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和维生素A辅助治疗肺结核Meta分析

2018-07-23 08:36赵学兰余洪吉
中国药业 2018年13期
关键词:性反应抗结核异质性

华 欣,赵学兰,余洪吉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 400030)

结核病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活动性肺结核(pulmonary tuber culosis,PTB)的防治负担仍然很重。PTB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其中包括微量元素锌和维生素A的严重缺乏[1]。维生素A缺乏可增加细菌在呼吸道上皮的黏附定植能力,降低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白细胞介素 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引起过度炎性反应[2]。锌在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锌缺乏也可影响维生素A结合蛋白的生成,降低血浆中维生素A的表达水平[3]。因此,行规律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PTB患者辅以锌和/或维生素A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提高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有效性。Karyadi等[4]对PTB患者进行6个月的锌和维生素A治疗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体质量和结核杆菌痰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5-6]结果相同。但文献[7-8]发现,补充锌和维生素A并未有效改善PTB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结核杆菌转阴率及炎性反应程度。因此,目前是否对PTB患者补充锌和维生素A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中拟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进一步明确锌和/或维生素A辅助治疗PTB患者的疗效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PubMed 和 Cochrane数据库,检查时间从建库开始至2017年6月1日。中文检索词:“肺结核”“结核病”“锌”“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英文检索词:“pulmonary tuberculosis”“tuberculosis”“zinc”“micronutrient”和“vitamin A”。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以常规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PTB患者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治疗组干预措施为口服锌和/或维生素A,以安慰剂或空白对照为对照组;报道了任何一项以下结局指标,如肺结核转阴率和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变化值。

排除标准:非RCT临床研究;综述、述评、个案报道等非临床研究;重复发表和未报道上述结局指标的RCT研究;未获得文献全文的相关研究。

1.3 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

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对获得文献的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对初步纳入的研究进一步进行全文阅读和筛选。对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提取信息: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文献国家和年限,受试者人数、年龄、性别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锌和/或维生素的服用剂量和随访时间;相关结局指标,如肺结核转阴率和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血沉的变化值。最后,进行相互核对,如有争议,通过讨论解决。

1.4 偏倚风险评价

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包括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盲法、结果的完整性、选择性报道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9]。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tata 14.0统计学软件分析。运用 Q检验和 I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P≤0.10和 I2>50%为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无异质性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根据变量类型以相对危险度(RR)或加权均数差(WMD)及 95%置信区间(CI)为合并统计量进行分析。通过漏斗图和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并逐个剔除纳入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共获得文献576篇,阅读标题及摘要后排除548篇,剩余28篇进行全文阅读分析。去除综述及个案7篇,队列研究6篇,未获取全文2篇,未报道研究结果1篇,重复研究 1 篇,最终选取 11 篇文献[4-8,10-15]进行 Meta分析。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价

11篇英文文献多来自发展中国家,发表年限为2001年至2014年,共3 835例患者,试验组2 014例,对照组1 821例。主要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HRZE/4HR,随访时间2~8个月。其中5项研究试验组的干预措施为单独补充锌,剂量为15~50 mg/d;10项研究试验组的干预措施为锌和维生素A联合治疗。7项研究对随机原则、盲法和分配方案隐藏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且结果完整,无选择性报道研究结果,文献质量较高,判定为低风险。3项研究未对随机分配和盲法方案进行描述,偏倚风险未知。1项研究采用单盲法,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相似性差异较大,判定为高风险,详见表1。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

肺结核痰涂片转阴率:有8项(12组数据)共计1 939例报道。异质性检验显示,研究间无显著异质性(I2=31.6% ,P =0.13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对PTB患者补充锌和/或维生素A能有效改善结核杆菌痰涂片转阴率[RR=1.06,95%CI(1.01-1.10),P = 0.008]。进一步亚组分析发现,单独给予锌治疗并不能提高PTB患者的转阴率[RR=1.04,95%CI(0.98-1.10), P =0.217],但锌联合维生素 A 能 有 效 改 善 转 阴 率 [RR=1.10,95%CI(1.01-1.20),P = 0.030]。详见图 1。

图1 PTB患者痰涂片转阴率的森林图

营养状态相关指标:分别有5项、5项、3项和2项研究报道了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等营养指标。异质性检验发现,体质量(I2=80.1%, P =0.000)和上臂围(I2=88.0%,P =0.000)存在显著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体质量指数(I2=0.0% , P =0.966)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I2=0.0% ,P=0.908)无显著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对照组相比,补充锌和/或维生素A并不能改善PTB患者的体质量 [WMD =0.58,95%CI-0.07-1.23, P =0.080]、体质量指数[WMD =0.04,95%CI( -0.09-0.17),P =0.57]、上臂围[WMD = - 0.34,95%CI(- 1.09-1.23),P =0.380]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WMD =0.10,95%CI( -0.40-0.59),P = 0.700],见图 2。

图2 PTB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上臂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变化的森林图

血清学和炎性反应指标:有5篇和4篇文献分别报道了锌和维生素A对PTB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血红蛋白(I2=93.7%,P=0.000)和血清白蛋白 (I2=81.1% ,P =0.000)均存在显著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血红蛋白[WMD =0.37,95%CI( -0.74-1.47),P =0.510]和血浆白蛋白[WMD = - 0.13,95%CI( - 0.39-0.13),P=0.330]变化值与对照组并无统计学差异,详见图3。异质性检验发现,C 反应蛋白(I2=96.8% ,P =0.000)和血沉(I2=94.8%,P =0.000)均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补充锌和维生素A并不能显著降低PTB患者的C反应蛋白[WMD=0.17, 95%CI( -6.16-6.50), P =0.960] 和 血 沉[WMD = 2.81, 95%CI(- 0.53-6.15), P = 0.100]。详见图4。

图3 PTB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变化的森林图

图4 PTB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变化的森林图

2.4 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

本研究中仅对结核杆菌痰涂片转阴率、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和血红蛋白进行了发表偏倚分析。漏斗图显示,结核杆菌痰涂片转阴率和体质量的漏斗图双侧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但进一步Egger检验发现二者均无发表偏倚(P =0.05,0.19)。此外,体质量指数和血红蛋白的漏斗图双侧对称,Egger检验也并未发现存在发表偏倚(P = 0.06,0.59)。敏感性分析发现,剔除研究[7]后血红蛋白的合并效应量以及剔除Karyadi研究[4]后C反应蛋白的合并效应量均发生了明显改变,提示上述2项指标结果不稳定,需谨慎解读。其余指标敏感性分析结果无明显变化,提示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 讨论

营养状态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维持和炎性反应损伤密切相关[16]。研究发现,除蛋白质和能量缺乏以外,微量元素的缺乏可显著增加罹患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7]。营养不良在PTB患者中十分常见,早期研究已发现部分PTB患者血清中锌元素和维生素A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人群[18],国内外学者开始就关注锌元素和维生素A在PTB患者中的作用。锌参与了人体上百种反应酶的合成,并对维持细胞膜稳定性、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挥着重要作用[19]。而维生素A也与细菌在呼吸道上皮的黏附定植能力、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以及IL-2和TNF-α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密切相关。因此,对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PTB患者补充锌和维生素A,改善其微量元素缺乏状态,可能使患者受益。

近年来,关于锌和维生素A辅助治疗PTB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但彼此间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中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锌和维生素A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PTB患者的痰涂片转阴率,但单独补充锌元素并无显著作用。锌虽然可促进人体维生素A结合蛋白的合成,但PTB患者体内维生素A的绝对水平较低,因此单纯的结合蛋白水平升高并不能使维生素A水平达到正常。相反,同时补充锌和维生素A可以使二者在PTB患者体内迅速回升至正常水平,充分发挥其免疫调节和抗炎性反应作用,提高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有效性[20]。

补充锌和维生素A能否改善PTB患者的营养状态,目前各临床研究间也并未达成共识。研究[4-5]发现,锌和维生素A可显著改善PTB患者的体质量和上臂围。但由于上述两项研究开展较早,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因此其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需进一步证实。遗憾的是随后开展的多项大样本研究均未发现以上获益[8,14]。进一步对营养指标进行系统评价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补充锌和维生素A并未有效改善试验组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上臂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白蛋白,提示锌和维生素A对改善PTB患者的整体营养状态作用有限。由于PTB患者的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脂肪、能量和微量元素等多方面的异常,因此单独改善其部分微量元素异常可能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对PTB患者的整体营养状态带来较大改观。

C反应蛋白和血沉是评价PTB患者炎性反应程度的重要指标。部分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锌和维生素A可有效降低PTB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沉,提示该辅助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改PTB善患者的炎性反应水平[4,8]。但本研究结果显示,锌和维生素A并未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和血沉水平,对改善PTB患者的炎性反应作用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敏感性分析发现C反应蛋白的结果不稳定,因此解读需谨慎。锌和维生素A能否改善PTB患者的炎性水平还需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尽管对常规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PTB患者补充锌和维生素A对其营养状态和炎性反应的改善价值有限,但可显著提高结核杆菌痰涂片转阴率,提示补充锌和维生素A可用于PTB的辅助治疗。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纳入研究数量相对较少、样本量较小,部分数据不完整,少数指标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不稳定,仍需后续研究跟进,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性反应抗结核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初治肺结核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