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分层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07-09 23:30徐会珍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层差异教学方式

徐会珍

一、正确看待初中体育分层教学

笔者认为,体育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三差异”而让学生学习分层次、内容分快慢、教学分形式,从而使全体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差异”是指学生已有技能储备的差异、学习情感差异(含意志品质和体育学习重要性认识等)、开展体育活动身心特征的差异,后一点在体育教学中比较有价值。“学习分层次”是指依据“三差异”而划分出可动态调整的不同学习级别;“内容分快慢”是指在分层基础上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不搞一刀切;“教学分形式”是指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教学方式在讲求灵活中激发实效。

二、分层教学组织形式及依据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動方式。笔者常采取教师指导分层、同层小队互教、个别化定向教学等方式。

1.教师指导分层是指基础内容不分层次,务必全部掌握,但提高幅度分层指导其实质是“同课同达标”。以“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为例,持球和握球、预摆、前掷等基本动作要领都必须扎实掌握,至于掌握熟练度,就需要分层、分批指导。

2.同层小队互教是指针对某一体育项目教学,将学习层次、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等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群体,互教互学,其实质是“同层同进步”,即合作学习、集体思考、集体评价。

3.个别化定向教学,即低层次学生在校授课后,再辅之以家庭自学教师制作的教学微课视频,实现自我纠正、自我提升、自我拓展。其关键是设计切合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学习素材。这样学生就可循序渐进地跟上教学进度,每达成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知识模块。此教学形式实质是“同课、异求、异进度”。

三、分层教学问题剖析与对应解决措施

(一)“学生分层欠精准”与“全面了解,学情为先”

分层教学,最核心步骤是分层精准;分层不准,如简单的分层得到的结果,与理想的状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则分层效果难以显现。解决之道,就是“整体”和“个体”2方面精准学情分析,“为学习者设计教学”。“整体”指班级学科学习总风气、总趋势及总成绩层次;“个体”包含学生学习的习惯特性、方式方法、兴趣倾向、现有成绩层次与学习潜力等。学情了解越详细,分层教学就越有针对性。上述的学情分析大部分教师都能做到,但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还需注重学生以下几方面。

1.起点状态分析。笔者的做法是,统筹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已有的学习能力,固有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等。这些要素实质是为了摸清学生的“家底”,便于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2.现有学习状态分析。笔者将学生现有学习能力、成绩层次,以及现有学习品行、学习态度等纳入学生现有学习状态分析范围,这是学习上的“最近发展区”,与前者“起点状态”密切关联,又与下文的“潜在状态”相呼应,需要教师让三者之间协调一致。

3.潜在状态分析。教育心理学称之为“教学最佳区”,主要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习情感和自身发展需要,推知其后续可能的学习预期发展方向,预判其分层后的教学目标参与度,所能达到的学习状态,含常态性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课堂生成情况,从而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并乐于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

(二)“分层依据界线模糊”与“精细分层,界线清晰”

教师在摸清学情后的下一步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精准分层,但分层依据又多样化,如技术分层、身体素质分层、兴趣爱好分层等,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是分层依据界定不准,导致分层随意性较大,缺乏确定性,影响学生积极性。

体育分层的教学依据,大而言之,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主干教材和体育中考项目为主,参照初中学生各单项运动能力和水平来进行原始分组。小而言之,应以学生体能基础、身体素质、学习兴趣能力、性格、性别、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以性别分组为例,青春期的女生难免羞涩,在男生面前做技术动作比较放不开,但在“女儿国”里就会消除性别障碍,即使穿着单薄,女生也不会有太多顾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显著提高。

(三)“学生分层层级欠合理”与“教学层级三分层”

分层是必然,但分为哪几个层级比较合适,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分得太细,则层级太多,教学压力会过大;分得笼统,层级较少,效果不佳。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按学生类别、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进行“三分层”为宜。

1.学生类别三分层。指以某一体育项目与中考成绩要求或达标要求为准,分为学优生(A级)、学中生(B级)、学困生(C级)。这三个层次划分可民主(师生协商),可自主(学生自选),每一层次学生又动态分层。如,某生爆发力较好但身体协调性略差,跳远项目时该生应分在A组,而跳绳项目时该生应分在B组,甚至C组。

2.教学目标三分层。层次已定,目标相随。执教教师需改变以往根据班级平均水平制订统一教学目标的方式为“同教材,异进度,异要求”,即基本目标、提高目标、发展目标。

3.教学方式三分层。学生类别及教学内容既已分层,教学方式也应当进行分层。如,学优生在掌握技术动作后可以再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练习,或教师增加一些拓展性项目,使教学内容的难度与技巧性略有提高,以促进个性发展形成特长。教学时,原则上由小组长带领该组学生进行自主选项练习;学中生、学困生由教师负责带领,开展提高训练。教学方式上,学中生安排常规性练习,逐步提高技术技能;学困生安排简单易学的基础性动作练习,夯实基础。

(四)“后续措施乏力”与“坚持教学‘三性措施跟进”

分层之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后续措施乏力,执行的连续性不强,甚至不了了之。为此,需做好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需具有激励性。分层教学的“分”是按学习要求与教学方式进行划分,而非歧视性的等级划分。教师需要矫正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严禁学生之间互相贴“等级标签”,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体之间的差距,即让学生了解受遗传、环境、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但这些差异只是表现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体重超标的学生在跑、跳等项目上成绩较弱,但在投掷项目上可能较其他学生更具优势。此时,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需要有激励性,让学生正确定位自身的学习情况、客观承认差异的同时,让其加入适合自身发展的分层小组,激励学生自觉付出更多努力,认真学练,缩小差距。

2.教学安排需具有针对性。由于学生不同时期、不同项目存在的差异度会不断变化,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准确地把握分层时机,灵活地调控分层数量,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重新调整学生的所在层次,并及时调整教学措施,切不可把一名学生长期置于某一层次,影响其进步空间。如,某些学生因先天性动作协调性欠缺,在同组多数同伴升级后,笔者决定让他们跟着同伴一同升级,升级后再因材施教,以体现分层的针对性。

3.组织管理需具有务实性。与常态班级授课相比,分层教学在组织管理和指导上工作量大、难度高。其中,最需解决的是场地小、器材不足、师资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需采取具有务实性的措施积极应对,如,鼓励学生从身边寻找器材或制作简易体育器材;教师及时认真维护好场地器材、自制教学道具,对闲置体育器材合理运用、创新组合;因地制宜改进教学方法;排课优化,发挥场地器材最大功效。为弥补师资不足,可尝试教师分包不同项目或某一层次的教学,同时注重体育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高效、安全地做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分层差异教学方式
相似与差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