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科技创造未来

2018-06-17 16:40孟醒
中国工业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柔性

孟醒

追溯柔宇科技的创业历程,有一个场景总无法抹去,那就是它的创始人刘自鸿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博时,曾有一段时间躺在校园的草坪上冥想,“我一定要做一件能持续很久、伴随人类发展的事。”人类发展离不开感知经验的积累与拓展,五官感知中视觉感知占到了百分之七十。具体到人们常用的视觉感知工具——电视屏、手机屏等来说,其本身存在着难以满足人们视觉感知需求的局限性。电视屏幕足够大,短板是不易移动。手机易移动,屏幕又太小。能不能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感知需求,这就需要创造出可移动的大屏。那么,怎么才能做出可移动的大屏呢?刘自鸿思考的结论就是改变方方正正的硬屏幕為可弯曲翻卷的柔性屏。这样,小屏可以变大屏,大屏也可以变小屏。

刘自鸿的研究方向由此确定为柔性显示技术。

创始人:探路柔性显示

刘自鸿出生于1983年。那个改革初期的年代,思想活跃,朝气蓬勃。他的出生地江西抚州,是地域性文化——临川文化生发的主要地区,民族杂居,文化多元。刘自鸿自入学起,一直成绩优异,就是今天所说的“学霸”。中学时,他曾获得全国物理、化学比赛的一等奖,并因之拿到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的保送资格,但他却选择了放弃。他给出的答案是“我更喜欢物理!”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很早就具备了创业者的必备基因之一。2000年,17岁的刘自鸿以江西抚州理科状元的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录取。

在清华的创新实践

在他的大学与硕士研究生时代,课堂上的成绩依然优异,课堂外的创新发明也如鱼得水。刘自鸿曾发明过“自动光强调节系统”,用以自动调节舞台灯光的亮度;研发成功“可穿戴式半导体传感系统”,赋予电热毯智能感知人体生理状况的能力;设计出“室内综合运动模拟系统”,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打高尔夫与保龄球。

读大二的时候,有次话剧排练,他感觉打开后的舞台灯光有些刺眼,于是请灯光师将灯光调暗。结果,调出来的灯光不是太暗就是太亮,总达不到现场要求。他当时就想,舞台灯光既然有了调节系统,为什么就不能根据光强,进行自动控制呢?就他已掌握的知识来说,应该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参数自动检测光强,并据以实现亮度调节。想到就做绝不拖延,这一点也是创业者的必备基因之一。很快,刘自鸿就制作出一套自动光强调节系统,并在清华大学“挑战杯”比赛中获奖。

读大四时,他研究并设计出的是一种手腕穿戴式半导体传感系统——“人体生物智能传感及应用系统”。使用这一套系统,可以实时感知并检测人体的生理状态,据以自行开启或停用电热毯。这一系统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个人特等奖和全国总冠军。这一年的刘自鸿仅仅20岁。回首当年的读书与科技创新活动,刘自鸿自言是奋斗的快乐充实了生命的意义,“根本没有时间去懈怠”。年轻的刘自鸿没有想到,仅仅十年不到,自2012年谷歌眼镜发布之后,高科技企业纷纷进军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至今热度不减。

如果说,大学本科时期多以自己的兴趣为主单打独斗,在免试读研之后,刘自鸿尝试组织了自己的十人团队,发挥集体的力量去搞研发。这也是创业者必备的基因之一。十人团队研发出的是一套“室内综合运动模拟系统”。当年高尔夫、保龄球被称为“昂贵的富豪运动”,但只要有了这套系统,任何人都可以轻轻松松在家里享受高尔夫与保龄球运动的乐趣,这与当时流行的跑步机、骑行车等家庭运动器械,时间上几乎重合。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这套系统曾得到了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大赛的最佳创意奖。据刘自鸿说:“我们还做出了原型机,准备拿去创业。”只是那个时候,大学生科技大赛虽然在1989年已从清华推向全国,一些项目也获得过资助,但要获得机构投资还是有很大的困难,众筹还没有出现,处在初创阶段的风投谨慎有余,支持创新创业的氛围与今天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缺少资金的支持,这次创业只能是无疾而终。尤其是在游戏产业火爆的今日,这段经历不免让人惋惜,但创造未来的基因已经初露端倪。刘自鸿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判断与把握已得到初步验证。

陌生的燃灯者

2006年,准备去国外深造的刘自鸿,几乎在同一时间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

他面临着新的选择,因为这两所世界名校都有着各自明显的优势,选哪一个都不算错。他只是想在做决断前,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于是,他在极为活跃的“水木清华”BBS上发了一个求助帖。回复的帖子倒是不少,但大多帮助不大。只有一个来自陌生人的回复,让刘自鸿眼前一亮。那封信很长,足见真诚。因为这位陌生的回复者,有着在英美两国学习与生活的经历,他对这两所大学的各自优势分析得恰到好处。最后给出的结论令人信服:选择的依据就是你未来的方向,如果你未来希望做科技创新,创办企业的话,那么最好的选择是斯坦福;如果你未来想从事物理学研究,选择哪一所大学都可以。

人的一生之中,陌生人的影响有可能是决定性的。如果说有天使存在,这样冥冥之中的燃灯者,应该就是天使!这个陌生人给刘自鸿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回忆往事,仍难以忘怀:“那封信真的对我后来的人生轨迹有很大的影响。我不知道他是谁,但非常感激他,如果有机会希望能见他一面。”

冥想中独辟蹊径

刘自鸿到斯坦福之后的方向是清楚的,但科研的领域是哪个一时还难以确定。这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在斯坦福草坪上的冥想。

刘自鸿冥想的结果就是要做“柔性显示”。

可打开导师西美绪教授列出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刘自鸿没有找到自己决定的方向。也难怪,那时在科技领先的美国,也没有谁将柔性显示作为公开的研究方向,只有很少的研究者涉及这个领域。刘自鸿找到自己的导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70多岁的老人西美绪教授,并没有拒绝学生的想法,他真诚地说,你选择的是全新研究方向,我可能无法给你具体的指导。但我支持你,请你详细地写出自己的设想,我们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在看了刘自鸿的设想之后,西美绪教授不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而且为他找来本校化学工程系研究柔性材料的一位教授,共同担任刘自鸿的专业导师。按照斯坦福的惯例,选择导师确定的某些课题,除了得到导师的专业指导,还有课题资金作为支持。自选的课题能否得到技术指导,就要看导师的态度。能否得到资金支持,更难以保障。这两点,在西美绪教授那里,都不是障碍。他从自己的老东家“德州机器”(西美绪曾任德州机器的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那里,为自己的学生争取到了十万美元资助。西美绪教授为学生着想、为学生负责的精神,比起国内一些将学生当做廉价劳工的“教授”来说,其专业精神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不能不说,刘自鸿是幸运的——研究“柔性显示”之路有了较为良好的起步。

2009年,刘自鸿博士毕业,并就此创造了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华人博士生最短时间毕业的记录。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史上,入学不到3年即拿到博士学位,也是极为罕见的。

刘自鸿的博士论文题目是《TFT 柔性有机半导体的相关材料、工艺、物理建模和器件设计》,这是后来一系列创造的基础与出发点。

读博期间,刘自鸿曾先后获得过国际材料研究协会颁发的“科学即艺术”一等奖,国际电子显示技术会议最佳学生研究论文奖。这些奖项说明他在柔性材料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一流的。

创业团队:共创未来

等待创业时机

2009年,博士毕业的刘自鸿并没有忘记自己要去创业的初衷,但此时的全球金融危机给美国投资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刘自鸿看来,恐慌中的市场大家都小心翼翼,“找投资不是一个好的时间点”。“我觉得在大家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没有一个很好的机缘的时候,可以边走边看。因为有的时候硬拼是拼不过机缘的。”此时,刘自鸿决定先就业,在积累专业研究成果的同时,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因此,9月毕业10月就到美国IBM公司位于纽约的著名研究机构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及IBM Semiconductor(沃森研究中心)R&D; Center(IBM半导体研发中心),继续从事柔性电子屏的研究。实际上,没有走出校园就去创业,而是到了IBM这个国际化的高科技公司先工作,为刘自鸿后来的创业提供了诸多借鉴。在笔者看来,IBM的这段经历对于刘自鸿来说,也是极为关键的,它让刘自鸿增加了实践经验,在后来的创业生涯中少走弯路。说起来,IBM作为高科技领域的佼佼者,其企业文化自有其优势。IBM价值观的核心是追求卓越,尊重人、信任人,并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IBM的组织形式会以销售为中心因时而变。投资未来将研发作为首要任务,为了攻克难题会组织精英团队,不惜代价取得成功。这些在柔宇科技都能找到真实的影子。

在这段时间里,刘自鸿也思考了许多问题。比如,創业的时机选择。如果过早地进入到一个“无人地带”,在你选择的某个行业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有可能就成为最先倒下的“先烈”,随后进入者则成为行业先锋。当然,在某一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很明确的时候,再行进入肯定是落后了。最好的时机是发展方向尚不明确的时候,用股市作比喻就是“激烈震荡期”,此时的决断需要承担风险。好在刘自鸿一直处在柔性显示技术研究的前沿,他觉得2012年是自己进行创业的好时机。于是,毅然离开了IBM,决定回到国内开始创业。

初创

2010年的时候,他曾在国内的北京、上海、苏州、深圳等地考察,选择合适的创业地点。最终,他选择了深圳。虽然选择的因素很多,但满足的答案却很简单,深圳最像美国的硅谷,周围有足够多的小工厂,一边可以提供你需要的产品,一边可以帮助你实现创业需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完整产业链。“虽然外面看着很不起眼,甚至下雨的时候,走进去都很困难,但是他们生产的元器件可能是全世界一些顶级品牌的供应部件。”这是刘自鸿当时的观感。

当然,很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多年来积累了足够多的人脉。“现在我们团队里有我的高中同学,有中学同学,有大学同学,有研究生同学,有工作的同事。”刘自鸿在一次演讲中说。

这些人脉组成了最初的工作团队。在2012年3月,刘自鸿要离开IBM去创业的时候,他找到同是清华、斯坦福校友的余晓军。他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向师兄余晓军讲了将来要做的产品。余晓军的回答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他愿意一起去做。但毕竟是有家庭的人,还要与家人商量。一个星期之后,刘自鸿没有得到想要的答复。余晓军的回复很坦诚,他的爱人是支持的,但岳母大人不同意。这也很好理解,余晓军包括刘自鸿在内,在美国已经有了很好的事业基础,仅就年薪来说已是百万美元。现在的一切是确定的,未来的路途则是不明确的,尤其是在中国的父母看来,稳定的工作及有保障的收入才重要,挣多挣少并不重要。这也是那么多人要做公务员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就拿刘自鸿来说,也存在这个问题。他着手创业时,他的家人也不是很赞成。原因与余晓军大致相同,本人已经有了稳定体面的工作,即使在美国也算得上是中产,何必去冒风险。刘自鸿当然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这个思考是超越金钱之上的。如果是将金钱作为唯一目标,那不是事业,而是赌博,那么失败也是唯一的结局。对于刘自鸿来说,第一他是发自肺腑地喜欢柔性显示技术,第二是他具有这方面的专业特长,第三是这件事情对社会、对世界都是有价值。

反躬自身,刘自鸿当然不会轻言放弃自己看好的合作伙伴。深思熟虑能说服自己家人,应该能同样说服余晓军的家人。于是,在一天半夜,他到余晓军家里去做其丈母娘的“思想工作”。余晓军的岳父母是做工程的专业人士,最关注两个问题。第一,你们要做的是什么事情;第二,你们跟什么样的人做这个事情。说白了,就是这个事情靠不靠谱,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笔者能够想象,这次沟通的场面。刘自鸿就是开诚布公,并不会给两位老人画什么大饼,但对于未来能成功又是极为自信的。要不然,余晓军也不会辞掉工作,而且在几天之后,一家人就卖掉了在纽约的房子,停掉了女儿的学业,加入到新的创业团队。

这个团队最初的创始人只有三位,他们都是清华、斯坦福的毕业生。除了刘自鸿、余晓军,还有一位魏鹏。他们将筹得的400万元全部投入到柔宇科技。

“柔宇”这个名字从字面上来说,并不难理解。但并非“得来全不费功夫”。就像刘自鸿做事一样,也是思考很久的结果。做柔性显示有一个“柔”字很合理,在刘自鸿看来,“柔”自有它的优雅与力量。另外,“柔”的本源意义,还有初生而嫩之意,更贴合初创的公司。“柔”的功能意义是“宜直宜弯”,与柔性显示的实际应用契合无一。那么,哪一个字与之相配呢?“我希望将来柔性电子变得无处不在,什么东西能代表无处不在呢?”涵盖世界、地球的柔世?读出来有些低沉。再广大些,躺在草坪上的画面再次出现,那不就是广大无界的宇宙吗?灵光闪现,天空也是有弧度的。结合起来,不就是“柔宇”吗?音节顺滑,宇字的尾音有抬升,暗含进取之意。这两个字的结合简直是完美的“天作之合”。关键的还在于这个名称,没有被注册过。就像冥冥之中有一块新的处女地在静待开垦。“柔宇”就这么诞生了。随后它的英文就顺便诞生了“Royole”(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

国际化团队

2012年5月初,柔宇科技同步在美国硅谷、中国香港和深圳创立。一开始就定位于国际化。“刚开业时,我们只有3个人、3个小花篮,连门牌都没有。”刘自鸿描述创业时的情景。深圳的办公地最初在深圳留学生创业大厦,办公面积不足100平方米。后来,随着队伍的壮大,办公场地不断扩大。如今,柔宇科技在深圳科兴科学园大楼的办公场所已扩展到三个楼层。由3个海归博士的小团队,壮大到拥有500多人的国际化团队。其团队成员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说国际化团队是外在形象,那么团队成员的组成才具有高科技的实质内容。柔宇团队的这500多人中,研发人员占比80%。整个团队25%的人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65%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海归”占比20%。10人是深圳“孔雀计划”(2011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或团队来深创业创新的计划)引进人才。“柔宇最大的资产是人,是团队。”刘自鸿不无自豪地说。这自豪源于核心团队成员至今没有一个离开。要知道柔宇的核心团队成员包括上百位国内外高端研发和管理人才,包括多位在硅谷及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有丰富经验的海内外工程师及博士。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柔宇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IBM、惠普、高通、英特尔等国际一流企业。当然,由此也可知,要想进入柔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以2015年为例,柔宇收到的应聘简历共7万份,最后录取的人数只有200人,总录取率不到千分之三,面试录取率基本保持在百分之十。对于招聘与用人,除了任人唯贤的原则,刘自鸿还提到硅谷一直秉持的原则——“Hire slow,Fire fast”,翻译过来就是招聘要慢,解雇要快。感觉柔宇在用人上,很看重“进取心”和“工作激情”。就现有资金规模来说,柔宇可以容纳更多人参与工作,但它有意识地压缩了团队人数,“我们把团队压缩到每个人都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基础上,除非特别需要人的时候我们才会招聘。”刘自鸿解释道。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保持持续的竞争压力;二是促进创业的激情;三是让人人感觉自己重要;四是紧密合作的认同感。

“这样一个顶尖的团队,拥有这么广阔的国际视野,肯定会带来不一样的东西。从2013年加入柔宇以来,公司的成长也在不断印证着我们的判断。”柔宇科技高级硬件工程师刘占超作为局内人如此说。

据作为局外人的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的观察:“资源聚集和人有很大关系,有的人很有能力但凝聚力差,而有的人就可以聚集各种资源,从这一点来说柔宇是很不错的。”

但不应忘记广东,尤其是深圳的人才引进政策所给予的支持作用。

核心技术:

创造未来的核心

拥有核心技术的“独角兽”

北大国发院周其仁教授将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概括为两条路径:一条是从产品出发,寻求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另一条是从科学技术(研发)出发,制造出突破性产品。柔宇科技无疑属于后者,用刘自鸿的说法就是“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让人们更好地感知世界。”这条路径的最有力的实践者就是柔宇,它在成立仅仅两年之后的2014年就发布了国际业界最薄、厚度只有0.01毫米的彩色柔性显示屏,并研发出新型柔性电子传感器、Royole Moon 3D头戴影院等产品,并将产品销售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如此快速地转化为产品,在国际上比较,也应该是排在前列。不仅如此,柔宇在国内外还储备有1500多项核心知识产权。我不知道也无法推测柔宇科技握有多少仍处在保密期的技术,但从它的类6代柔性生产线,在今年将推出新的产品来看,后续的迭代研发已在路上。听话听音,刘自鸿自己曾说过,柔性显示技术聚集了大量的材料、工艺等类似配方的东西,不能用已经申请的专利来涵盖。如何公开展示柔宇自有技术,并有效保护柔宇的科技成果,在商业合作中面临着不少挑战。

要知道,柔宇以自己的核心科技吸引投资,并通过投资将科技转化为产品。具体来说,柔宇创立之初专注的是“从0到1”,就是將柔性显示这一核心技术产品化。然后再在“1”的基础上,扩展到“N”。其间,曾设想与传统生产线结合,去完成“从1到N”的过程,从而快速实现规模化发展。但在实践中发现,传统生产线无法满足柔宇核心科技的转化条件,有些人不理解柔宇为什么拒绝与制造业龙头合作,原因即在此。实践告诉柔宇,必须独立地完成“从1到N”的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

观察柔宇的核心技术,还有一个角度,那就是投资者的角度。至今它获得了多轮投资,估值已达50亿美元,已是实实在在的“独角兽”,并且是全球成长最快的“独角兽”企业之一。基石资本董事总经理黄依群在一次访谈中爆料,他们当初曾和柔宇签下天价保密协议,才知道柔宇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新技术尚未公开。据说,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很后悔没有在首轮投资柔宇。他后悔的是什么?是柔宇未来的成长潜力。而成长潜力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当然是柔宇所掌握的核心科技。真格基金没有加入投资,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柔宇科技的超前性。正因为这超前性,让徐小平在犹豫中失去了机会。

从政府的角度,不论是人才支持,还是政策支持,深圳的专业评估在国内都是居于前列的。看得见的例子,就是柔宇的办公地点,柔宇的生产线。2015年,柔宇科技在深圳龙岗的全球首条超薄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触控生产线开始小规模量产。在此基础上,柔宇科技投资100亿多元,开始建设全球第一条类六代全柔性超薄显示屏生产线。该条生产线设计产能为每年5000万片显示模组,顺利的话会在2018年有产品产出。这些产品可广泛用于消费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运动时尚、建筑装饰等多领域。类六代全柔性超薄显示屏的量产,标志着“柔性时代”真正到来。

改变发展道路

实际上,在一开始,柔宇为了轻装前进并没有打算建立自己的生产线,而是希望绘制出核心技术产业化的路线图之后,就将整体解决方案(技术与专利)打包给可以合作的传统面板厂。事情往往是这样,实际的演进路径并不是人们设定的路径。在柔宇2014年发布0.01毫米彩色柔性显示屏之后,提出合作的厂家并不少。思路决定出路。厂家与柔宇在思路上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差异。厂家想着要柔宇提供技术和产品路线图,并在生产线上能生产出产品之后,再签订合同。柔宇不能答应这样的合作办法,因为生产工艺很难通过专利来保护,此路不通。结果,为了尽快量产,柔宇走了另一条道路——自建生产线。

尽管这其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一一克服了,所生产的柔性显示产品始终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2014年的 0.01毫米彩色柔性显示屏打破的是世界纪录。在CES 2016上发布的柔性电子弧形汽车中控及智能家居系列新品,被路透社评选为“2016年度CES最佳”。2016年4月,柔宇科技被美国《旧金山商业时报》授予技术创新奖。

自建生产线的好处是,从最初级的原材料合成,到工艺、器件,以及规模化模组,柔宇全部可以自己完成,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尽在掌握。

柔宇科技手握三大核心技术:一是柔性显示技术,代表产品是可自由弯曲的显示屏;二是柔性触摸屏,与柔性显示屏配合,有更好的信息输入体验;三是智能移动影院,其独特性是可折叠可移动。

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柔性显示技术。传统的显示技术是在玻璃基板上,布置发光材料、控制电路、集成电路等造出显示屏,柔性显示技术就是在千分之一以下毫米的薄膜上,做出显示屏。刘自鸿将之比喻为“在豆腐上建大厦”。显然,用钢筋水泥在豆腐上建不成大厦。要完成这一挑战,首先要在材料上创新,同时要在工艺上创新、器件结构上创新、集成电路上创新。

由此看来,尽管柔宇自建了柔性显示生产线,但其在消费电子、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运动时尚、教育办公、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必须与相关厂家紧密合作,通过全新改变产业链生态来完成。目前,柔宇与各领域的顶尖公司合作顺利,距离大规模普及,在突破技术层面的难点,实现产业化之后,取代传统显示屏市场,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这样的趋势不可逆转,有专家预测需要30年的时间,恐怕是过于悲观。

“柔性+”理念

因为柔宇基于自身核心技术,提出的“柔性+”理念,已经有实际的成果,除已有的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3D移动影院智能终端等,自“柔性+”理念在2017年柔宇成立五周年时发布之后,“柔性+”台灯、沙发和智能家居等产品已经量产。可穿戴手机FlexPhone的原型机已经有了,正在量产的途中。

“柔性+”作为平台性技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能性应用。“柔性+消费电子”产生出全球首创可折叠移动影院Royole Moon、可收缩至钢笔大小的新型柔性智能键盘。未来的手机和PAD可能变成一个产品,电视机可能变成类似中国画的东西,可以平铺也可以卷起。“柔性+智能家居”產生出一触摸就会变色的柔性智能水杯、透明的柔性智能电话、柔性智能台灯。“柔性+智能交通”已经出现柔性弧形电子汽车中控,随着传统物理按键的消失,汽车空间增大、重量减轻。如果运用到飞机上,可能会出现革命性的变革。“柔性+运动时尚”可生产出会“说话”的柔性智能背包。“柔性+建筑装饰”可以使传统的建筑装饰材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人互动。

对于未来的变革,刘自鸿信心满满:“在柔性、全彩的同类技术上,我们目前是领先同行的。但不能满足现状,就像一个百米运动员,我们能做的:第一,跑在前面;第二,持续地跑在前面。”

柔宇的意义就在于,中国也掌握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尽管是在某一个领域。

猜你喜欢
柔性
柔性管理在肝胆胰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中小企业柔性体系的协同与共治机理
三维柔性焊接夹具在轨道行业中的工艺应用研究
柔性32比特微处理器问世
柔性显示屏
智动柔性充电弓亮相上海
显示技术的革命——柔性显示屏
中国科研团队发布厚度小于25微米芯片
柔性屏技术闪耀春晚舞台
首款柔性智能手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