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方联合小脑电刺激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研究*

2018-07-30 06:33孔红涛李三松
陕西中医 2018年8期
关键词:熏洗小脑脑瘫

孔红涛,李三松

1.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封475000),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郑州450000)

主题词 脑性瘫痪/ 中西医结合疗法 电刺激疗法 外治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得过去生存状况较差的早产儿、低质量儿以及危重病儿的生存率得以升高,从而间接导致临床脑瘫患儿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2]。由于脑瘫患儿存在运动、感觉、认知、交流等多种功能障碍,对患儿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为患儿的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3]。传统的各种康复训练疗法虽然对于改善患儿的运动、认知功能有一定疗效,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因此,我院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小脑电刺激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儿科康复中心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8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临床影像学诊断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4],本研究通过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43±1.37)岁;偏瘫14例,双瘫23例,四肢瘫7例;痉挛型27例,共济失调型11例,手足徐动型3例,肌张力低下型3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1.5~8岁,平均年龄(3.21±1.46)岁;偏瘫15例,双瘫21例,四肢瘫8例;痉挛型25例,共济失调型12例,手足徐动型4例,肌张力低下型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的患儿;②年龄1~8岁;③患儿及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对本次试用药物过敏者;③有遗传或家族耳聋病史;④颅内占位性病变;⑤有血液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者;⑥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药物及Bohath、Vojta等康复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脑电刺激进行治疗:仪器为NK-IC05电脑型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石家庄渡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分别采用耳后刺激及肢体刺激方式进行,患儿做完皮肤清洁后,将主电极置于双耳后乳突处,另取一组或两组辅助电极置于四肢肌肉痉挛处,频率设置180%~190%,治疗强度40%~60%,30 min/次,1次/d,3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连续治疗6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组方组成:菖蒲、桂枝、白芍、木瓜各30 g,鸡血藤、艾叶、川牛膝、川芎、透骨草、伸筋草各20 g,加2~3 L水浸泡30~40 min,煮沸后文火再煎30 min,倒入适合大小的盆或桶中,先熏后洗,1剂/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连续治疗6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运动和认知功能评价: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以及临床疗效。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5]对治疗前后患儿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价,WeeFIM量表包括2大项和18小项,总分126分,其中运动功能分值范围0~91分,认知功能分值范围0~3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儿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越好。

4 疗效标准[6]满分为完全独立,患儿总评分108 ~125分为基本独立,总评分90 ~107分为条件性独立,总评分54 ~89分为中轻度依赖,总评分54以下为重度依赖,将治疗后总评分高于90分判定为有效。

智力评价:治疗后6个月,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患儿的各能区发育商(DQ)进行评价,各能区包括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5个方面。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患儿的智力情况,题目由易到难包括5组题目,每组12个题目,正确则记为1分,错误则记为0分,得分累加得出原始分,并将原则始总分转化为标准化百分制,得分与智力水平呈正相关。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均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及认知功能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1、表2。两组患儿治疗3、6个月后运功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3、6个月后运功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运动评分情况比较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情况比较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DQ情况比较 见表4。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5个方面的DQ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治疗后两组患儿DQ情况比较(分)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PM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5。治疗后3、6个月时,观察组SPM评分明显比治疗前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SPM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表5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PM评分比较(分)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讨 论

脑瘫病因较复杂,临床研究表明,胚胎发育异常、早产、感染、窒息、缺氧、黄疸等均为诱发小儿脑瘫的主要因素,而脑萎缩、畸形、皮质层发育不良、大脑特定区域软化、变性及坏死等均为脑瘫患儿临床病理表现形式。由多种诱发因素及病理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脑瘫患儿出现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7-8]。中医学认为,脑瘫属于中医学中三五病症范畴,即“五迟、五软、五硬”,其病因乃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经络失养所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脑髓空虚、督脉瘀阻[9]。对于该症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有语言训练、运动疗法、中医针灸、推拿按摩以及中药等多种,均具有一定的预防畸形、减轻挛缩、改善肌张力以及恢复正常运动功能的效果[10]。

脑瘫儿童小脑电刺激疗法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电刺激康复疗法,其基本原理是应用生物信息模拟技术合成一定频率的脉冲电磁波,并将电磁波通过体表电极导入到患者小脑,对小脑产生刺激,从而能够改善大脑局部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同时通过电磁波对脑部神经纤维的刺激作用,能够促进神经纤维再次活跃,增加大脑皮层以及下丘脑等神经元数量,提高神经递质的产生,从而起到功能重建、促进运动神经传导的作用[11];此外,通过电刺激还能够有效抑制脑内过氧化酶的活性及稳定脑神经电位,减轻脑损害[12]。因此,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电刺激治疗能够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改善患儿语言、认知及运动能力的目的。本研究中药熏洗方中,川牛膝、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鸡血藤、木瓜具有活血补血、舒经活络之功效;桂枝、艾叶能够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菖蒲醒神益智;白芍补肾柔肝;透骨草及伸筋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13-14]。将以上诸药共用之,配与熏洗热疗,具有活血养血、补肾柔肝;舒经通络之功效,能够起到促进神经再生、放松肌肉、缓解痉挛,从而起到改善患儿运动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将中药熏洗与电刺激疗法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患儿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DQ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SPM评分明显比治疗前提高,且明显比对照组高。这是因为通过小脑电刺激可对脑瘫患儿因脑损伤造成的脂质过氧化物进行清除,从而对过多氧自由基与活性氧对脑组织细胞的损伤程度有效改善,提高患儿机体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效改善儿童的各种临床症状,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联合中医熏洗,通过对肌肉进行有效的放松,解除痉挛状态,改善其认知能力,从而使其DQ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中药熏洗联合小脑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提高患儿的智力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在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熏洗小脑脑瘫
动动小手和小脑
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1 例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1例以小脑病变为主要表现的Fahr’s病报道并文献复习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混合痔术后熏洗方坐浴与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