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018-07-07 06:41武妍妍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计划管理

武妍妍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各项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为了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预算模式来满足企业资源配置的需求。企业要逐渐增强预算管理,加大支出监督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支出,遵循计划和预算支出,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如今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采取的一种先进战略管理方法。全面的预算管理已成为许多国内外企业不可缺少的管理制度,这也是优秀企业的体现,也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企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作为一个相对成熟和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法,预算管理系统可实现战略规划的有效集成、业务计划、资源配置和评估性能,形成一套强有力的指导方案,前瞻性和可操作是企业管理模式中战略规划目标不可或缺的核心属性,能够分散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监督各实体经营活动的改进和调整,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企业管理的最大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有效途径。全面预算管理是基于企业战略目标引入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它已成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准。因而,深入探究全面预算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企业预算特指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内部财务、实物和人力资源,以保证企业既定目标的实现。企业整体预算的目的是实现企业计划的目标利润,并以销售预测为出发点预测生产、成本、现金收入和支出,并编制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等,可以反映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效,全面预算的管理经过就是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管理者通常采用全面的预算管理方法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这有助于抓住机遇,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和业务中的一些错误,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完成业务层和职能层的战略。

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容。它是企业各種财务和非财务资源的最佳配置。通过适当规划和有效控制,组织有关部门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目标和效果。作为一种系统,科学,现代的企业架构计划方法,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有利于企业改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明确各类员工的责任范围,确定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战略。它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率,加快企业现代化进程,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循序渐进而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将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企业既存的预算问题

(一)预算编制前:全面预算易被忽视、认知度低

预算编制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上下结合,综合平衡的过程。然而现实中,管理层往往忽视全面预算的全员沟通性或是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匮乏,使得每个编制主体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对既定目标的计划缺少合理解析;甚至一些编制主体在进行预算环节时非常迷茫,在处理时只进行了较为零散的沟通分析;每个主体内部与其他主体之间又很少进行沟通和协调,资源共享难度高,直接导致了许多原始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失去了制定预算的意义。预算编制不考虑各指标的动机,如采购预算不是根据市场动因进行解析,而是仅仅依照历史数据与主观判断。最终的预算绩效目标不能匹配到主要负责人员,导致执行的责任不能够落实到个人。另外,企业不能根据他们的自身条件成立电算化预算方法,盲目实施复杂的预算计划或仅仅照搬一套其他公司的预算方法,这会使得预算编制效率低下,大量长期占用经营时间;许多公司把总体预算认同为财务预算,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而且缺乏操作全面预算管理实践经验。

(二)预算执行中:缺乏考察监管制度、执行力差

第一,企业管理者并不能坚决执行财务预算,对未执行与完成预算目标的部门与个人没有进行绩效挂钩。许多企业在预算编制的制定过程中不了解其管理状况。第二,企业没有全面评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尽管一些企业有能力严格控制自身的全面预算管理,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督促管理与考察机制,许多会计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没有掌握科学的预算管理办法。第三,管理对预算监督的实施没有影响,预算评估制度无序,执行力度差,监督过程更加随机,甚至缺乏有效的预算评估制度。直接造成企业预算和执行的严重脱节,不幸落入“重编制、 轻执行”的困境。这种全面的预算管理看似已经实施,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甚微。

(三)预算完结后:缺乏总结、检验与改善

现阶段,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总结在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效果上重视程度不够,且不能正确认识预算管理在改善财务管理、有效辨识和规避财务风险方面的独特作用。许多公司虽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计划,但是计划不能正常进行,使得全面预算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这些企业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很好的总结经验,主要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公司急于在年底前完成次年的全面预算编制工作,而忽视了本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工作总结。此外一个原因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与实施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他们没有在预算执行方面发挥监督和控制作用,没有很好地总结当年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没有很好地审查当年无法实现预算目标的原因是人为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没有很好地吸取经验教训和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没有有效地改善或改变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全面预算管理的纠偏功能形同虚设,不能促进内部控制管理的改进,不能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对管理制度的认知、完善预算机制

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全面预算机制。企业的全面预算内容非常丰富,既包含编制计划、分析计划和调整计划,还包括执行计划和评价结果。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全面整合这五个环节,并将公司发展战略分解为具体的、短期的、现行的、可行的、可量化的预算指标。全面预算管理同时还要求企业根据以往年度的历史数据,按照本期的生产经营目标,制定相应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全面预算,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这一中长期的发展目标要与国家政策要求相一致,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和市场状况。

(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执行的有力保障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使得公司的利益得到全面发展,不仅提出了公司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提出了部门发展目标和每个员工发展计划和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全面动员了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对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促进了各部门的协调统一,保证公司正常有序的经营,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控制公司。企业应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提高责任担当意识,提高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在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中,鼓励每位员工参与预算编制工作。当全面预算管理按照计划走上正轨时,公司员工将有一种荣誉、自豪感。在下一环节进行全面的预测管理时,公司员工将更加积极的去参与预算编制,整体积极性提高,工作及时完成。这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而达到了公司的预期目标,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良性循环。

(三)全面預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完善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管控力

控制功能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职能,作为一根明线贯穿于整个过程。在企业预算中,预算作为事前控制,有助于明确各责任主体在各个阶段的考核目标和经营责任,从而提前控制生产经营活动;预算执行作为过程控制,将预算数据作为各责任主体的考核标准,实施过程的有效监控,发现偏差,及时剖析因果,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去纠正,保证业务指标的正常实施;然后预算考核作为一种事后控制,在预算实施后,全面分析和总结了预算全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和问题,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和纠正预算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从而改善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改善和提高业务活动的效率。

四、结语

在各种经济关系日益复杂的当下,企业管理者除了要建立“上有战略、下有绩效”的现行策略,还必须 建立“软硬并行,环环相扣”的“落地”系统。企业需要有决策、组织、实施、监测和评价系统,还需建立强大的预警系统。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新要求。企业在建立健全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决不能盲目经营,要全面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有计划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为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必建.浅述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8):7-8. DOI:10.3969/j.issn.1673-1069.2017.08.004.

[2]王海霞.论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16,(12):51-52. DOI:10.3969/j.issn.1006-3102.2016.12.031.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计划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