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7-09 07:32许珍珍上官清珍谢娜雯林丽萍苏远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福建安溪36240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儿急性患儿

许珍珍 上官清珍 谢娜雯 林丽萍 苏远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福建安溪362400)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儿科疾病,该疾病好发于6岁以下的幼儿[1]。临床研究表明,引起小儿急性高热惊厥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2]。感染会导致患儿的而体温发生急剧升高,由于幼儿的免疫系统尚且较弱,因此当患儿的体温一旦超过38.9℃之后,个别的患儿就会出现惊厥[3]。临床研究指出,在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4]。本文以下就对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104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根据临床所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男28例,女24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3.2±0.8)岁;其中包含3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2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对照组52例患者,男30例,女22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年龄(3.4±0.8)岁;其中包含3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和21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两组之间的各项基础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

1.2 临床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患儿在发生惊厥后会出现恐惧、害怕、不安的心理,从而出现哭闹不止。此时护理人员要积极地对患儿进行安抚,可以拥抱患儿给与其安全感,平复其情绪。也可以利用玩具,分散患儿注意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 高热护理 积极散热,采取温水擦拭、额部冰敷等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处理。对于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的患儿,可给予口服或静脉推注退烧药的方式进行降温。降温的同时积极补充水盐电解质[5]。

1.2.3 惊厥护理 第一时间控制患儿的惊厥症状,可以采取5%水合氯醛灌肠的方式来控制惊厥症状。在灌肠过程中及灌肠后,护理人员要严密关注患儿的惊厥症状变化情况,直到患儿的惊厥症状全部消失为止。对于灌肠效果不明显的患儿,可以遵医嘱给予地西泮进行治疗[6]。

1.2.4 环境护理 保持患儿病房空气流通、并防止蚊虫叮咬,保持室内合理温湿度,禁止成人在患儿病房内吸烟。

1.2.5 饮食干预 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之后,患儿的抵抗力会有一定的下降,因此,护理人员要指导患儿家长给患儿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并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多给患儿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加患儿的抵抗力。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数据以(±s)表示,使用t检验;而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数据以(%)表示,实施卡方检验;数据组间比较的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不同护理方案对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92%,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0.05。数据如表1。

2.2 不同护理方案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的影响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惊厥、高热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数据如表2。

2.3 不同护理方案对患儿的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80.7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0.05。数据如表3。

表1 不同护理方案对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比较[n(%)]

表2 不同护理方案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的影响比较(±s)

表2 不同护理方案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的影响比较(±s)

组别观察组(n=52)对照组(n=52)惊厥消失时间(h)5.16±0.226.07±0.56高热消退时间(h)24.24±5.6435.13±6.45总住院治疗时间(d)140.17±10.06160.14±10.53

表3 不同护理方案对患儿的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比较[n(%)]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婴幼儿的一种高发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急诊的一个重要原因[7]。小儿高热惊厥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则很可能会导致其脑部受损,从而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8]。因此,对于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来说,积极地临床治疗和良好的临床护理都是治愈疾病不可或缺的手段[9]。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科学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其生理状况,同时也兼顾其心理状况,从而从生理、心理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在急性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能够促使患儿从身心两个方面获得全面的改善,从而促使其高热和惊厥症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转归,从而促使其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10]。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提高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的整体疗效,并可促使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以转归,利于患儿的康复,也利于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1]张薇,李兵,冯静.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4):405-406.

[2]顾静.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用于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4):3552-3554.

[3]翟明媚,邱爽,周红艳.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34-135.

[4]王业军,申桂芝.综合救治及预后指导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4(18):2729-2730.

[5]刘祺.对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者进行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0):144-145.

[6]倪燕,袁园.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36-237.

[7]毛君芳.223例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病因分析及其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70-73,76.

[8]翟明媚,邱爽,周红艳,等.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34-135.

[9]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等.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2-1574.

[10]乔玉艳.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6):248-249.

猜你喜欢
小儿急性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小儿涵之三事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