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嫘祖文化对外传播途径

2018-08-01 12:52王倩倩
文化产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嫘祖文化

◎王倩倩

(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0)

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即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利力争,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有关中国文化的国外研究中,“中国学”这个学科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有关于对中国女性的研究是国外中国学的研究内容之一[1]。不可否认,国外对中国女性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增加,学术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中国女性研究在国外中国学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所以英语视域下中国女性文化的建构与认同仍有待加强。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先祖三皇五帝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嫘祖作为黄帝的正妃、先蚕之母、华夏儿女共同的“母亲”,理应成为中华女性的典范,许多典籍都盛赞嫘祖的伟大,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巧的历史功绩。因此,基于新时代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SWOT分析法解析深入研究嫘祖文化,对构建中国女性文化,提升嫘祖文化的国家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SWOT分析法与嫘祖文化

(一)SWOT矩阵

SWOT矩阵,即优劣势分析法,创始人为美国著名国际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主要用于对研究对象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该模型为一个有机组合体,分为四种因素,其中T(Threats)等于威胁、S(Strengths)等于优势、W(Weaknesses)等于劣势、O(Opportunities)等于机会。通过建立分析模型,以便制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身的强项和机会最多的地方。SWOT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研究成果丰硕,社会影响深远,学术界对SWOT分析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魏清光教授认为,通过建立SWOT矩阵能为“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对外语言推介策略提供分析框架”[2]。

SWOT模型分析

在推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言策略SWOT分析中,魏清光教授标新立异,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语言策略之中,分析了向外推介中国文化面临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以及如何将劣势及威胁进行转化,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传播途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见上表)。

(二)嫘祖文化的SWOT分析

1.嫘祖文化对外传播的优势(Strengths)

嫘祖为西陵氏之女,她首创养蚕植桑,缫丝制衣之技法,辅佐黄帝统一各族,发明了桑蚕丝绸,为后世做出了巨大贡献。嫘祖不仅与皇帝共同创立了中国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而且是早期女性中的光辉典范,嫘祖文化包括养蚕丝织、婚姻、祭祀礼仪、旅游、服饰。嫘祖文化内涵丰厚,对后人有着强烈的文化感染力及吸引力,不失为中国文化传播有力的先锋代表。

2.嫘祖文化对外传播的劣势(Weaknesses)

文化预设是指“植根于一种文化中被人们所共享但以潜在形式而存在的假设、信念和观点”[3]。在文化“走出去”路途中,最大的障碍应该是异质文化的传递,这是因为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启用的是不同的文化预设[4]。对外推介的文化在接受国或地区的文化中存在缺失或与接受国或地区的文化相悖导致目的语国家的受众对这些“异质文化”怀有排斥及怀疑的态度。上古时代,作为远古帝王的元妃,嫘祖德才兼备,正如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推崇的女性形象一样,她婚前以养蚕缫丝制衣,婚后主要辅佐黄帝,既是一位贤妻良母,同时又具有居安思危和福泽万民的意识。然而,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备受推崇的是女性往往是那些聪明美丽,自由奔放的形象。嫘祖作为中国女性的代表,与西方文化构建的女性形象存在差异:虽中西方女性的地位发展具有部分历史趋同性,但构建的女性形象实质上具有明显区别。由于与目的语国家文化缺乏一定的“深层通约性”,同样给中国女性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阻碍。

3.嫘祖文化对外传播的机会(Opportunities)

近年来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推介越来越重视,外宣工作取得了稳步的发展,中国话语权与软实力不断上升。国外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不断加强。中国古代典籍如《史记》及《山海经》等在国内外学者的推介下受到了国际受众广泛的关注[4]。美国学者安妮·比勒尔翻译出版了英文全译本《山海经》,大中华文库《山海经》英译文、美国翻译家华滋生倪豪士译介的《史记》中将嫘祖文化带入西方世界[5]。德国著名汉学家迪特·库恩 (Dieter Kuhn)在“Tracing a Chinese Legend:In Search of the Identity of the“First Sericulturalist”专题讨论了嫘祖成为先蚕的历史过程[6]。这些前期的文化铺垫为嫘祖文化对外传播点亮了启明灯。

4.嫘祖文化对外传播的威胁(Threats)

尽管各级政府出台系列措施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部分文化如川菜、川剧等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但在西方“快餐文化”以及以科技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冲击之下与博弈之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变得黯然失色。嫘祖文化虽然内涵丰富,但“嫘祖研究在范围、区域、对象、内容、传播方式和途径等诸多方面存在局限,嫘祖文化的传播力度、手段和途径还十分有限”[7]。除部分学者之外,对于嫘祖文化的研究出现尤其是外译传播途径研究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

二、SWOT象限下嫘祖文化的传播途径

在多元文化格局下,如何有效输出嫘祖文化,提升其国际影响力,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以哪种形式展现嫘祖文化,通过哪种方式输出嫘祖文化,谁应推广嫘祖文化,在哪里宣传嫘祖文化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就策略而言,可启用联动机制,整合政府机构、文化机构、高等学校的资源与优势,深度挖掘嫘祖内涵;采用“迂回”战术,以故事为文化载体,可以开辟一条“进入”的路径;同时借助大众媒体“全通道”的力量,加速推进嫘祖文化传播。

(一)启用联动合作机制

在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明显的国际环境下,依靠单打独斗取得文化竞争权可行度不高。政府机构、文化机构、高等学校需要建立统筹部门,启用联动机制,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品牌,推广文化产品。嫘祖文化的深入传播以及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需要高校利用专业优势、科研队伍,深入文化腹地,与文化机构和政府机构对接,借助多方之势,深度挖掘嫘祖文化内涵,重现嫘祖文化的璀璨光芒。

(二)采用“迂回”战术

自20世纪起,中国政府在有组织、成规模地向海外译介中华文化方面,做出过不小的努力[8]。“熊猫丛书”“大中华文库”“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百步精品译介工程”等相继推出,声势浩大。但是,大量人力与财力的付出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其部分原因在于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兴趣仅兴起于最近几十年,过于复杂与系统的文化输出可能超出西方读者的接受能力。因此,嫘祖文化的输出可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为载体,通过编译文本分步骤“出海”。故事以语言通俗易懂,人物鲜活生动,情节流畅自然为特点吸引着众多读者,所以以故事的形式刻画嫘祖形象、描写嫘祖功绩、展现嫘祖文化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依托翻译手段

目前嫘祖文化的输出窗口呈现多样化:绘画展、文艺演出、大型祭祀、学术交流等成为了重要推介渠道,“软交流”效果显著,但辐射范围较窄,如果嫘祖文化想要扬帆出海,那么必须依托翻译手段。中译外是“向世界说明中国,实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汇通融合,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代重大使命的途径之一”[9]。绘画展、文艺演出等活动具有时效限制,且人力、物力成本较高。而以翻译为手段,并以文字形式推广嫘祖文化能够突破时间及地域限制,控制成本,实现较为客观地输出嫘祖文化。因此,以翻译手段为主,其他手段为辅势必更为有效。

(四)利用大众媒体

嫘祖文化作为文化产品涉及层面扩展到市场营销。扩大嫘祖文化“走出去”的空间,就要大力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以电视广播、影视媒体、国际互联网为载体的大众媒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相较于教育科研交流渠道,大众媒体对普通大众的影响更为直接化及广泛化。因此,吸引并培养读者群,提升嫘祖文化的接受力和传播力,必须合理利用大众媒体,以提高嫘祖文化传播的速度与效率。

三、结语

嫘祖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囿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至今嫘祖文化的对外传播路途坎坷,“杨帆出海”的过程困难重重。通过SWOT分析法,在对外推介嫘祖文化中如何利用嫘祖文化的优势,以及如何利用当前面临的机遇,以应对“走出去”路途中的各种挑战有了清晰认识。不可否认,实现嫘祖文化“走出去”的目标,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启用联动机制、采用“迂回”战术、依托翻译手段、利用大众媒体的策略使嫘祖文化“走进”国外文化,不仅存在可行性,而且是提升嫘祖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嫘祖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嫘祖养蚕
嫘祖和你聊保护隐私
谁远谁近?
嫘祖养蚕的故事
嫘祖缫丝
嫘祖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