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读课更像自读课

2018-06-20 14:50范练娥
湖南教育·中 2018年5期
关键词:圈点台阶细节

范练娥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试图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自读课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如何准确地把握自读课文的教学特质,很有研究意义,岳阳市第二中学的毕丽老师执教《台阶》一课,为自读课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范式。

一、注重阅读方法指导

统编教材更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毕老师把“读书方法与策略”作为学习的侧重点,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主要表现在:

第一,毕老师告诉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可以通过学习“阅读提示”和“旁批”,体会编者用意,明确学习路线及学习内容。毕老师的评价语“大家的眼睛善于发现,大脑善于思考。没错,阅读提示指引我们通过对细节的品味,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其实是给孩子们一个如何读懂“阅读提示”的示范,即在通读的基础上要抓主要信息进行提炼。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毕老师巧妙地将助学系统转化为教学内容。例如,问“教材的旁批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你能发现旁批的特点吗”。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就将“旁批”转化为教学内容,孩子们也能辨识旁批中的类别,有了凭借旁批走进课文的体验,领悟到自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第二,毕老师自己录制了一个关于“圈点批注”读书方法微课,这个微课有名人的示范,有“圈点批注”的示范,这些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体悟到“圈点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落实本单元要求的“熟读精思”的具体读书方法。

第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有读书方法的指导。比如在“初读品父亲”环节,不是粗糙地要求学生“找到文中描写父亲的细节”,而是在括号中补充说明细节的角度,“父亲的草鞋、脚、目光、笑、头发等”。其实,这里暗含了“拼图式阅读方法”的指导,依据父亲的草鞋、脚、目光、笑、头发等逻辑主线,将一个个片段经过自己的思考整理,拼出自己对父亲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更容易学习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细节,便于学生形成从框架到细节的结构化思维习惯。

二、用“任务链”巧妙铺设学习“台阶”

自读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文为主要材料,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将阅读方法变成活的智慧,促使他们自求自得。为达成这一目标,太需要教师的设计与引导了。毕老师在这方面表现堪佳。

毕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7个任务:(1)学习“阅读提示”和“旁批”,(2)观看关于“圈点批注”读书方法微课,(3)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父亲的细节,(4)选择1~2个令你感动的细节做好圈点,尝试批注,(5)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6)小组合作,策划一场现场访谈,将你们对父亲最大的疑惑设计成一个访谈问题,揣摩父亲的回答,然后,组员一人扮演记者,一人扮演父亲,向全班展示,(7)站在李森祥先生的角度思考一下他塑造这样一个父亲形象的深意。每个任务的要求单一,指向明确。任务與任务之间的联系不复杂,都是线性的联系。

很明显,学生通过“任务链”,要达成“阅读提示”中的目标:通过对细节的品味,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1)”“(2)”组成一个任务链,目标指向阅读方法与策略学习;“(3)”“(4)”“(5)”组成一个任务链,目标指向通过对细节的品味,把握人物形象;“(6)”“(7)”组成一个任务链,目标指向体悟文章的主题。每个任务链方向确定。每个任务都是从“学”的角度,将任务具体化为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三个任务链的方向一致,彼此深度关联,前后的层进非常妥帖。

这一个个任务就是毕老师巧妙铺设的7级“台阶”,学生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通过发现、体悟、阐释、习得、运用等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认识到自读课在“三位一体”中的“承”“转”作用

“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中的“体”能否孔武健壮,关键是自读课文的教学能否上“承”教读课教学,下“转”学生的课外阅读。毕老师对自读课的功能定位认识到“自读课”在“三位一体”中的“承”“转”作用。

如她在自己录制的“圈点批注”微课中为“评价式批注”举例就举了本单元教读课《老王》中的经典句子“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的“镶嵌”一词的评价式批注。在把握父亲这一形象,将造台阶前的父亲和造台阶后的父亲进行比照时,复习了《阿长与<三海经>》中采用“成年中的我”“童年的我”两种叙述视角。可以说,7个任务中的“(3)”“(4)”“(5)”3个任务的完成就是在将教读课所学方法和熟读精思文本能力进行有效迁移和拓展。

毕老师也有将自读课下“转”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她推荐孩子们读《父亲的“城池”》、梁晓声的《父亲》、李森祥的短篇小说集《台阶》等其他作品,也提出了要运用圈点批注法的要求。当然,还可以有更积极的做法,比如在执教《台阶》的某个环节时引用这些作品中的一些内容,既和课文勾连,又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总而言之,毕老师认识到自读课在“三位一体”中的“承”“转”作用,用“任务链”巧妙铺设了学习“台阶”。她执教的自读课像自读课。

(作者单位:岳阳市教科院)

猜你喜欢
圈点台阶细节
圈点、勾画、批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分析
催债与还钱
物理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台阶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时尚细节
杨慎研究《风骨》篇述评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