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散养鸡盲肠球虫病的诊治和体会

2018-07-13 10:2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艾美耳卵囊盲肠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抚顺 113004)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几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该病在养鸡业中分布广泛,普遍存在,对3~6周龄的雏鸡危害最严重,平养鸡的发病率高于笼养鸡。2017年9月,抚顺市高湾某生态绿色养鸡场2月龄左右雏鸡群发病,笔者经临床现场观察及剖检确诊为盲肠球虫感染,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该生态养鸡场目前饲养2000余只42日龄左右雏鸡,7日龄时进行新城疫Ⅳ系苗的滴鼻点眼免疫,由于鸡舍改扩建,与成年鸡只混群饲养。38日龄时饲养员发现鸡舍内个别雏鸡精神不振,采食下降,随后发病的雏鸡数量不断增加,发病鸡只曾灌服硫酸庆大霉素无明显疗效,病情逐渐加重,陆续出现死亡,累计发病70余只。

2 临诊症状

病鸡消瘦呆立,鸡冠苍白,羽毛松乱,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拉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饮水增加,嗉囊内充满液体。地面上发现混红色血液的粪便,亦见混有未消化饲料或脱落肠黏膜的粪便。

3 病理剖检及虫卵检查

剖检病死鸡数只,发现病鸡均消瘦,嗉囊空虚;打开腹腔可见肝脏不肿,颜色较淡,盲肠肿胀发红,充满红色内容物,有的病鸡盲肠内有红色凝血块,有的病鸡盲肠内充满干酪样栓子;肾脏稍肿,腺胃、肌胃、肺脏等脏器无明显变化。

取少许盲肠红色内容物,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稀释,盖上盖玻片,40倍物镜下观察可见大量圆形或椭圆形卵囊,原生质呈淡褐色,卵囊壁呈淡黄色,轮廓清晰。

4 诊断

根据鸡群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盲肠特征性出血性肠炎病变及镜检结果,确诊为鸡盲肠球虫感染。

5 病因分析

鸡球虫是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都很强的球虫,目前世界公认的寄生在鸡肠道的9种艾美耳球虫我国都已经发现,各种球虫的致病性不同,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最强,主要寄生在盲肠,其次是毒害艾美耳球虫,主要引起小肠的病变。球虫卵的形态呈卵圆形或圆形,成熟的卵囊经粪便排出,约经1~2d发育成感染性卵囊,其他鸡通过接触被卵囊污染的饲料、用具引发传染。

该病多发于温暖潮湿的季节,以15~50日龄的鸡最易感,发病率高达70%,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50%。患鸡多愈后生长缓慢,成年鸡多为带虫者,常成为雏鸡发病的传染源。因此,该场鸡群混养、粪便清理消毒不当、圈舍及运动场地面潮湿是本病暴发的重要诱因。

6 治疗措施

(1)首先将症状明显的病鸡挑选出来隔离饲养,同时将雏鸡与成年鸡分开饲养,鸡舍内地面、用具用20%的石灰乳彻底消毒。

(2)全群投药,上午:利好(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混饮,每1L水500~1000 mg,连用3d,停药2d,再连用3d。下午: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饮水,连用5d;晚上:饮水中加小苏打通肾。用药3d后观察鸡群患病症状消除,粪便基本正常。

7 体会

(1)鸡球虫病的主要感染原是带虫的成年鸡和污染的场地,故雏鸡与成年鸡必须分群分区隔离饲养,否则带虫的成鸡就会散播球虫病原,导致雏鸡球虫病的暴发。

(2)在鸡的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外,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圈舍地面、用具要经常消毒,可用草木灰、生石灰或3%~5%热碱水等处理。鸡粪最好每天清除一次,粪便应堆积发酵处理,死鸡应深埋。

在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雏禽期可用抗球虫类药物按最佳剂量拌料投喂3~5d。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很多,考虑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建议养殖户在用药时根据当地市场的供药品种对症选用,并交替使用。一种药物可连续使用5~7d,间隔数天后再换一种药物。

猜你喜欢
艾美耳卵囊盲肠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腰斑宝螺胚胎发育初步研究
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分离和纯化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
仔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