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职实践教学探讨

2018-07-13 07:29王海萍郑立国于婉婷
消费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核心技能情境

王海萍 郑立国 于婉婷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市场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由此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比普通高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有实验、实训和实习三种实现形式。课程实验通常是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在实验室等场所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实训则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完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的项目、岗位训练、技术应用、案例等,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训练;实习通常是学生完成阶段性的学习和训练后,进入校内或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的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岗位开展专业的训练,锻炼学生实际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从三种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特点可以看出:一方面,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本身也是核心素养所要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进一步地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不同的实践教学中,才能符合实践教学的发展,才能焕发出实践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教学工作者应该主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实现目标,使高职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服务生产实践所需要的素养紧密结合。

二、核心素养的界定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最早是在2002年欧盟的一个研究小组发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提出,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也相继提出了与核心素养类似的“21世纪能力”。无论是核心素养或是21世纪能力都是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需求的人才而提出。

与以往提及的素质、技能或能力相比,核心素养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界定也各有不同,当然,各国对具体素养的标准与理解也与国家的文化背景相关。如:欧盟认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美国的“21世纪能力”在于培养具有21世纪工作技能及核心竞争能力的人,确保学生从学校所学的技能能够充分满足后续大学深造或社会就业的需求,成为21世纪称职的社会公民、员工及领导者[1-2]。尽管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对比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界定还是不难发现之间所存在的共同性。总结来说,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素养,它应该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具备的关键和重要的素养。核心素养涉及个体的文化素质、自我修养、社会关系素质的总体表现。

1.与文化素质相关的能力:运用语言、符号、数字的能力;沟通理解的能力;审美能力;信息技能;文化意识与表达能力等;

2.与自我修养相关的能力:解决问题;创新与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与研究能力;身体素质;自我管理以及环境适应等能力;

3.与社会关系素质相关的能力:社交和合作能力;公民责任意识;参与和贡献;环保素养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等。

三、加强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实践教学探讨

1.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

不同的目标导向从根本上影响着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目前讨论较多的高职实践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提升学习者的职业能力,由此运生基于类似于校企合作、学徒制的实践教学,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3]。单一地从知识传授形式出发只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容易忽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重点是教学工作者是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初始目标的设立时就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其中,并将培养目标贯穿到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中去。

2.完善整体设计,强化核心素养

要设计好每个教学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整体设计是教学工作者教授课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与传统的实践教学整体设计所不同的,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高职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首先要厘清现有实践教学的突出问题,探析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梳理还原其兼具实践教学”情境性”和教学设计”生成性”的本真逻辑理路,建构目标明确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特色的新型教学设计体系[4]。同时教学整体设计应符合核心素养培养学校课程的整体把握,归根结底是如何去把握学力与学习的课题[1],即教学设计者应注意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注重学生的能力差异性,运用理论和经验判断教学实践内容所能侧重培育的核心素养,不能期待一个或几个内容将众多素养一并培育,否则反而会不得要领,无所适从。

3.精心情境设计,渗透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多维度、可塑的各种技能的总和。它不太可能通过直接的课堂传达来获得的,而是在解决实践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过程中培养的[5-6]。因此,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设计应当注重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和互动的任务和情境的设计。把学习的探究过程交给学习者,学习者才能更多地自我体会和领悟,并将实践过程中获得的能力内化为一种经验和习惯。比如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在多人共同完成相同目标工作的过程情境中通过实践和思考培育起来的能力。另外,这种自我塑造本身是一个动态和反复的过程。情境教的设计时还应该在时间角度和内容上综合考虑遵循个体核心素养动态发展的规律,渐近式地促进对学习者的核心素养发展。

4.完善教学反馈,评价核心素养

由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个体的能力的内化过程,教学评价不再适宜沿用传统的客观测验,或脱离现实情境开展碎片化的知识技能的评估。避免评价失衡,即开展了精心和富有思考的教学安排,却主要针对知识的获得状态进行评价。因而对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动态和多维度的,能够从不同层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训练效果,侧重于学习者对现实情境的思维表现和反应、对习得知识的实际运用。

评价体系还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评价结果能反馈教学质量和目标实现情况,客观的反馈结果能促使教学工作者适时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更适用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样动态的教学评价反馈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知识技能的培养的有力手段。

小结: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高职实践教学,应积极探索从教学整体设计、内容选择、教学情境设计、评价策略等多方面的精心安排和完善,激发实践教学的活力,从而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核心技能情境
高级技能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