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研究

2018-06-11 06:30王婷刘传勤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模式

王婷 刘传勤

摘 要:武术,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伴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渗入,武术将会得到广大国人及世界人士的青睐。中国武术协会制定并推行的《中国武术段位制》,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武术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以高校为例,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等对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的建立依据,对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战中的的应用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武术 段位制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b)-0115-0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近年来,高校武术教师不断地积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将《中国武术段位制》引进高校武术教学中,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增加武术教学的新内容,提出新的教学理念。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武术知识探索的兴趣和掌握武术技能的兴趣,并且在弘扬和培育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分析对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的新认识,论述在高校武术相关课程中实施段位制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对推广和实施武术套路有积极作用。

1 高校武术段位制开展现状

《中国武术段位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推出(以下简称《段位制》)。《段位制》的推出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它不仅仅是单一的强调技术动作规格,更强调了武德与武礼的培养,弘扬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在多年来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许多高校借《段位制》出台之机,掀起了相关的教学改革活动。目前,全国各高校都顺应武术发展的趋势,拟将《段位制》纳入武术教学当中,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分析总结了高校体育公共课实施《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试拟探索一条能适合高校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的路子,使这种模式更进一步得到拓展与完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高校的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研究法针对高校中实施的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展开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于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种类多样,操作程序、实现条件等不尽相同,理论依据、教学目标等殊途同归,本研究依据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效果分析等要素对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3.1 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的一定的体现,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武术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理念指导下,以丰富的武术教学经验为基础,构建的更加稳定的教学结构、简明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结构实验模式,以达到武术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在高校施行《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纲要》精神而服务的。《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从多方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对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爱好、树立健康的人生观等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段位证书的颁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武术的决心和自信心。《段位制》教学模式的构建依然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要强调在教师一定的指导下,学生学会进行自学、探讨与评价等,教会学生学习和锻炼的方法。

3.2 武术段位制学校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3.2.1 贯彻《纲要》精神, 顺应发展需求

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了国家教育部 的《纲要》精神, 突出“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全民健身指导思想, 同时, 现行实施的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效果证明, 在实施教学、考核评价过程中其可操作性也非常强, 并且符合武术教学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3.2.2 拓展武术功效,激发习武兴趣

过于冗长、复杂、高难度的套路不利于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段位制教学模式的提出丰富了武术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与爱好。通过学生的学习与锻炼,经过学校初级段位《段位制》评审机构,定期的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可以获得由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设计、制作、颁发的相应段位证书、徽饰等,这代表着考段者的自身水平,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代大学生急需得到认可的心理诉求,激发了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3.2.3 崇尚武礼武德,形成终身体育理念

在学生进行段位制学习与考核的過程中,强调中国传统武术的武德武礼的体现,将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延伸至课堂内外,提升了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段位制教学模式既保留了武术原有的技击攻防等功效,又可以让学生在学练、考核中不断向上攀登,增强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自尊心、自信心,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以后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经过对高校实施《段位制》教学模式进行的实地实践研究证明,不论是从掌握日常动作,促进身心健康,还是到树立终身理念等方面, 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继续学习武术的信心和决心,并对提高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学品质、正确引导高校武术运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实行时间较短,还存在些问题与不足,针对现状,我们建议能够进一步加大高校段位制的改革和宣传力度; 完善段位制体制; 统一段位制教学与考评内容; 优化段位制组织教法;在创编武术段位制系列教材的基础上,拍摄相关的与教材配套的段位制音像等, 从而促进高校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熟练的合理的应用各种已有的教学模式,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教学模式,保证并提高教学实践中的武术教学质量,促进武术教学《段位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武术在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推行过程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健身功效。

参考文献

[1] 张云龙,林大参,方楣,等.上海高校武术试行《段位制》教学模式之效果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7(9):51-53.

[2] 张杰.高校普通院系开展武术段位制的重要性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12):63-64.

[3] 刘淑慧.高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2):112-116.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刍议武术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