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汉源涅槃重生

2018-07-07 09:21
党员生活 2018年10期
关键词:汉源县板房汉源

10年前的5月12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重创四川。

地震发生后,中央作出湖北对口支援重灾区汉源县的部署。“湖北铁军”为汉源人民带去了涅槃的希望。

10年淬炼,10年新生。湖北援建者,以拔山之志书写了废墟之上起新景的人间传奇。

了不起的“湖北速度”

“车辚辚,马萧萧……尘埃不见汉源桥。”

汉源县地处大渡河峡谷,与震中汶川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在汶川大地震中,汉源老县城房屋损坏面积达85.2%,基本被摧毁,成为一片废墟。全县22万人受灾,4.3万人无家可归。作为成都以南唯一的重灾区,汉源县城与北川县城一并成为“5·12”大地震中两个仅有的需要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不久,中央作出了对口支援的部署,决定18个省市对口支援18个重灾县,湖北省对口支援汉源县。

应急救灾阶段,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援建活动板房,要求一个月内,在大渡河峡谷的萝卜岗上,建一万套活动板房。

接到对口援建汉源的任务后,湖北省开始了一场“举全省之力支援灾区”的行动:2008年5月21日凌晨,汉口火车站,第一批救灾物资启运;5月22日晚,先期派出的第一批卫生防疫队伍抵达汉源,连夜开展工作;5月22日起,每天两列专列准时将建活动板房所需材料运抵灾区。

为了抢时间,现场集中了100多台挖掘机、碾压机等设备,24小时昼夜奋战。

6月23日,比预定计划提前两天,湖北派遣的救灾队伍硬是在一片长满玉米的高岗上,搭建起14039间活动板房。

在此过程中,湖北省启动了投资20亿元、总共116个项目的援建工作。全省15个市开赴汉源,对口援建汉源23个乡镇。在“交钥匙”工程中,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湖北速度”。

废墟之上起新景

“湖北援建者,以拔山之志书写了废墟之上起新景的人间传奇。”汉源县委书记杨兴品这样评价湖北对汉源的援建贡献。

他连续用了几个“第一”和“率先”赞扬湖北精神:湖北第一时间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以最快速度,千里驰援汉源灾区,与汉源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湖北率先在全国举行赈灾义演,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湖北第一时间组建援建队伍,在全国18个对口援建省市中,第一个抵达灾区;恢复重建阶段,湖北在全国最早成立援建专班,最早推出援建方案,援建队伍风餐露宿,白攻夜战;在所有对口援建省市中,第一个完成对乡镇的援建任务……

如今,10年过去了,各项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在汉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推动了汉源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汉源新县城萝卜岗,被视为地质“汉堡包”。整个山岗是一层软泥,一层碎石,又一层软泥。湖北援建施工过程中,地基打桩,最深的要打30多米。汉源人说,新县城埋在地下的钱,要比盖在地面的建筑花费更多。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严控质量的精神,使汉源新县城随后经受了又一次地震重击的考验。2013年4月20日雅安地震中,汉源所有重建项目连裂缝都没有发生。而汉源距7.0级的雅安地震中心芦山,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

湖北援建的汉源县体育馆、汉源县文化大厦、汉源县第二中学、汉源县人民医院等,早已成为汉源县标志性建筑。这些充满深情厚谊的民生工程,让汉源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汉源人民铭记着湖北的贡献。“湖北亲人,免费乘坐”,三轮出租车窗上醒目的字幅,曾是当时这座城的一道风景。在今天的汉源,幾条主要大道的命名,都与湖北有关:湖北大道、武汉大道、江汉大道等。在乡镇更有清溪襄阳学校、双溪十堰学校、梨花村武昌爱心福利院,不一而足。

十分春色汉源乡

“听说汉源新城建设在湖北援建下如火如荼,回来一趟,就再也不走了。”汉源人雷兆元生于1931年,曾担任过汉源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1998年退休。2008年,地震摧毁了家园,孩子把他从汉源接到了雅安市。2009年春,他又回到了涅槃重生的汉源。

雷兆元找出地震前老城区的公园图片说:“你们看,城区十几万人过去只有这一处两三个篮球场大小的活动场地。”他感叹说,湖北援建的这些项目,都是汉源县过去几十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事,这让汉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少提速了20年。“我们把湖北人称为亲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物资上的贡献,更因为在援建过程中表现的‘湖北铁军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这些援建项目对汉源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十分春色汉源乡,水秀山明锁艳阳。桃李笑含新雨露,燕莺争唱旧时光。”清代杨楫的诗句不仅是汉源春色的生动写照,也是生机勃勃的汉源乡村振兴的实时注脚。

汉源县良好的气候条件令汉源瓜果香甜。在此基础上,汉源提出了“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构建起田园景观系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海果乡”。

2017年,汉源县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3.06亿元。

如今的汉源,已形成了以本土化核心农民为主线、以合作化生产经营为关键、以规模化小农服务为特色、以精准化政策引导为支撑的创新性实践,构建了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全力强化内生发展动力的发展路径。

(本刊记者张宇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汉源县板房汉源
汉源县:四项治欠措施为农民工工资护航
汉源县理疗热矿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汉源彩塑
生物秸秆不燃板房安全防火间距试验
汉源乌斯河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
汉源县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回归反射材料对板房热性能影响研究
关于汉源县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汉源的山区农业现代化之路
志愿警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