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特色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7-13 07:29姚洪运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育人校园

姚洪运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曲阜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担负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引领职能的高职院校,不仅要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实施科研开发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构建与高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特色文化育人体系。下面笔者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特色文化育人(育人)体系建设。

一、特色文化育人体系构建要有雄厚的基础

济宁具有8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古被誉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中国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均诞生在这里,开启了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先河,始祖、邹鲁、儒家等十大文化交相辉映,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学院文化育人工作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有力保障。

地处儒家文化发祥地的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不断探索文化育人新路子,在全省高职院校率先融入经典儒家文化、现代企业文化、地方“非遗”文化,培育“仁和敬信”校园文化。建立了孔子国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成立了文化育人研究中心,举办了“孔子学堂”、企业大讲堂,培育出《<论语>心读》《人际沟通》等职业人文素质省级精品课程群,产生了一批文化育人的成果,积累了文化育人的经验,为特色文化育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思路与目标

建设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积极倡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实施文化育人工程,使儒家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学生文化品格、教师文化品味、校园文化品质,熔铸魅力济职文化育人品牌。

建设目标。建成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高地。依托儒家文化发祥地区域优势,用儒家文化引领师生卓越发展,传承儒家文化“仁和”精髓,坚持“学以致用”“学以致道”理念,培养学生自强不息、仁者爱人、孝悌为本、敬让谦和、爱人如己、慎独自律、浩然正气、敬业乐群、爱国爱家的君子风格和责任担当意识。让儒家文化植根于内心的修养,外化为自觉行为。

三、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内容与举措

1.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造、尊重学生的校园氛围,培育师生共同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把“一训三风”即“崇德尚能”校训、“敬事而信”校风、“诲人不倦”教风、“学而时习”学风渗透到校园文化、首善之师、卓越人才培养中。

2.环境文化建设。完善一轴,提升两区,建设三馆,增建四亭,建成五园。即完善仁和大道文化内涵;提升教学试验区和生活运动区文化设施,建设经典名言文化墙、建设实训文化、专业文化走廊,布设中国印、书法等刻石,彰显儒风雅韵文化风度;建设全国文明单位成果展馆、校史馆、工匠馆;建设“上善亭”“燕居亭”“乐山亭”“乐水亭”四个修读点,建设弘道广场和弘毅广场,建造一尊鲁班像;完善校园导视系统。打造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3.行为文化建设。教学行为养成方面,夯实师德修养,提高遵守教学纪律的自觉性,促进教学情感、教学精力、教学能力提升,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学习行为方面,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引导学生自觉养成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行为。生活行为养成方面,深化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严以律己、尊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梳理和完善学院规章制度。融入以人为本、学术自由、回应社会的价值理念,形成爱生敬业、勤奋求实的教学制度文化;以服务为学生管理的目标,形成以人为本、自治创新的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围绕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培养选拔机制完善,形成因材适用、稳定规范的人事制度文化;融合企业文化和大学文化,规范教师和学术实验实训行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形成规范守纪、严格流程的实验实训制度文化等。

5.专业文化建设。基于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理念和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以专业精神、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建设为核心,从工匠精神、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入手,系统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融合经典儒家文化,融通现代产业文化,融入地域非遗文化”的“一主三融”专业文化建设体系,即用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校企结合的专业环境,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规范有序的专业管理方法,促进专业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特色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施,使高职院校能够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融汇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和教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大学人文精神全面形成。助推高职院校学生光彩就业、教师爱岗乐业、学院优质发展目标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育人校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