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手术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8-07-23 11:12杨亚池陈堪锐李亚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6期
关键词:消化道排气胃肠

杨亚池 陈堪锐 李亚均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 湛江 524001)

目前,传统下消化道手术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术后大多选择进行5~7 d的胃肠减压,禁食直到肛门排气后患者再进食,然而采用该方案的患者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生活质量较差[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发生巨大改变,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有学者主张采用围手术期间各种创新手法促进患者术后在更短时间内康复。已有许多研究结果显示[2],下消化道手术患者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但多数医院仍然坚持术后胃肠减压和常规禁食,有关术后能否不实施胃肠减压环节仍饱受争议。本研究探讨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下消化道手术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12±6.38)岁;体质量 47~49 kg,平均(58.25±6.07)kg;小肠肿瘤6例,结肠肿瘤18例,直肠肿瘤12例,其他情况7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 23~66岁,平均年龄(42.05±6.26)岁;体质量48~78 kg,平均(58.67±6.12)kg;小肠肿瘤 8 例,结肠肿瘤17例,直肠肿瘤14例,其他情况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3]术前经病理确诊为下消化道疾病者;心、肺、肝、肾功能正常,无手术禁忌证者;年龄<80岁者;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既往有消化道手术病史者;术前合并消化道梗阻者;未行肠吻合的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术前常规安置胃肠减压管直至术后恢复肛门排气,禁食直至排气后给予少量流质饮食。

1.4.2 观察组 术前不安置胃肠减压管,在术后24 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辅以外周静脉营养。术后第1天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液热量从1 255 kJ/d(300 kcal/d)开始,逐步增加至6 276 kJ/d(1 500 kcal/d),液体量 500~2 500 ml/d,能量密度为 2.09~3.35 kJ/ml,供氮量为 0.12~0.19 g/(kg·d),氮热比为 1∶133,采用经营养泵 24 h 持续滴入的方式,营养液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国药准字H20093283)。进食顺序:清流-流质-半流质-普通饮食,期间患者若无特殊不适,24 h即可给予流质饮食,进食量不可超过1 500 ml/d,3 d后可逐渐更改饮食种类,直至恢复普食。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粪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体质量;统计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常见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呕吐、感染(切口、肺部)、咽喉疼痛和睡眠障碍。出院当天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服务,>90分为满意、75~90分为比较满意和<75分为不满意[4]。共发放85份调查表,全部收回。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及排粪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例(%)]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可行性和优势在被证实的同时,也一直倍受争议[5]。尤其是在胃肠道手术中,传统观念认为术前留置胃肠减压是腹部外科手术的常规步骤,有利于引流消化液,减轻消化道内张力,从而起到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直至患者恢复肠功能或排气后,才可拔除予以进食。目前,大多数外科医生仍然坚持术后胃肠减压并常规禁食的传统治疗方法。对于不实施减压与早期进食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顾虑[6]:(1)不实施胃肠减压是否会缩短患者康复时间?(2)术后早期进食是否会增加吻合口瘘与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这些顾虑并没有可靠的循证证据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实施胃肠减压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及排粪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体质量较高;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未增加吻合口瘘、呕吐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咽喉疼痛、睡眠障碍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常规留置胃肠减压有明显降低。由此可见,下消化道手术不实施胃肠减压并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的,不安置胃肠减压管方便了患者术后早期的下床活动,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可以进一步降低高分解代谢,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机体功能恢复,进一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7~8]。此外,不实施胃肠减压并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在下消化道手术中不实施胃肠减压并早期给予肠内营养,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

猜你喜欢
消化道排气胃肠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研究进展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