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母牛繁殖力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2018-07-13 10:2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繁殖力养牛牛舍

(贵州省清镇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清镇 551400)

笔者将把多年以来所掌握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梳理总结,为目前养殖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素进行了排查,找出存在原因,如何来提高广大养牛户牛的繁殖率,降低他们在养牛生产上的成本,增加养牛的收入等,今天通过报刊这个平台将本文的几点经验与处理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找出存在因素,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在此,本文将简单的介绍如下。

1 存在因素

1.1 牛舍的选址与牛舍的修建不合理

(1)牛舍距水源保护区和村庄比较近,给居民生活区和水源保护区带来污染,不但得不到政策上的支持,同样得不到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支持,加上自身排污困难,同时还增多每年排污费用,影响了养牛上的资金投入。(2)所选用的场地不具备水源条件,如遇天干季节很容易缺水,将给生产上带来诸多的用水困难。(3)交通条件差方面带来的影响,对于草料及生活物资的运进运出同样增大养牛上的费用。

1.2 品种质量

品种混杂,纯度差,牛只个体小,在能繁牛群中大多数都属于近亲后代,生长慢,抗病率差,繁殖能力不高,对产下的小犊牛的个体普遍小并且体况较弱,存活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占的比例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直接影响受胎力的主要原因。

1.3 营养不平衡

草料单一,饲料搭配不合理,供给牛只的量不足,造成了饲料中的一些营养成分不足还者缺乏等,由于营养缺乏,牛只很容易产生在营养方面的疾病,使牛只发育不良,生长较慢,抗病能力差,直接影响牛的正常生长生产。大大地影响母的年产仔数。生产效益不高等诸多问题。

1.4 防疫卫生不到位

不按时对牛只的预防免疫注射与对病牛的提早治疗。如舍内外的消毒及粪便不按时清理,造成长时间的污染,使有害细菌数量不断增长,导致一些牛只因环境的污染严重,使一部分对于抗病率差的牛只很容易患上疾病。对能繁母牛的发情配种同样受到影响,最终增加了养殖上的费用负担。

1.5 对不合格的牛只淘汰不果断

对于年老体弱,品种不好,久配不孕,有习惯性流产,对生殖道疾患久治难以康复等的母牛没有采取果断的处理措施,这些牛只的存在是直接影响母牛的繁殖率下降因素,是养殖存栏量提不高,养殖效益不好的主要因素。

为了有效地把这些问题因素能够得到解决,提高母牛的繁殖受胎力。增加牛只的年存栏数和养殖者在养殖上的效益,我将采取了以下的解决措施。

2 解决措施

2.1 加强基层养殖人员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选派专业知识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能手为基层养殖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指导和实际的操作指导。让广大养殖基层人员能够术练对牛的基本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发情鉴定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不断增加养殖基层有一定文化的年青要多次送到发达的养殖地区参观学习别人的实际操作方法,为他们提供有关的养殖学习资料。使他们通过参观与学习能够真正找出自已存在的问题。才会懂得如何解决问题。

2.2 加强对不合理的环境及牛舍进行改造

按照养殖要求做好正确选此,对于不合理的牛舍要不断地进行改造,所改造出来的牛舍是好解决牛有休息场所,有运动场所,具能防寒保暖,又可保证舍内的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湿度适宜,排污好等工作,是保证牛只健康成长,促进牛只发情受胎必须要具备基本的条件这是改造 之一,其二,道路是保证养殖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是减轻养殖人员劳动力的负担,不断完善道路的维护,是确保养殖物资得到正常的运输,对于提高母牛的繁殖力同样能够取到很好的作用。其三,我们要做好水池的修建,保证四季都有充足卫生饮水和日常用水需求供应。

2.3 做好牛只营养平衡工作

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饲料地的利用和当地草料的资源,根据养殖规模大小选择各种优质牧草种植,做好满足牛只四季对牧草需求,减少外购牧草的费用开支。加强关于牛只的营养方面的知识学习,根据牛只不同阶段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粗纤维,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需要,合理搭配牛的饲料,保证牛只的健康成长不受影响。

2.4 加强疾病防治

坚持自繁自养,防止因引种不当和其他外界因素带入疾病的传染。按时做好春秋两个季节防疫注射及对环境的定期消毒,按时对牛只的结核病,布鲁氏病,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定期检测。对检出不合格的牛只要按照国家动物防疫法条有关例进行处理,并同时做好平时的环境卫生,饮水卫生,草料卫生,用具卫等的消毒处理,还要按时搞好牛只的体内外寄生的处理,减少牛只的发病率来促进繁殖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5 推广母子提早隔离

对于母子的提早隔离断奶可促进母牛的身体提早得到有效的恢复,同时又可促进小牛对胃的提早发育,使母牛得到提早发情,提早配种是提高能繁母牛的繁殖力,是提高母牛产仔数的措施。

2.6 牛群结构调

对于老弱病多,品种不良,有习性流产,生殖道疾病久治难愈的母牛要果断的进行淘汰处理,要不断引进健康优良的青年母牛着为繁殖后备牛,要加强对后备小牛的选优重育等工作,是提高未来母牛繁殖力的快速发展的保证..

3 结论

对影响母牛的繁殖因素很多,近些年以来就关于母牛的繁殖问题,我们国家各级研究机构及学者已采取了多方面的处理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繁殖力养牛牛舍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鳚繁殖生物学特性
通过营养改善母猪繁殖力的要点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