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 淡化虚闹的合作学习

2018-07-13 00:04张芸
校园英语·月末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摘要】《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运用于日常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我们经常能看到英语课堂中一组组的孩子们凑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但这热闹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中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盲目地设计“小组合作”的任务,以追求“时髦”,走入了合作误区。笔者将从科学建组、捕捉信息、授之以渔、多元评价、全员默契五个维度来分析如何使课堂合作学习真正的有效。

【关键词】淡化虚闹;合作学习

【作者简介】张芸,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在一节组内展示课上,学生们以圆桌型围坐。老师早早地就把小组以及成员分工安排好了,不得不说上课老师是花了心思的,从教室得布局,圆形得桌子,摆放得规格都是看得出来。一节课中,同学们都纷纷地举起小手,表达自己得观点和想法。乍一看,这节课是一节非常优秀的课,严谨的教学设计,小组合作得学习模式,座位得布局……可是,到了合作学习的环节,当老师布置下了合作的任务,学生们团团围住,教室里讨论声一片,此起彼伏,老师目光炯炯,巡视着每一个角落。很快,作为听课老师的我被一侧幾个靠的近的学生吸引住:左侧,两个男生正在悄悄地侃着闲话,不时地还伴以嗤嗤笑声;而我正前方的一个女生正埋着头玩她的文具盒;上课老师正在指导其它小组活动,她的背后,有个调皮的小男生正扮着鬼脸,旁边几个学生捧腹……

课后,我问他们是否喜欢这样的合作,他们竟出人意料地一致表示:太喜欢了,小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个性”嘛。闻毕,不觉哑然!

我国古典的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合作学习被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推崇和推广。美国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理论。而当今的课堂上,太多的嘘头淡化了合作学习的首要因素:有效性!

小组合作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积极参与,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承担明确的任务。但是,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吗?我不由得想到了这次听课中的几个孩子,以小组为掩护,躲在小组这个“避风港”里开小差,无忧无虑,毫无顾忌,无论是马蹄型或圆桌型,一旦拥有背对老师的机会,老师很难消除视觉的盲点,难保没有学生跃跃欲试。小组合作不是用来逃避学习的,而这些孩子之所以能够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一、有效合作学习的误区

1.合作学习的要素不明确。大部分教师都采用分组的形式,按座就近组合、或自由结伴组合,这违背了小组合作的组建原则,不利于合作的和谐进行,学习效果自然大受影响。有人错误认为小组合作就是小组讨论,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活动便宣告结束。

2.合作学习的方法未被掌握。合作学习的实质告诉我们,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都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即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个体的,还是团体的?二是有了合作的形式之后,有没有合作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合作的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

二、有效合作学习的对策

1.科学建组,各擅所长。组内成员的科学合理分工是课堂活动完成的最优保障。合作小组的人数应该适量,4人左右为宜,过多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展示,甚至会有学生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过少则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责任分工,明确个人的责任。在划分小组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因素,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愿望。教师要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同时,小组的划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适时调整和改换各小组成员,避免学生在合作能力的形成上的思维定势以及避免各小组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和小团体冲突。

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小组配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维纪员。小组长承担分工任务并组织开展,指导和培训小组长主持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发言离题的同学,小组长要给予提醒,违纪的要能给予批评:记录员承担记录小组各成员意见的任务:发言人在小组学习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阐明见解;维持纪律的小负责人负责控制小组噪音,维持小组纪律,协调讨论和交流的进行。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可以通过小组得分来量化管理,使小组成员充分意识到: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任何一个成员的表现都与小组息息相关。

2.巧抓时机,捕捉信息。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布置了学生小组合作调查组员今天的身体怎么样?并填在调查表上,学生们就很有默契的围成一圈开始操练起来,他们熟练的运用着“How are you?”和刚才学习的三种回答,并且很有默契地与一个学生交谈身体状况。一人笑容可掬地说着:Not so good. (身体不

好)。当笔者询问他why时,他一撇嘴说“老师让我们操练句型当然每个都要用到啊。”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学生感受不到交流的内容有什么新奇之处,无非是再一次重复他们都知道的信息,合作的内容枯燥单调,学生自然不感兴趣。

笔者针对这一现象重新设计了小组合作内容重新设计在另一个班重新试教,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展示如下:合作时给学生提供“信息差”。笔者将上课班级中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在活动开始前,每个学生都拿到了一张图,是他们即将要扮演的人物及身体状况,小记者调查表调查的不再是他们本身的身体状况,而是这些卡通人物,因为是角色扮演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扮演的惟妙惟肖,且因为对方不知道他具体的身体状况,有了神秘感,他们的积极性更是被调动了起来。不再有笑着说Not so good.的现象了,小组合作很快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要针对时机,把准契机,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

3.授之以渔,思维碰撞。合作学习中,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取决于学生的各人责任,还取决于学生的合作技能。教师要授之以渔,用准确表达和交流的技能、彼此接纳和支持的技能,建设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求助、接纳等合作行为的技巧。

(1)众里寻他千百度——思维梗塞、苦苦求索之时。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处排除之处,往往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这时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小组的合作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究,有利于学生探究问题能力与协作精神的培养。

(2)横看成岭側成峰——认识偏狭、视角偏窄之时。学生在某些开放性问题的探究中,往往视角单一狭窄,理解难免有偏颇,答题思路僵化。在这样的节点上,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可以汇集多角度的思想,突破个人认识的局限,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4.及时反馈,多元评价。合作学习是否有效?这取决于教师是否及时反馈。作为有效的管理者,教师应当适时地对全班的学习以及活动状况进行监察,即使重点关注某一小组时,也不能忽略对其他小组合作情况的扫描,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防微杜渐。“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

评价时要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变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使整个评价的中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实践中,可以经常评出最佳小组,推出“最佳表演奖”“最佳语音奖”对处于各层次的学生都是一种鼓励,激励他们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5.全员参与,默契合作。合作学习讨论时教师要调动全员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下到小组讨论中去,监控小组讨论过程,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展示合作学习结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全体参与。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就成为了一个整体,在学习反馈交流时,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各抒己见。有表演时,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一个都不能少。这样,学生不会产生侥幸心里,使之有一定的压力,产生动力。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小组间开展竞争。良好健康的竞争只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在竞争中,教师重视的是成员的参与,分工的不同,合作的协调。

陶行知说:“我们要能够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生活教育就是“向着创造生活前进”的教育,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造。英语课程的合作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他们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的过程。老师们,当你再设计课堂合作环节时,请反问一下自己,课堂有效合作学习,有效了吗?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曾琦.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Z].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4]贾晓波.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