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合柴胡疏肝散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18-07-18 08:22释涤凡
吉林中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顽固性疏肝柴胡

释涤凡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0000)

顽固性咳嗽是指咳嗽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而未愈,是气管、支气管、肺部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多由于感受风寒、饮食起居不慎而诱发,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目前西医临床对于顽固性咳嗽并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糖皮质激素、中枢性镇咳药物治疗,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小觑[1]。中医学理论将顽固性咳嗽归属于“久咳”之范畴,为外邪犯肺后迁延失治,或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嗽。治则以宣肺散邪、止咳化痰为法,注重标本兼治[2]。本研究分析了止嗽散合柴胡疏肝散对顽固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本院86例顽固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0例、女性3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3.86±11.65)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2.65±0.89)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 参考2015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3]。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咳嗽持续1个月以上,无痰或仅有少量白黏痰,无发热,受到冷热、异味刺激,大声讲话时可诱发;两肺无干湿啰音;胸片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结果正常;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2周内未接受其他治疗。

1.4排除标准 肺结核;胸膜炎;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不愿接受中药治疗;不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2周内接受其他治疗。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10)吸入治疗,吸入剂量为200 μ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止嗽散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方药组成:桔梗10 g,荆芥10 g,紫菀10 g,百部10 g,白前10 g,陈皮6 g,枳壳6 g,柴胡10 g,川芎10 g,香附10 g,白芍10 g,甘草6 g。上药每日1剂,水煎2次后合并煎液,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8周。

1.6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室温下静置30 min后采用2 5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冻存于- 80℃冰箱待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检测仪器为美国Bio-Bad全自动酶标仪,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进行诱导痰操作,采用生理盐水漱口后使用面罩式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7 min,清水漱口后再深咳,咳出痰液2 mL左右收集于无菌器皿,加入8 mL 0.1%二硫苏糖醇,混匀后置于37℃水浴15 min,2 5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分离上清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检测仪器为美国Bio-Bad全自动酶标仪,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细胞沉渣涂片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涂片采用瑞-吉姆萨染色,每张涂片高倍镜下计数400个非鳞状上皮细胞,计数炎症细胞中EOS的百分比。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美国美加国际医学仪器有限公司Vmax6200型肺功能仪进行气道激发试验,采用5次吸入法雾化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分别为0.025、0.25、2.5、10、25 mg/mL,以激发后PC20-FEV1<8 mg/mL为气道反应性阳性。

1.7疗效标准 参考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4],无咳嗽为0分,间断性咳嗽为1分,昼夜咳嗽频作影响生活、工作为3分,介于1~3分之间的症状为2分。治愈:治疗后咳嗽消失,咳嗽症状评分为 0;显效: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积分减少>2分;有效: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积分减少1分;无效:治疗后咳嗽症状无改善。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例数/ 总例数×100% 。

1.8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6个月内复发率为11.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6个月内复发率0.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 43)  例

2.2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2组诱导痰中IL-6、EOS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2组诱导痰中IL-6、EOS百分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诱导痰中IL-6、EOS百分比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治疗后气道反应性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 = 43,±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 = 43,±s)

注:与对照组对比,# P<0.05

组 别 TNF-α/(ng/L)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0.68±0.20 0.45±0.18 192.38±52.35 158.32±40.21观察组 0.65±0.21 0.32±0.11#194.15±51.63 125.28±33.45#

表3 2组诱导痰中IL-6、EOS治疗前后水平比较(n = 43,±s)

表3 2组诱导痰中IL-6、EOS治疗前后水平比较(n = 43,±s)

注:与对照组对比,# P<0.05

组 别 血清IL-6/(μg/mL) EOS百分比/%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75.38±20.63 58.63±15.85 14.21±3.95 12.45±3.05观察组75.25±20.37 45.48±12.64#14.30±3.88 9.79±2.74#

表4 2组患者治疗后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率比较(n = 43)

2.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 43)

3 讨论

顽固性咳嗽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也往往比较棘手[5]。糖皮质激素、中枢性镇咳药物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反复多次使用上述药物还可导致机体对治疗的反应性下降[6]。顽固性咳嗽已成为呼吸科临床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大力扶持,中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

顽固性咳嗽属于中医学理论中“内伤咳嗽”之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咳嗽之初,风寒之邪犯肺,邪气郁闭不解日久, 气机郁滞,导致肺失宣肃、肺失通调,使水道不畅,易聚湿化痰而成痰饮,还因迁延失治导致邪伤肺气,使脏腑功能不调,咳嗽屡作[8-9]。因此顽固性咳嗽的基本病机为风、痰相兼,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作咳。治则以宣肺散邪、止咳化痰为法[10]。

止嗽散方出自《医学心悟》,由桔梗、荆芥、紫菀、白前、百部、甘草、橘红组成,治疗风邪犯肺证效果较好[11]。柴胡疏肝散方出自《景岳全书》,为理气剂之名方,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组成[12]。本研究将两方相合,以紫菀、百部为君药,功擅止咳化痰、润肺降气;桔梗、白前宣肺平喘、降气化痰,二者共为臣药;佐以荆芥祛风解表,陈皮、枳壳、橘红理气化痰、止咳平喘,柴胡疏肝解郁、疏散退热,川芎、香附行气化瘀、理气宽中,白芍养血柔肝、敛阴缓中;甘草为使药,缓急止咳,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散邪、止咳化痰之功效[13-15]。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止嗽散具有稀释痰液、扩张支气管、镇咳、抗过敏、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16]。桔梗、柴胡可促进肾上腺分泌,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17];紫菀、百部、桔梗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调节Th1与Th2平衡,上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表达,降低TNF-α、IL-6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进而控制气道炎症的进一步恶化[18-19]。本研究中采用止嗽散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单用布地奈德治疗者,诱导痰中IL-6、EOS百分比低于单用布地奈德治疗者。上述结果提示,采用止嗽散合柴胡疏肝散治疗顽固性咳嗽可降低患者血循环及痰液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与其他研究报道相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气管激发试验来评估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发现采用止嗽散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者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率也低于单用布地奈德治疗者。这是由于TNF-α、IL-6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可促进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的合成,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止嗽散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气道高反应性也随之缓解[20]。

猜你喜欢
顽固性疏肝柴胡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