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8-06-15 07:44黄翠婷林文雅
中外医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角型小梁眼压

黄翠婷,林文雅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眼科,福建宁德 352100

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且较多合并白内障,对视力有较大影响,若未及时治疗可致盲[1]。对于保守治疗无确切效果或对药物耐受度较差患者,通常考虑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方式较多,在制定手术方案时,不仅追求满意疗效,且应对手术安全性及预后予以考虑。该研究为进一步探寻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最佳手术方法,该研究对该院2015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房角关闭大于1/2)患者分别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房角关闭大于180°)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5.12±3.64)岁;对照组 43例,男性 25例,女性 18例,年龄 48~81 岁,平均年龄(65.45±3.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将眼压控制在30 mmHg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在3点位角膜缘以15°穿刺刀取侧切口,将透明质酸钠自切口注入前房内,并于10~11点位角膜缘以2.8 mm三角刀行板层切口,采用截囊钩对晶体前囊膜环进行4~5 mm环形撕囊,水核分离,选择超乳针头进入囊袋内,实施原位超声乳化吸除,再次注入透明质酸钠,使囊袋撑开,将透明角膜缘切口扩至3 mm,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吸除透明质酸钠。于上直肌实施牵引缝线,在角膜缘12~2点位,做结膜瓣,将球筋膜予以分离,巩膜止血后做巩膜瓣,行小梁组织切除 (3 mm×1 mm大小),并将1/3周边虹膜予以切除,采用显微尼龙线对巩膜瓣予以缝合,对前房进行冲洗后,选择可吸收先缝合结膜瓣。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除未行小梁切除术外与观察组一致。两组术后以氯化钠注射液注入侧切口,单眼包扎。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眼压、视力及散光度检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指标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眼压、视力、散光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术后并发症显示,观察组发生角膜内皮水肿1例,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角膜内皮水肿1例,低眼压2例,前房纤维素渗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高发性眼科疾病,由于眼前部解剖结构出现异常,瞳孔阻滞,造成房角关闭,从而导致病理性眼压增高,最终导致该症发生。研究发现[3],年龄、近视、家族史等也与该症发生有相关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视乳头萎缩等,较多患者合并白内障,对视力影响更为严重。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有较大影响,且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失明症状,因此需及时予以诊治[4]。

有研究指出[5],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结合人工晶体植入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该研究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手术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小梁切除术,结果显示,其术后眼压、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且散光度无明显变化,提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增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小梁切除术可在角膜缘建立房水引流通道,通过前房引流,使房水到达球结膜下间隙,从而被周围组织吸收,从而达到降低眼压作用[6]。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能使房角开放缓解高眼压外,还能通过增加外引流进一步降低眼压,同时避免粘连发生,对保障远期疗效具有重要作用[7]。有研究显示[8],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1%,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9.86%相比无差异。该研究显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9.30%相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表明2种术式均具有较高安全性。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大于180°)的手术首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控制眼压优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散光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视力、散光度对比(±s)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 P值眼压(mmHg)术前 术后视力术前 术后32.17±4.68 32.29±4.53 0.121 0.904 13.01±2.45 16.24±2.63 5.893 0.000 0.25±0.07 0.26±0.09 0.575 0.567 0.79±0.13 0.64±0.15 4.955 0.000散光度(D)术前 术后0.71±0.20 0.70±0.23 0.215 0.830 0.72±0.24 0.81±0.12 4.199 0.030

综上所述,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眼压,改善视力状况,减少对散光度影响,值得推广。

[1]孔庆健.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2):324-325.

[2]夏晓波,杨婕,宋伟涛,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469-1473.

[3]刘欣,高宗银,张柳,等.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9例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7):522-523.

[4]吴文洁,张凤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1,31(8):782-784.

[5]惠玲,张自峰,王雨生,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247-2249.

[6]邹捷敏,潘洁.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91-192.

[7]陈美玲.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65 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11):1520,1552.

[8]阙鹏志,梁品琪,梁策,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273-2274.

猜你喜欢
角型小梁眼压
小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兔小梁切除术后奥曲肽对眼压及滤过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