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探析

2018-07-13 07:29陈杰吴荣霞李东莹聊城大学图书馆
消费导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图书馆

陈杰 吴荣霞 李东莹聊城大学图书馆

志愿者(Volunteer),联合国把之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把志愿者定义为“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参加相关团体,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在非本职职责范围内,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的志愿者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可以解决或缓解图书馆关于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双向的沟通有助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提升;给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体现出奉献、友爱、合作互助、进步的团队精神;引导广大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工作和管理,提升图书馆在高校中的认知度。

高校图书馆招募志愿者具有很大的优势:服务对象较公共图书馆来说较单一,多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及教职工;志愿者来源基础较高,多为大学生,本身文化素质高,对于培训内容容易消化并实施,对于一些技术性工作能够胜任;在校生基数大,对志愿者的招募有人数上的帮助,服务时间上容易协调;大学生年轻,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图书馆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志愿者可以协助图书馆进行参观接待、学术讲座、培训、展览、读书会等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工作,图书馆新闻通知等消息的全媒体推送工作等,与各学院、学生会、分团委、各种协会等沟通交流工作。

二、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及出现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内容

由于我国志愿者服务出现较晚,还没有明确的有关志愿者服务的各项方针政策,在高校图书馆中志愿者工作内容和范围也不尽相同,但大致如下有几项:

第一,图书馆中的导向工作。高校馆尤其是现在的新建馆,馆舍面积大,楼层分布多,图书馆中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分布散,为广大读者尤其是每年的新生入馆造成一定的困扰,图书馆会在大厅、各楼层把相当一部分志愿者安排在这些岗位,可以及时有效为读者指明文献资源收藏地点(包括纸质和电子资源)及相关科室。

第二,在文献流通等部门熟悉借阅制度和各项规章,从事还回图书分类上架、巡库、报刊整理、装订下架、帮助读者进行相关图书检索查找等工作。

第三,志愿者协会参与图书馆各种活动策划、组织读者调查,征集读者建议,反馈读者需求,为图书馆管理创新提供依据。

(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个别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长时间的志愿服务坚持不下来,服务时间不能保证,到岗后工作散漫,对有问题的读者不能提供有效帮助,不能胜任自己岗位,造成志愿者之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读者也有怨言。

第二,志愿人员流动性强,进退志愿机构自由,招募新进志愿者人员跟不上造成人员缺岗。

第三,对志愿者身份没有充分的认识,对角色定位不清晰,没有认识到图书馆志愿者是读者代言人,尤其是文明读者的模范、馆员好助手、、志愿精神与理念的倡导者、践行者,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反馈,面对违章情况不能主动上前制止等。

第四,对志愿者的业务培训目前还处于比较浅显的阶段,如图书流通,还书分拣上架,进行简单咨询工作等,对资源建设、数据库的维护、电子资源的利用等技术性工作还没有进一步的开展。

三、高校图书馆对志愿者管理提升举措

(一)志愿者招募制度规范科学

通常的招募方法主要有口头宣传、他人推荐、张贴海报等,应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渠道如博客、微博、微信、网页、论坛、QQ群等方式,互相结合,吸引师生读者积极参与图书馆的志愿者活动中来。

(二)岗位培训应及时有效

对于新招募的志愿者应进行及时的培训,让他们能尽快对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熟悉起来。不仅对志愿者的工作责任心、互相协作进行素质方面的培训,还要对不同岗位、不同岗位职责和要求进行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的形式多样,授课讲座可与参观实践相结合,使培训内容形之有效,落到实处。由于志愿者流动性强,对于缺员的岗位要及时补上,培训要跟得上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措施是保持志愿者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由志愿者协会对成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出勤时间、服务态度、工作技能等,定期进行评比,把优秀典型选出来 加以表彰。

对于完成一定服务时间的志愿者加以表扬,颁发感谢信,出具相关证明,可以作为学生在评优、就业、推研等方面的参考依据等。

在图书馆网页开辟有关志愿者活动栏目,建立专门版块,展现志愿风采,把各项活动以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刊出,扩大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结语:目前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商校图书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定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志愿服务由短期化、事件化向日常化、经常化发展,才能保证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健康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体现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意义。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图书馆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图书馆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