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018-07-07 06:41迟吉红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对策研究实践教学

【摘 要】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需要思政课教师创新思路和方法,增强时代意识,充分利用校内及社会的文化资源,认真设计与实施课内、校内、校外实践教学。观念要科学化,内容生活化,形式要丰富化,反馈深刻化。

【关键词】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对策研究

一、精心安排课内实践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1.课内实践教学观念要科学化

实践教学的过程可以说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计划与教案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学习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那就离不开“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这四大要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下功夫,可以推行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课堂讨论、对话、答疑等,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锻炼机会。

2.课内实践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课内实践性教学形式有:案例教学、影视观摩、专题讨论、演讲比赛、辩论、小品表演、法庭模拟、论文写作等等有效方法和有益形式。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设计课前演讲、组织辩论会、编演道德小品、交流视频资料观后感,结合课堂内容灵活探讨实事热点,尤其是地方新闻。通过这些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形成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与审美能力,加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时下足功夫,精心安排课堂内实践教学,灵活考虑实践教学的多样性、随机性,但不是随意性。尤其要有准备、有目的、有选择地收听、收看新闻时事,引领学生共同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这样课堂上教师才能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学生们也才能够乐于主动参与。

3.课内实践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实现课内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甚至是社会实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学生密切相关的主题,自然引发学生参与的兴致,逐渐接受并参与课内实践中来,甚至跃跃欲试。很多学生都珍惜表现自我的机会,都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到全班同学和老师面前。任课教师可以借机升华理论,突破重点和解决难点问题。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能力,也培养了素质,同时也掌握甚至深化、拓展了理论。

二、逐步丰富校内实践内容,督促实践教学有效进行

1.尽量丰富校内实践教学主题

思政课教师应与校方、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及早沟通协调,密切配合,结合思政课的内容,适时选择校内活动主题,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丰富校内实践内容。比如,可以在植树节通过组织学生植树活动,进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甚至是热爱劳动、认识劳动意义的教育;在“五四”青年节,通过板报、墙报、演讲等形式真正使学生认识到当年青年学生的运动宗旨,以及新时代大学生的使用所在,继承发扬“五四”精神,而不是流于形式;父亲节、母亲节前后进行感恩父母的活动;教师节鼓励学生更多地关爱以前教过自己的老师,可以共同探望本校的老校长;在元宵节或中秋节,可以通过举办篝火晚会等活动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等等。

2.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场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政课可以通过拓展主体活动实践的领域,来促进主体的人格全面发展。每个院校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基地等场所也是思政课的实习实训场所,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产品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和职业精神等。

3.随处考核校内实践教学内容

校内随处都是学生践行公德的場所。比如,关于公德教育专题,考量学生公德心的有学校宿舍的卫生、整洁、安静;食堂的卫生保护、饭菜不浪费、买饭不插塞;水房排对的秩序;随手关掉水龙头、电灯开关;不乱写乱画、保护环境、不摘花折枝……可见,处处是实训环境,关键在于自律和监督。通过调研发现,越是身边的事例,学生越敏感,反映越强烈。通过互相监督,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公德方面的缺欠,并保证以后改进。由此通过校内实践教学塑造学生。

三、科学统筹校外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1.校外实践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思政课的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因此,通过校外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思政课的校外实践教学可以借助博物馆、纪念馆和各种社会中介等企事业单位,甚至是农贸市场等便利资源,通过参观、访问、电影观摩、学术讲座、支教、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公益活动、“三下乡”、法律咨询、法庭旁听等活动形式,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和日常表现,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更好地关爱和认知社会。

2.校外实践教学内容要丰富且深刻化

思政课要利用不同的节假日,组织学生去不同的场所进行不同内容的实践教学。比如国庆节可以有庆祝游行,重阳节可以去敬老院慰问演出,儿童节可以去幼儿园关爱儿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鼓励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他人、服务社区,法制宣传日,可以带领学生去看守所参观听讲座或法庭旁听,办宣传栏等等。但要注意几点:实践活动不等于实践教学,因此,从大纲、计划、内容、目的到反馈等要系统化,最后要求学生深刻交流自己所见所做所想所得,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3.校外实践教学要善于把握入学教育时机,把当地特色精神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思政课教师要抓住入学教育时机,根据学生对于学校所在地的新奇感,首先要求学生了解地方精神,感受当地文化特色,引导学生提升爱国主义精神、积蓄文化素养并热爱培育自己的第二故乡。比如,大庆的学生们参观铁人纪念馆,看电影《铁人》或《奠基者》;哈尔滨的学生们参观烈士陵园、东北抗联烈士馆等;牡丹江的学生们可以感受八女投江的壮烈;齐齐哈尔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修建的和平广场,学生们可以去纪念碑前缅怀革命烈士等。总之,天华物宝、人杰地灵,地方特色精神与文化传统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应尽其所用。

总之,思政课教师要抱定对教育事业、对社会、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设计实践教学的能力;精心准备每一次实践教学过程,有效利用各种校内、校外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实践教学;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设定多种主题和内容;认真考核学生的每一次实践活动,达到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简介:迟吉红(1970.4-),女,汉族,副教授,哲学学士,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督导工作研究和企业培训。

参考文献:

[1]朱美丹:《浅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措施》,《新时代教育·教师版》2016年第16期.

[3]凌总成等:《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对策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第12卷第2期.

猜你喜欢
思政课对策研究实践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