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的孝心

2018-08-01 09:01艾科
至爱 2018年7期
关键词:真丝廉价孝心

文|艾科

回老家之前,我给母亲网购了两件真丝夏装,将衣服交给她的时候,母亲先是喋喋不休地埋怨我胡乱花钱,说自己已是土埋脖子的人了,又在乡下种地,穿什么真丝夏装。然后又像母鸡呵护鸡仔似的,端详着新衣爱不释手。我对母亲的“口是心非”甚为不屑,心想都一大把年纪的人了,和亲生儿子还玩什么心术套路,喜欢就喜欢呗。

当天下午,街坊邻居前来聊天,母亲总是刻意将话题往衣着上延展,直至她将光彩亮丽的衣服生生举在邻居跟前,并在邻居艳羡的目光里,夸耀说是儿子特意给她买的,虚荣心得到充分满足。母亲捧着衣服对邻居说:“你看这布料,丝滑如冰,夏天穿了肯定凉快。不过这么鲜艳的挑花刺绣,我能穿出去吗?别被人家说成老不正经。”邻居啧啧称赞说:“哪里会呀?这款式和颜色正适合你啊,穿在身上至少年轻十岁。”一句话说得母亲眉开眼笑。

那天下午,母亲向不下十个人展示了她的“名贵华服”,我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我想对母亲说,其实这两件衣服加起来才几百元而已,别再炫耀了,免得闹出笑话,但又不想打击她的虚荣之心,于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两个月后,天气已经很热了,母亲的真丝夏装应该派上了用场。我回老家办事时,发现她依旧穿着褪色发白的旧T恤,遂问她为啥不穿新衣服,母亲说:“走亲戚的时候穿过两次,每次都成为焦点,怪不好意思的。亲戚们纷纷问我这么时尚端庄的衣服是从哪里买的,我说是我的宝贝儿子从省城买的,她们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母亲说这些话时,言行举止间,流露的全是自豪。

真烦,又在夸赞我,我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没承想我的这份“孝心”,经由母亲不厌其烦的口头传播,已经在亲戚朋友中“如雷贯耳”。其实我并没有感天动地的敬老爱老之心,甚至不及正常孩子对父母的关怀,而且在选择这两件真丝夏装时,也并未花费太多心思。我懒得再听母亲的絮叨,伸手去衣柜找衬衫时,发现那两件真丝夏装,安然无恙地躺在里面,一件已经明显洗过,叠得方块规整,另一件,尚且未曾拆封。我忽然想起母亲在与邻居的聊天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直戳我的心怀—这么“贵”的衣服,我是要带到棺材里去了,平时哪舍得穿呀。

那一刻,我泪眼朦胧。细细回想起来,母亲平日穿的衣服大多都是在镇上买的地摊货,今生最好的衣服,怕是这两件真丝夏装了。我想质问母亲为啥不能物尽其用,将“好衣服”闲置在衣柜里当摆设就是浪费,可是刚刚转头,心中升腾的怒气就刹那间烟消云散。母亲的节俭与生俱来,虽然现如今的生活水平大为改善了,但也丝毫改变不了她勤俭节约的持家秉性。作为母亲,收到儿子的礼物原本稀松平常,但她却对我大加赞赏,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我对她的关爱远远不够。两件衣服就能让母亲开心很久,表达这份孝心太过容易—网购如此便捷,动动手指敲敲键盘就可大功告成,但对母亲而言,这份血浓于水的孝心孝义,刀劈不断,斧砍不离。

母亲真的需要凭借华丽的外衣粘合亲情吗?否。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心愿—只要孩子将他们放在心头,便是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为了让这份亲情更加弥足珍贵,儿女要做的,其实都是举手之劳的回报,而父母期许的,更是如此简单。

猜你喜欢
真丝廉价孝心
The charity kitchen
三个行业共同研发真丝机洗标准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孝心歌
真丝小衫
巧熨真丝衣服
廉价月饼
当人才变得廉价
孝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