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2018-07-09 07:32张国新李四新张文武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9期
关键词:参麦心肌梗死心功能

张国新 李四新 张文武

(1、汉川市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431600;2、孝感麻风防治中心,湖北 孝感4316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而心力衰竭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1],若不及时对患者开展有效救治,易使患者出现其他的疾病,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有研究数据显示[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病死率为50%,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参麦注射液治疗,以探究参麦注射液的疗效,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64例患者许可后开展研究,以2014年12月18日至2016年12月18日我院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2例,应用常规治疗+参麦注射液治疗)。

实验组32例患者年龄为52-79(63.75±2.73)岁,男女分别为 17(53.13%)、15(46.88%)例;心功能分级:25例患者为Ⅲ级,7例患者为Ⅳ级;梗死部位:16例患者为前壁梗死,10例患者为前间壁梗死,7例患者为后壁梗死;基础疾病:10例合并高血脂,13例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糖尿病。

常规组32例患者年龄为51-78(63.80±2.69)岁,男女分别为 18(56.25%)、14(43.75%)例;心功能分级:26例患者为Ⅲ级,6例患者为Ⅳ级;梗死部位:17例患者为前壁梗死,10例患者为前间壁梗死,5例患者为后壁梗死;基础疾病:11例合并高血脂,12例合并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

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相关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2)患者年龄大于50岁;(3)患者临床信息齐全,且自愿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1)存在药物过敏史者;(2)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史、肝肾功能障碍、主动脉夹层、心包炎、肺动脉栓塞、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及恶性肿瘤者;(3)精神、认知异常患者;(4)与纳入标准不符者。

1.2 方法

常规组32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抗凝、强心、利尿、抗血小板、扩血管、调脂等治疗,对于血压偏高者,可指导其服用贝那普利,对于合并感染者,可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对其使用抗生素。

实验组32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参麦注射液治疗,常规治疗的方法同常规组患者,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80-100ml参麦注射液+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每天一次,以14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 评估指标 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1.3.2 评估标准 随访1年后,若患者心衰症状全部消失,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或以上为显效;若患者心衰症状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为有效;未到达上述治疗标准或出现恶化现象为无效[4];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占比之和。

心功能指标:主要是指比较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1.4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疗效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相比常规组(75.00%)明显更高,P<0.05,如表 1所示。

2.2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48.29±3.62)%]、LVEDd[(57.35±2.23)mm]、LVEDV[(62.15±4.13)ml/m2]、LVESV[(31.24±3.44)ml/m2]相比常规组[(42.38±3.57)%、(62.28±2.35)mm、(69.24±4.25)ml/m2、(38.12±3.46)ml/m2]明显更优,P<0.05,如表 2 所示。

2.3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6.25%)相比常规组(25.00%)明显更低,P<0.05,如表3所示。

表1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疗效

表2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表3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的供血出现急剧减少甚至中断,最终导致缺血性心肌坏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5],该疾病的病死率较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以西药为主,但较多研究显示[6-8],单纯对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欠佳,患者的预后较差,对患者病情康复的作用较小。

本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研究发现,患者经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其心功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出现该现象主要是由于参麦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红参、麦冬,其中红参是人参的熟制品,具有复脉固脱、补元气、益气摄血的功效,对心悸、久病体虚、气喘短促、体虚欲脱等病症均具有较好的疗效[9]。而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心除烦、滋阴润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对改善心绞痛症状具有较积极的意义[10]。且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麦冬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对改善心衰具有较好的作用。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参麦注射液治疗十分可行,可有效扩张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增加血氧供应及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心脏收缩,对改善血管功能及心功能不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相比常规组(75.00%)明显更高,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48.29±3.62)%]、LVEDd[(57.35±2.23)mm]、LVEDV[(62.15±4.13)ml/m2]、LVESV[(31.24±3.44)ml/m2]相比常规组[(42.38±3.57)%、(62.28±2.35)mm、(69.24±4.25)ml/m2、(38.12±3.46)ml/m2]明显更优,这提示对患者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缓解其心衰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同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6.25%)相比常规组(25.00%)明显更低,这亦提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有助于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十分可行,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轩静静,高彩霞,关怀敏等.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J].中成药,2015,37(2):465-467.

[2]任保红.硝普钠、参麦注射液及米力农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5):64-67.

[3]赵燕,张毅刚,王海波等.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心力衰竭105例[J].河南中医,2016,36(10):1730-1732.

[4]郑艳.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171-172.

[5]刘广社.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药学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1):99-100.

[6]杨杰文,洪浚娜,方佳等.参麦注射液联合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8):3346-3347.

[7]罗孟丽,刘峰.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4):602-604.

[8]吴保军.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神经内分泌因子、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5):1864-1866.

[9]杨继雷,姚秀叶,谷伟等.参脉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对老年肺心病心力衰竭期心功能及血清Copeptin、NT-proBNP、hs-cTnT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6,15(4):340-343.

[10]任玉军.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J].河北医学,2016,22(12):2063-2065.

猜你喜欢
参麦心肌梗死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