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液压挖掘机三泵系统的匹配

2018-06-15 07:29韦家义WEIJiayi
建筑机械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主泵主机厂挖掘机

韦家义/WEI Jia-yi

(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广西 玉林 537005)

随着挖掘机市场与技术的发展,三泵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1.5~6吨系列小型液压挖掘机(以下简称小挖)液压系统的主流。其中,日韩系以久保田、洋马、石川岛、斗山等为代表,欧美系以威克诺森、卡特彼勒等为代表,国内以玉柴、山河智能等为代表。不同主机厂的小挖性能表现良莠不齐。三泵系统对整机的性能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三泵系统涉及较多的技术问题,主要涉及主泵的选择、功率匹配、液压多路阀逻辑策略等方面。本文从主泵的选择、功率匹配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为小挖的新产品研发与技术性能提升,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1 三泵系统特点

三泵系统之所以成为小挖液压系统的主流,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节流恒功率控制三泵三回路系统。

2)主泵具有恒功率调节排量的功能。

3)液压多路阀可实现行走安全、直线行走、阀内合流、动臂优先、斗杆再生等功能。

4)可匹配出颇佳操纵性能。

5)可匹配出较低的油耗水平。

2 三泵系统解析

图1所示是一种典型的三泵系统。三泵系统是由主泵、液压多路阀及执行元件组成的液压系统。主泵设置的四个液压油泵中,P1泵提供给动臂和铲斗压力油源,P2泵提供给斗杆压力油源,P3泵提供给回转压力油源,Ps泵提供给先导控制油源。通常将主泵中的P1泵、P2泵、P3泵称为三泵系统中的“三泵”。“三泵”与液压多路阀组成的压力控制系统,通过不同的策略来实现对挖掘机大臂、小臂、回转的控制。

图1 一种典型三泵系统简图

目前,主要有KYB主泵和KYB多路阀组合、KYB主泵+Nabotesc多路阀组合、Nachi主泵和Nabotesc多路阀组合组成的三泵系统。不同的主机厂采用不同的主泵和液压多路阀,且由于参数设置不同,控制逻辑不同,挖掘机的性能各不相同。

有的主机厂完全模仿进口品牌的,有的主机厂自主匹配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正所谓“好机子是匹配出来的”,而匹配的第一步需先从主泵开始。

图2所示是三泵系统采用的一种主泵型式,图3所示是该主泵的P-Q曲线图。

P1泵和P2泵为变量轴向柱塞泵,P3泵为定量齿轮泵,P4泵为定量齿轮泵。P1泵与P2泵间设有联动机构,各自出口的压力变化都会作用于彼此;P3泵也作用于该联动机构,P3泵的压力变化对P1泵与P2泵产生影响;该联动机构同时受到弹簧的作用,弹簧的性能对P1泵、P2泵和P3泵产生影响。

图2 一种三泵系统的主泵原理图

图3 三泵系统主泵的P-Q曲线图

图4 双弹簧三泵系统功率曲线图

3 三泵系统的匹配

3.1 三泵系统功率曲线拟合匹配

目前,调整恒功率曲线的结构主要有双弹簧、单弹簧杠杆、契形单弹簧杠杆三种,拟合精度依次递增。由于可靠性及制造成本相对较低,80%以上都以应用双弹簧结构为主。

图4所示为双弹簧三泵系统功率曲线图。双曲线弹簧与二次曲线的拟合精度约为±3%,超过这个幅度容易出现功率低调或超调,调整幅度与设计的功率曲线越远值越大。

匹配功率线时,要按既定设计功率来调整功率曲线,或者重新调定两条弹簧的压缩量来拟合恒功率曲线。

在低调区,整机操作上容易出现失速现象,有动作无力的感觉;在超调区,机械泵由于功率超调,容易出现发动机转速下降冒黑烟现象。

三泵系统是一种全功率联动压力自身反馈恒功率控制,P3泵为定量泵,当P3的压力变化时,功率为线性上升,吸收了P1和P2柱塞泵的功率,因此,P1、P2两泵功率在最大值与最小差值间变化。由于调节功率的弹簧的构造问题,容易出现P3泵不吸收功率时,在高压阶段,实际发挥功率比理论曲线低的现象,出现能耗虚假现象。P3泵用于独立控制回转动作,P3泵功率越大,能耗就越高,P1和P2泵就越容易进入恒功率区的极限位置,也就是斜盘最小摆角,偏离正常恒功率控制模式。

三泵系统逻辑控制简单,各单动作未进入恒功率控制,在低速阶段,速度会感弱些。在挖掘循环中,除了挖掘阶段进入恒功率外,其余阶段很难进入到恒功率阶段,除非压力很高。提臂+回转阶段主要受动臂和回转流量配比的控制,压力会按提臂压力变化控制,功率发挥较低,油耗也就较低,但动臂提升和协调性就会差些,装车效率也就会差些。

从另一方面看,P3可以当成为介入功率,那么三泵系统就可以从交叉功率来解释,即通过P3泵的介入,改变了P1、P2泵的起调压力;P3泵压力越大,P1、P2泵起调点越低,功率也就越小,剩余的功率被P3泵吸收。

3.2 三泵系统的主泵与发动机匹配

挖掘机性能取决于系统的匹配,匹配旨在降油耗与提高操纵性能。

挖掘机液压功率匹配旨在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使发动机高效工作的同时能耗最低。

发动机功率匹配的关键是发动机工作点的确定。

发动机与泵的功率匹配存在两方面需协调控制:一是从负载出发,使发动机的输出转速及扭矩适应负载的需求;二是从发动机出发,尽量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并兼顾良好的经济性。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泵的吸收功率为

发动机与泵同轴相连,转速相同

忽略轴系的机械传动功率损失,发动机与泵的功率匹配应满足

当转速波动较大时,通过调节泵的排量,使泵的稳态扭矩不变,使得

降低发动机的转速波动,使发动机能够稳定运行在目标工作点,从而实现发动机与泵的匹配控制。

油耗的理论计算,按

式中Ne—发动机输出功率,kW;

Me— 转矩,Nm;

ne—发动机转速,r/min;

Np—泵的输出功率,kW;

Pp—泵出口压力,MPa;

Qp—泵出口流量,L/min;

qp—泵的排量,ml/r;

np—泵的转速,r/min;

Mp—泵的吸收发动机的转矩,Nm;

ge—等比油耗;

h—发动机负荷率;

hp— 总效率(液压泵的容积效率hB、机械效率hJ、功率储备系数hC)。

r—燃油密度,g。

3.3 液压功率取值范围

经验算法一 液压功率=发动机功率-附件功率(15%)-储备功率(6%~15%)。

经验算法二 液压功率=发动机功率/功率系数,功率系数取1.1~1.3。

经验算法三 液压功率=液压功率系数×整机重量,液压功率系数取4.3~4.5。

从经验算法可知,初算得到的液压功率是一个范围值,不同的主机厂匹配出不同的液压功率。

从生产实践可知,液压功率取值大,则发动机负荷过大,油耗高;反之,油耗小;但如过小,又会影响动力性能,效率就会减弱。

3.4 挖掘效率与能耗、液压功率

从挖掘循环所产生的能量消耗和能量损失推导可知,三者之间存某种关系:

其中,挖掘效率h和能耗Et是二次曲线关系,而挖掘效率h和液压功率W是三次曲线关系,都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图5为挖掘效率与能耗、液压功率曲线图。

这种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告诉我们:如果从提高挖掘效率考虑,就可能会导致能耗(h的2次方)、液压功率(h的3次方)迅速增加;反过来说,如果适当降低挖掘效率,就可以较大降低液压功率和能耗。当然,如设置过低的挖掘效率,操作者往往会采用高转速档来弥补,这反而造成整机油耗增加。所以,匹配过高或过低的挖掘效率都不符合经济性。

图5 挖掘效率与能耗、液压功率曲线图

3.5 泵的合流与能耗

图6是一种三泵P-Q特性曲线。采用三联泵P1+P2+P3形式,三泵系统在作业循环中,用到的全部功率的占比稍低,如提臂动作,基本采用P1或P1+P3合流或P2+P3合流,不管是哪种,都不是3个泵同时作用,而是1个或2个泵发挥部分功率而已。部分主机厂设置了P1和P2合流给动臂,其实是一种浪费,应该更关注P3泵的合流策略。

图6 一种三泵(P1+P2+P3)系统P-Q特性曲线图

4 三泵系统匹配的其它方面

三泵系统的匹配,除了需关注性能外,还需关注排放、成本及安装等方面。小挖一般采用小排量发动机+柱塞式马达的组合,微小挖一般采用小排量发动机+摆线马达的组合。小排量发动机不但更好地满足排放要求,而且成本更低,特别是对于无尾机型来说,发动机舱的空间非常紧张,小排量发动机更好布置。微小挖采用摆线马达,成本也更低。当然,也有部分主机厂,采用大排量发动机匹配三泵系统的,这样动力性更强。

5 结束语

小挖的整机性能表现取决于三泵系统的匹配及其关键元件的选型(主泵与液压多路阀)。如果对三泵系统研究分析更加深入透彻、要求更加明确细化,就会大大缩短样机调试时间,加快量产进程,从而节约人力、物力与财力;否则,后续再怎么整改也只是小改小革,难以达到预想效果。本文未对多路阀的逻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析,需要主机厂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研究与匹配。

[1]陈国俊.液压挖掘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胡 勇.一种挖掘机三泵开式节流液压系统的合流方式的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5,(5):43-44.

猜你喜欢
主泵主机厂挖掘机
船坞主泵选型及结构优化设计
CPR1000型主泵电机油顶系统设计
商用车排放升级、市场下滑之下主机厂和经销商如何共生
屏蔽式主泵电磁提升技术研究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柔直系统阀冷主泵逻辑分析与改进措施研究
揭开“审核”的神秘面纱(一)
——各大主机厂审核要求
创新与变革 2015各大主机厂发展新思路
露天采矿挖掘机的维修保养
徐工XW1300C大型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