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踊跃展示”的思考

2018-07-27 14:10程然
江西教育C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程然

摘 要:每一节课都是从备课开始的,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具体教学环节。展示的机会可创造,展示的内容可规划,展示的方式可开发,展示的评价需注重,展示的过程可反思。展示内容的选择、展示方式的选择和评价方式的选择,这些都是展示是否成功的客观因素。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 课堂 踊跃展示

“踊跃展示”是《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中提出的“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12字精神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千方百计克服传统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人的角度,用长远的目光,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大胆革新教学行为,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爱学习、乐学习、善学习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对指导意见中的“踊跃展示”在本学科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现有几点思考如下:

一、创造踊跃展示的机会

一节课对于教师来说是从备课开始的,备课的过程就是在预设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环节。情景导入、问题提出、解决问题、交流反馈、提问导学、课内探究、达标检测等诸多教学环节都可以创造踊跃展示的机会。如情景导入可以设计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展示相关情节,让学生在课堂的起始就兴致勃勃,引“生”入胜。科学创设情境,巧妙借助学生的展示导入新课,能让新课的导入与学生产生零距离。让学生观察、分析,最好能让学生产生“代入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再如设定目标即问题提出环节,教师早已明确教学目标,而如果让学生也明确教学目标,带着问题学习岂不事半功倍?如何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可让学生就某个知识点来一次头脑风暴,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记录下学生的思维轨迹,让学生挑选自己关注的兴趣点,教师再根据本课预设教学目标加以引导并确定,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解决问题,唤起学生求知欲。此过程也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的过程。

二、规划踊跃展示的内容

一句话是展示,一个动作也是展示,课堂中的师生任何状态都时时刻刻在展示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可展示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区分有效展示内容、杜绝单调讲述?教师单纯讲述,学生被动接收;教师展示了,学生被展示着;问题来了,问下去波澜不惊。教师为加深教学影响,只有点名指定学生作答,而被点的学生则被展示,为达到加深教学内容效果的目的,被展示的学生大多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这些都不能让展示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冲动,不能有效激起学生踊跃展示的欲望。

有选择性的内容展示,让学生有可选择的展示内容,这是教师开展教学、剖析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功。设计不同层次的可展示内容,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共鸣获得展示后的成就感,可在自己的基础上再提升一步,是教师不懈的追求。根据教学内容规划展示内容时,注重基本知识点内容较少次数展示、强调重点知识点较多次数展示。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学习时,组内展示内容不重复,组间展示内容可比较,相同内容不同展示结果可继续探究。

三、开发踊跃展示的方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彰显个性的时代,展示方式也是个性彰显的体现。个人展示方式依据展示内容的特点可多种多样。针对口头提问最基本的展示是回答问题,逐字逐句没有任何的加工整理。稍有能力的学生会概括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就前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的答案想补充回答的,这部分同学往往高举右手,非常踊跃想回答。针对读写的内容展示可让学生到讲台前展示,在黑板上写,在学生前领读,所有学生跟读。这样的展示方式可让大部分的学生加深印象,也让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有了加深印象、纠正错误的机会。

小组间展示方式较个人展示方式更多彩多样,可组内同学组成小小组,一问一答,相互问答、交错回答。也可在某一问题小组间出现答案分歧时,引入辩论式,让小组与小组辩论,引入竞争机制。此时教师需引导竞争方向,通过辩论得出最佳结果,让问题解决过程在辩论中走进学生思维,让其领会解题思路、方法,并内化。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每一章节的知识大都是以一个完整的作品来完成知识的传授、考核。要完成一章内容的讲授、学习,师生都需数周共同努力,周内作品大都是半成品,只有在章节结束时才能形成一个完整作品,这也为展示环节提供了新的方式。学生只要有作品(半成品也没有关系),就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作品发布到校园网络上,供所有人交流学习。此展示方式也可借助市、县、校园等评比类活动开展。

踊跃展示的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从客观实际出发,不生搬硬套,联系实际,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展示方式,切忌为展示而展示。

四、注重踊跃展示的评价

恰当适时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能在评价时使用生动幽默的评价方式,更能让课堂学习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跃跃欲试。

不管任何形式的展示方式,在学生踊跃展示之后,教师必须对展示的过程、结果进行评价,以往教师或同学对展示的结果比较关注,而忽略了展示过程中展示者的方方面面。对踊跃展示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结果的对错,应对展示者进行全方位的立体评价。“对,答对了!”“不错”“很好”“错了”等笼统的评价语言不能帮助展示者,还会让展示者有被忽略的感觉。“对”,对在哪里?还能更好吗?“错了”,错在哪里?怎么纠正?除了结果的对错,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精神面貌、语言表达、文明仪态、团队合作、乐于分享等各方面,并尽快形成评价,适时给出反馈。评价要有价值,不能如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喝过就忘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由踊跃展示转变成被动展示。

在评价中评价者大多是教师,被评价者是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引领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走向,在评价中也应引入学生评价。观察问题的角度决定理解问题的深度,学生和教师就某一内容观察角度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也许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闪光点。评价的顺序可以先学生后教师,学生评价如有不恰当之处,再由学生纠正或由教师正确引导。

五、反思跳跃展示的过程

小学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频繁,教师稍稍引导,学生踊跃展示,教学活动在热烈氛围中开展。对于初中生,初一上学期好些,到了下学期课堂氛围不再热烈,到了初二初三,课堂已变主动为被动,不能达到“踊跃展示”的要求。是学生的生理、心理发生了改变影响了“踊跃展示”的热情,还是教学策略抑制了学生的“踊跃展示”?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又不能让课堂仅仅成为优等生的舞台,让大多数学生感觉被忽略,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适时调控、择机干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踊跃展示”与其他学科有共通之处,但也因为学科特点,局限了“踊跃展示”的深度广度。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本在机房,注意力容易被电脑分散;如展示方式单一大多口头问答、演示操作等。如何克服以上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开发新的展示方式,让过程展得精彩、内容展得高效。有理由相信信息技术课堂的“踊跃展示”可在小组展示中绽放花朵,组间竞赛、组间辩论、组间合作(二次分组)等展示方式会诠释“踊跃展示”的精髓。课堂教学也会因“踊跃展示”的有效性、必要性重新走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伟.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 (13).

[2]程晓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J].吉林教育,2017(15).◆(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

责任编辑:邓 钰

猜你喜欢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