图书馆设立了盲文和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2012年1月,南通市图书馆的首个社区盲人图书流动站建成,落户虹桥街道光明社区。盲人阅览室的开设是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更人性化,空间的再造“给盲人一双眼睛”,为弱势群体提供了阅读学习、享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更加突显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空间的再造,就是要求公共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把服务延伸到更大、更广、更贴近民生的阵地。以南通市图书馆为例,2012年10月,南通市图书馆图书流动车开始运行,目前已将服务扩展到市政务中心、特巡警大队、市收容教育所、车管所、和美家医院等30多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点。图书流动车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个延伸,深入机关、社区、企业,从原来的“等人借书”变为“送书上门”,为广大市民搭建了阅读的平台,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亮点,也成为南通市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再如,铜陵市图书馆打造了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新华书店”融为一体的创新服务空间,是集展演活动、文艺空间、文创商品、图书音像经营板块为一体的体验式空间,使公共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由“纸质资源”为主的“文献流”转化为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流”,从而达到公共图书馆的空间再造,实行多元空间融合。

(三)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拓宽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与各种领域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将服务拓宽到音乐、文创、电影、展演、健康等领域。南通市图书馆定期开展静海讲坛,涵盖健康知识讲座、名人专题展览、社科普及、摄影教学、旅游经验分享、音乐艺术欣赏等,服务领域的拓展改变了在人们心目中图书馆仅是借阅图书的狭隘思维,而是能够覆盖老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智慧图书馆”“全能图书馆”。

(四)公共图书馆的新业态融合

以“互联网+”引领的一系列跨界融合,为图书馆的异业跨界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如,很多公共图书馆+书店+咖啡的创意组合、机场地铁的自主图书机的公益推送、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虹口图书馆的“掌上图书馆”创新,支付宝和QQ钱包的服务措施等,都是图书馆与异业融合共享的服务新形态。

(五)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提升

为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水平,图书馆应高度重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员,不仅仅是文献信息工作者,更是知识的工作者。知识的工作者体现在其智慧、知识、专业上,体现的是一种增值服务,是不受场所和空间限制而存在的导航者。从新型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本质属性要求来看,图书馆的变革必须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管理机制,塑造以“用户为中心”、随时随地实现有效服务,并提供有深度的高附加值的知识服务,从而证明图书馆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价值。

(六)公共图书馆的新技术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智能技术的兴起,正在深刻改变甚至颠覆人类的阅读行为。公共图书馆有了“互联网+”的助力,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把读者、知识、信息、空间、内容等连接起来,打造资源共享平台,设立实体空间和网络空间、完善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结合线上与线下、发展推广电子数字化资源,把“互联网+”的实施战略落实到“图书馆+”的具体行动中,真正做到利用电子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创新读者服务工作。

“互联网+”背景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新媒体服务已成为一种需求、一种趋势。现今,公共图书馆通过微信、QQ、微博、短信,可以向用户推送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讯息,还可以建立面对面视频对话和群聊进行传播。当然,对推广传播的内容必须在设计、剪辑、层次等方面都事先做好精心的准备,而后选择不同的群体,给予相应的推送。如,公共图书馆向所有读者不仅要做荐书类的直接推广,而且要靠好文、美文打動读者,让读者获得信息的同时还能获得知识、获得思想、获得美感,真正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再如,上海图书馆推送“微阅读”信息时,每期都有一个主题,根据主题推荐好书,配以图文介绍,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对读者的读书反馈予以尊重处理后加以分享、推广,不仅能更好地推广新书,还能提高更多读者的参与度及提升读者的阅读品质。又如,公共图书馆在进行阅读推广时,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贴近大众生活,主动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不同性质的读者推送相应的资讯。让广大读者获得除阅读以外更多的信息量,根据自身的需要、兴趣、价值取向,有选择性地加以筛选,拓宽读者的阅读界面,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四、结语

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其他文化机构相比,更需要切实构建图书馆的“互联网+”思维与模式,不断嵌入社会科学知识服务内容,优化用户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树立有特色、有创意的服务形象,促进传统行业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行改革与创新,拓展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体现“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为公共图书馆的未来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打造新实力、展现新魅力,为读者不断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创意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杜希林,刘芳.“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实践与创新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7(7):5-10.

[2]张惠梅.“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案例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25-27.

[3]初景利.数字化网络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战略转型[J].图书与情报,2017(1):98-104.

[4]王兰伟.移动客户端一对多阅读推广探索: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6(3):63-67.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互联网+互联网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