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丑”舞的美学形态分析与研究

2018-07-23 08:39蔡旅雅
艺术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性格特点

蔡旅雅

摘 要:通过对闽南民间“丑”舞在我国民间舞蹈中的意义的分析,本文明确了闽南民间“丑”舞美学和形态学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两方面为切入点,结合作品实例,分析了闽南民间“丑”舞的艺术层次,为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可行性较强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闽南民间“丑”舞;美学形态;性格特点

0 前言

厦门、泉州、漳州是闽南民间“丑”舞的发源地,是一种地域表现性强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华侨地区传播、盛行。这种舞蹈是闽南民间文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在我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对闽南民间“丑”舞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闽南民间“丑”舞的美学形态特点

1.1 具有较强的“草根”属性

闽南“丑”舞具有极强的“草根”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物外貌取自民间,例如《驴子探亲》中的主要人物丑公、《花鼓灯》中的主要人物男角等等,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正是当时闽南地区社会大众的真实形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蕴含着闽南人民热情、好客的风俗文化和人物性格,这也间接证明了“丑”舞受到了闽南地区人民的广泛认可。二是舞蹈形态取自民间,“丑”舞中的舞蹈动作都是由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和工作或动植物生长形态演化而来的,比较容易被受众者接纳。三是表现道具取自民间,“丑”舞的表演过程需要道具的配合,这些道具都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折扇、拐杖等等。

1.2 结合多种多样的文化传承

第一,闽南“丑”舞中不但有原始人民的代表性图案,还有其他传统艺术文化的影子,例如木偶戏、戏曲等等。第二,在闽南舞蹈的文化传承中,中原舞蹈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闽南舞蹈的前身,例如中原舞蹈中的《驴舞》和闽南舞蹈中的《驴子探亲》等等。第三,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其他国家文化对“丑”舞的形成也有不小的影响,例如奥迪西舞蹈中的“三道弯”等等。[1]

1.3 滑稽嘲讽的优谏本质

一是以鬼怪形象呈現幽默本质,例如《火鼎公与火鼎婆》中主要人物的夸张表情和动作,在丑中展现了艺术美感;二是以调侃敏锐的形象呈现滑稽本质,最主要的代表作就是《打花鼓》,通过人物之间的互动调侃,演绎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现象或者行为,与受众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闽南民间“丑”舞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闽南地区人民的智慧,以不变应万变,拥有广阔的胸襟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些性格特征和风土民情使闽南民间“丑”舞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体现出了审美的最高境界。

2 探究闽南民间“丑”舞的美学形态

2.1 从悲剧中认识社会大众的感情需求

在福建地区各类的婚嫁、祭祀活动中,“丑”舞表演是不可或缺的项目,如《啰嗦莲》《车鼓弄》等,这些精彩的舞蹈表演将“丑”舞的美感和民间的情感有效地表达了出来。著名哲学家、诗人尼采曾经说过:人们在悲剧中体验的美实际上一种精神食粮。这与“丑”舞的本质相呼应,使社会大众在感知中寻求心灵上和思想上的双重慰藉。《打花鼓》是福建泉州地区最著名的“丑”舞之一,由民间和传统戏曲两种舞蹈组成,伴随着不同的旋律,扮演者在人物角色转换中翩翩起舞、即兴演唱。实质上,这种鼓调的起源地不是福建省,最早是明末清初的安徽省,社会大众在官兵的欺凌下不得不走出本土,到闽南地区的街头卖艺,为这种鼓调在闽南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古至今,闽南地区对于丧葬的处理形式一直参照古代君王的标准,这也促使超度亡灵在这个地区非常流行,“丑”舞正好能够表达人们追忆故人的情感。实质上,丑的扮演者是人们思维模式上的一种寄托,他们的舞蹈能够使人们重新感知死亡和生活,将人们从悲伤的情绪中引导出来,宣泄人们不满的悲剧情绪,寻求精神上的解放。

2.2 高尚灵魂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

不同哲学家对艺术的认知不同,有的学者认为,艺术不仅仅能够影响民众行为和社会发展,其实质是能够满足民族思想意识的各层面需求,处于无限存在状态,是社会大众思想的指明灯。也有学者认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其一是在多变的现实社会中找到社会大众的哲学许可,其二是突显生命无价的宗教许可,其三是多样化人生的艺术需求。对这些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可知,艺术是社会大众精神需求层面的重要保障,而“丑”舞正好可以以批判、讽刺、诙谐的艺术形式满足闽南地区民众的价值观需求和精神需求。

闽南民间“丑”舞一共有六种舞蹈形式,是我国民间舞蹈中流传较久远的舞蹈之一,这些作品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人们的美学文化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闽南地区民众的生活环境受“丑”舞的鼓励。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丑”舞具有草根优势,能够映射出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和境遇。靠海而生的福建人民,从古至今与暴风雨同舟共济,抵抗海盗的抢掠,在海浪冲击的影响下,船体形成固定的律动,这就形成了舞蹈动作三道弯。二是怀揣着闽南人对未来世界的期望。闽南民间“丑”舞在展示的过程中放大了民众的正向期望和反向期望,想要将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形态朝着自身期望的方向优化。三是对现实社会中的灰暗面进行演绎,通过对闽南民间“丑”舞的作品进行分析可知,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不起眼的平民,具有较清晰的形象特征,这种人物能够反映出民众对现实社会的最真实感受,营造一种忘我的境界。扮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以自身诙谐幽默的嘲讽向社会大众反映底层人民被剥削的社会状态,提升精神世界的崇高性,这也正是闽南人民想要向其他地区展示的。[2]

由此可见,“丑”舞满足了闽南地区的两个审美需求和价值需求,不仅宣泄了闽南人自身的悲剧情绪,而且关怀了其精神需求,这两者的结合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丑”舞的美学形态。

3 结语

“丑”舞作为闽南民间舞蹈的重要代表,富含丰富的舞种,并且,不同舞种代表了不同的社会状态,是传承闽南地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具有非常高的传承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的审美范畴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01):165-169.

[2] 张媛.闽南民间“丑”舞的美学形态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6(02):132-137.

猜你喜欢
性格特点
你熟悉“成长经典”吗
盘点全国部分省市石商的性格特点
从团建工作经验中剖析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对话凡高
你喜欢哪个卡通人物
这就是我
你想认识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