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18-07-09 07:32胡秀生林彬彬张吉能曾艺清周春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9期
关键词:通路血液护理人员

胡秀生 林彬彬 张吉能 曾艺清 周春莲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福建安溪362400)

血液透析就是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流至体外,通过透析器来弥散和交换患者体内的对流物质,从而达到清除患者体内血液代谢废物的目的。在临床上,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肾衰竭,通过血液透析疗法可以使患者体内的酸碱和电解质维持在平衡状态。而血液通路对于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而言就是“生命线”[1],很多常见的血管通路并发症比如出血、血管和血栓狭窄都会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治疗能否顺利进行。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如果能够及早的发现潜在风险,就能够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集束化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有助于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2]。本文将集中研究60例血液透析患者,探究集束化护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3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纳入标准: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时间至少要有3个月;患者的桡动脉-头静脉需要与内瘘吻合;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肢体活动不存在障碍,;患者没有心脑系统并发症和其他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对该项护理措施有了解,并同意接受该种护理方式。患者的排除标准:患者有精神系统疾病,患者有肿瘤或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随机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人。观察组患者女性有14例,男性有16例,年龄在25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6±8.34)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糖料病患者、9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有12例原发性肾损害患者,其他有5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9例女性,11例男性,年龄在22岁至80之间,平均年龄在(61.00±8.90)岁,其中原发性肾损害患者有15例,糖料病患者有4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有7例,其他有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 常规护理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血液透析的原理,以及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如何保护血管通路,避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影响病情的治疗进度。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检查检查患者血管通路的搏动和震颤情况,以及患者的血管通路是否存在红肿、出血现象。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确保患者情绪处于平和状态,如果患者出现焦虑或者恐惧等不良情绪,要及时安抚患者。经过血液透析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按压,以及让患者及时了解透析间歇时的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护理 集束化护理方式主要包括:(1)采取内行患者计划: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病理知识及健康知识的教育,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负面情绪和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患者实现自我的健康管理,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首先,专业医学人员需要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的重要性,并给与具体的卫生标准;对患者需要进行的基本肢体活动如腕关节和指关节的运动,进行相应的细节指导如活动的频率和幅度等;然后就是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通过温度、震颤以及颜色自我检查血管通路;指导患者如何通过冷敷和热敷来促进血液循环和冷凝。建立患者信息资料库,以便能够和患者及时的沟通。总之进行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是院外患者,如果对患者加强病理知识的教育和指导有助于患者正确的管理自身病情。(2)制定每日目标表: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目标表,然后患者需要根据目标表的标准完成每天的自我检测和护理。每日目标表主要分为5大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关于患者每天的自我检查,第二个板块是关于患者每天的肢体活动任务,第三个板块是关于患者是否达到卫生管理标准,第四个板块是关于患者的饮食是否达到准,最后一个是关于患者冷敷和热敷情况[3]。(3)建立最大无菌屏障:在患者进行穿刺前需要清洁血管通路测的皮肤,跟换洁净的衣物。在穿刺时需要加强对即将穿刺的身体位置的消毒,为了尽可能增大无菌巾的范围防治,需要将消毒范围控制在肘关节,以此来避免由于反复穿刺治疗可能引起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情况。而且要加强对护士手卫生情况的管理,提高护士穿刺操作的流利度,避免出现二次穿刺的情况。(4)建立患者互助小组:建立由患者及家属组成的互助小组,定期有专业的护理开展课堂讲座,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正确护理血管通路。同时针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给于具体的讲解。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恢复病情。(5)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当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消除消极情绪,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期间的症状变化情况,记录患者血管阻塞、动脉瘤、感染等的发生情况以及血管通路的再循环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阻塞、动脉瘤、感染的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血管阻塞、动脉瘤、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血管阻塞、动脉瘤、感染的发生率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2.2 两组患者血管通路再循环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管通路再循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管阻塞、动脉瘤、感染发生率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血管通路再循环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管通路再循环的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P值例数(n)3030血尿素氮再循环率8.52±1.011.67±2.31<0.05血肌酐再循环率8.21±2.1012.58±2.35<0.05

3 讨论

目前,人们的医疗意识以及健康观念的到了极大的提高,医院和患者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临床护理措施。集束化护理方法能够使分散的护理干预过程系统化和程序化,虽然在在目前还是一种新的护理方式,但是它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病情。在临床上集束化护理方法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且护理效果明显。本文通过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阻塞、动脉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只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而且血管通路再循环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风险。该护理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1]倪耀华,黄惠君.集束化护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3):286-287.

[2]程梅.集束化护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209-211.

[3]孙晶,高菊梅,郭佳美.优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2):267-268.

猜你喜欢
通路血液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多彩血液大揭秘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