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2018-07-07 06:41欧阳红花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渗透分析传统文化教学质量

欧阳红花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强,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进入新形势的情况下,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对于提升我国的经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素质提升的关键层面,对于新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新课标的出台逐渐加强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力度,实现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需要教师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在还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笔者在对现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采取加强对于经典读物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传统文化;渗透分析

一、前言

我国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在我国精神文明需要快速提升的今天,学习传统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高中语文教学是增强学生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关键一步,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实现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开展,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针,发掘现状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提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采取多种策略实现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过程。

二、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形式,最主要的包括文言文的学习、古诗词以及古代人物的学习等,传统文化的内容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发展的关键层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十分必要。

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最为具有代表性,其中孔孟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1],一直受到学术领域中的積极关注。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核的体味,对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精神修养的水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构建起了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愈加珍贵。

2.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

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渗透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程度,在学生进行写作或者背诵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实现古代人物事例的应用,同时增强对于优秀事例的体会,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

3.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当期社会竞争的加剧,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性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水平提供了自身发展的下限,而精神文化的修养则提供了一个人发展的上限。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当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现状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学科中的良好渗透[2]。没有很好的实现教学体制的构建,影响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传统文化开展程度较低

我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对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的情况。一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良好作用,只是单纯的追求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建立一些错误的认识,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自我精神水平提升的重要作用。

2.教学氛围不够活跃

传统文化的开展需要老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切实合理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当前很多学校普遍出现语文教学工作过于形式化,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的教育现状,这种教育现状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示[3],影响了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4]。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策略保证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良好的渗透模式一方面可以保证语文教学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又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对于经典读物的学习

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广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经典读物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需要老师不断加强学生对于经典读物的学习,不断涉及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古诗、词曲、散文、绘画以及工艺品等各个方面,从而建立对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认识,继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2.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是一味的采取僵硬的背诵模式,难以帮助学生自身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切实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传统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过程,通过一系列古代人物事例的学习,建立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3.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实现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实现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的合理衔接,从而最大化的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出台逐渐加强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育力度,实现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需要教师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在还存在一定的教学问题。笔者在对现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采取加强对于经典读物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杨向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136-137.

[2]王晓艳.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7,4(12):238-239.

[3]包世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5):226.

[4]苏朝晖.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2(25):47-48.

猜你喜欢
渗透分析传统文化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