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视角谈“三动”体育课堂构建

2018-06-11 06:30仝来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仝来红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概念,即通过学科课程学习形成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养,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体,是本学科烙印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耦合。基于此全新认知,我们认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要着力培育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努力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所以,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关键就是要抓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三动模式 体育教学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061-02

关于体育课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笔者开展研究性教学工作多年,并结合前辈学者的经验成果,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三动模式”。所谓“三动”,就是主动、互动和灵动;而“三动模式”,就是要在推进课堂改革,师生协作的基础上,培育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供给学生互动深究的时空和制定出创造性灵动思维发育成长的目标,最终实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

1 “三动模式”的理论根基和实施路径

教学需要创新,尤其是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其浓厚的实践特性以及综合诉求决定了我们当前在开展该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并且积极构建由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机制。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来说,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其需要的不仅仅是完善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参与其中,通过提升主动意识,从而在具体参与过程中,体会体育教学活动的更高诉求。

1.1 学习主动,培育主动学习的意识:推进“三动模式”起跑

培育主动学习意识,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教学内容选择的情境性、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作业设计的挑战性。用作家的语言来说,情境性就是得有故事情节。我们总是容易被故事情节丰富、一波三折的文学或是影视作品所吸引,并给予较高的评价,而对那些干瘪说教的条条框框不感冒。因此,创建或是重现教学场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到一种文化氛围、一种体育情结中去,这样不愁他没有兴趣。

教学过程必须要有趣。后工业时代,人们的身边充斥的是电子数据、快餐文化,生活节奏非常快。如果不能在3min内抓住对象的好奇心,培育起他的瞬时兴趣,他们是不会多花费哪怕1s来听我们说道的。学生群体,长期进行枯燥乏味的课堂学习,体育课作为强身健体和调节烦闷的学科,如果还是同语文数学那样不轻松、无趣味,那么学生是不会把心思放在这上面的。最后,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有挑战性,简单的任务可以轻易完成,但是不会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只有把课后作业难度定得高一点、难度系数大一点,让孩子们在充分挖掘自身潜能的同时,能够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这就离成功不远了[2]。

1.2 支持互动,认知教学主体地位:提供“三动模式”下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机制

一言堂,事必躬亲,把课堂权力控制得过死是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的。“三动模式”下,我们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认清楚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分配。因此,体育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特别是课堂教学和控制能力。在主动下放学习的权力的同时,要能对整堂课的所有流程和全班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一个有效的监控。人的天性是渴望自由的。学生们并不喜欢被规定一切。要他们自行互动,当然这里的互动既包括学生之前的活动、学生自我主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师生之间良性互动。要求学生要动体、动耳、动眼、动脑、动嘴[3]。

动体就是要多运动,体育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要动,坐而论道是搞不好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必须让学生们时时刻刻都动起来,让身体的每一个器官、组织甚至是细胞,都意识到我们正在从事激烈的体育实践活动;动耳就是要多听,听教师的讲授,也听别的同学的讨论,从中汲取对自身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改善自己的学习效果;动眼就是要多看,多观察,体育运动项目绝大多数都是要具体化到肢体语言的,因此督促学生,多观摩教师的示范动作和做得好的同学的标准动作,对于快速实现自我提升具有很大的助益;动脑就是要多思考,尤其是要创造性思考,让思维灵动起来,可以在学习和实践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是动嘴。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多把自己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想法和看法讲出来,同大家一起交流,集思广益,实现自我矫正,推动团队共同进步。

1.3 思维灵动,借助“三动模式”:树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更高目标

我们应该允许并鼓励那些异想天开的人。他们的存在,是人类得以进步的重要一环。体育课堂教学要想取得高效战果,就不能一板一眼地推进,而是要鼓励学生们求新求异,努力探索新知,寻找实现体育技能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最短路径。体育教学,不仅要在着眼当下,还需放眼未来,我们必须努力帮助学生们树立起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更高目标,以便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践行“健康体育”的理念追求。在当前教学创新的今天,选择融入合适的新元素内容,其所能够实现的将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具体丰富,更关键的是教学体系的全面创新[4]。

1.4 挖掘学生兴趣、注重体育素养:实现“三动模式”与学生培养的深度融入

对于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如果想要实现“三动模式”的最佳融入与应用,就必须对学生兴趣进行充分挖掘,通过构建学生感兴趣、课堂有乐趣的体育教学课堂,从而让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能够形成深度融合。不仅如此,结合当前体育“三动模式”课堂构建时,不仅要有“主动、互动和灵动”,更需要有体育文化的内涵融入与表达。体育文化不仅赋予了课堂更生动、形象的内涵,其也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自我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活动来说,必须将学生文化感知与实践体验,乃至体育精神等融入其中,才能让教学活动有趣味、学生培养有价值、教学创新得实效。

2 结语

运动是人类的天性,几乎没有学生是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前提条件是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或是擅长的体育项目。但是体育课却并非人人喜欢,甚至还有学生对体育课心存畏惧。原因在于体育课可供学习的内容具有狭隘性。反应迟钝的人不喜欢球类运动,耐力差的人不会选择长跑等高强度运动,力气小的学生不愿意选择投掷类运动。但现行的体育课堂都将这些内容列入了必修课,采取标准化而非个性化的教学,因此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反感。因此体育老师必须就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控制和课堂作业的设计等方面都要做精心的谋划和构思,努力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推进“三动模式”的开步起跑。

参考文献

[1] 张莹.教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以重庆科技学院体育健康课教学改革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133-136.

[2] 丛晨,何劲鹏.浅谈体育核心素养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培养——评《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120-122.

[3] 张剑.如何通过学校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提高初中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新课程,2018(1):185-186.

[4] 顧海亚.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3):152-153.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