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8-07-10 02:17邓美珍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妇科手术室腹腔镜

邓美珍

(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永安366000)

近年来,临床治疗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妇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式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治疗效果也得到提升[1]。但由于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所以治疗效果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使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妇科腹腔镜手术也同样如此。本组研究针对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对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中,患者最小年龄21岁,最大 68岁,平均(45.1±8.2)岁,病程最短 6个月,最长 9年,平均(3.2±1.3)年,包含妇科疾病 14例、脾脏肝脏疾病12例、胃肠类疾病8例、其它疾病4例;观察组中,患者最小年龄22岁,最大69岁,平均(45.4±7.8)岁,病程最短 5个月,最长 8年,平均(3.3±1.2)年,包含妇科疾病15例、脾脏肝脏疾病10例、胃肠类疾病9例、其它疾病4例。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 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方法,包含术前检查、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及并发症护理等内容。

观察组本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护理,具体如下:

(1)制定护理方案。为了确保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生命体征等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等情况,结合实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2]。护理方案制定需要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由主治医生、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联合对患者进行评估后制定。护理方案制定步骤为:①拟制临床路径量表,包含每天所需对患者进行的检查项目、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内容等;②由于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执行并完成临床路径量表,每天对量表执行情况由护士长进行评估,只要针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尤其对部分未执行项目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对护理量表进行调整,确保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2)术前护理。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工作,为手术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前,由于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不了解,以及对手术治疗本身存在恐惧,所以患者极有可能出现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3]。因此,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给予干预,向患者讲解自身疾病知识、腹腔镜手术相关知识等,让患者了解手术治疗安全性及优势,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负性心理情绪,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使患者恢复治疗信心。术前,向患者讲解麻醉、手术体位、术中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做好积极的手术准备,术前30min进行症状及体征监测,送患者进入手术室。

(3)转移护理。手术过程中,配合好手术医生做好术中护理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需要将患者送回病房,期间相关交接工作要细致,尤其对患者术中情况要进行详细交接,术后6~8h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4];术后由于麻醉逐渐消失,患者疼痛感会越来越剧烈,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征兆要密切进行关注,可通过与患者聊天等方式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如果患者疼痛剧烈,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止痛;帮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对术后相关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

(4)术后干预。术后对患者加强基础护理,每天要对引流袋进行更换,并且对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引流量进行密切关注,引流管要牢固固定,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护好引流管,避免出现引流管拔脱、弯折等情况,保持引流畅通。对于恢复比较好的患者,能够早期活动的患者要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按照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20min左右的活动,每天3~5次[5]。术后对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要密切观察,对是否出现渗血、渗液情况多查看,保持敷料干燥,并定时更换,避免出现感染情况;术后根据患者肛门排气情况,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指导,以流质饮食为主,逐渐向半流质饮食、普食过度,饮食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热量的清淡饮食为主,保证患者营养摄取均衡,为术后康复提供保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进食、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对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在术后肛门排气、进食、下床活动及住院等时间指标方面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在术后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中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中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8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值P值排气时间(h)16.38±6.34 26.42±10.95 5.177<0.05进食时间(h)10.87±2.16 16.42±5.66 3.926<0.05下床时间(h)12.74±4.83 18.06±9.33 3.859<0.05住院时间(d)3.72±1.54 5.94±1.97 7.282<0.05

表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3 讨论

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但仍然具有创伤性,所以手术期间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使预后得到进一步改善。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而言,可能涉及到患者隐私,所以在制定护理措施时,需要充分的进行考虑[6]。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护理中的应用,以患者为中心,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术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迎接手术;对护理方案执行情况由护士长进行评估,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可使护理方案更加完善,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提供给患者的护理服务更加的优质,避免护理差错出现。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术后肛门排气、进食、下床活动及住院等时间指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在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36.84%,提示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能够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质量较高,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1] 王淑娥.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83-84.

[2] 石妍妍.手术室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315-316.

[3] 牟红霞.综合护理措施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4):132-134.

[4] 马晓媛,郑俊晨.手术室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6,44(03):393-397.

[5] 卢玉凤.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81-82.

[6] 邹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6):37-38.

猜你喜欢
妇科手术室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