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2018-08-03 07:47王震
中国有色金属 2018年14期
关键词:队伍党员干部干部

王震|文

在新时代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中国恩菲的稳健良性发展,得益于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对党员干部提出的系列要求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形成“五路并进,五力齐驱”的干部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全面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时代是出卷人,所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都是答卷人。在新时代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广大党员干部员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将中国恩菲从传统模式的科研院所发展成为国际有色工程界的知名品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进步的引领者、民族多晶硅产业的开拓者、新能源产业的佼佼者、资源开发的探求者。

中国恩菲的稳健良性发展,得益于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对党员干部提出的系列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党员干部队伍现状,不断尝试探索,逐渐总结形成“五路并进,五力齐驱”的干部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从而带动全体员工以“万马奔腾”的气势,全面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加强公司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七大战略,其中“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国有企业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各级干部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增强驾驭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是各级党组织当前和今后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发挥作用和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有中央企业必须坚持的目标导向就是做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队”、提质增效的“排头兵”。要实现这个目标,加强党员干部建设是重要保障和突破口;在这个进程中,注重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怀激情地承担起重任,更是实现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首要和关键。

3.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公司战略要求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员干部队伍作为公司的中坚力量,是保证企业战略落地的引导者和实施者。新形势下,中国恩菲围绕集团战略部署确定了发展成为国际化工程公司的战略方向,这一战略的确定和实施对企业党员干部的能力与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五路并进,五力齐驱”的党员干部培养模式

2012年前后,中国恩菲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和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的两大突出问题。有的单位班子成员年龄段过于集中,没有形成年龄梯队的团队,年龄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可能面临“集体退休”的窘境。有的单位领导团队缺乏足够的专业型及复合型管理干部,专业搭配不尽合理。同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全员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公司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尤其在业务指导、下属发展、管理力度、价值理念等四个方面需要重点加强。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干部工作思想体系。中国恩菲结合公司党员干部队伍现状,积极探索、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五路并进,五力齐驱”的党员干部培养模式,并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全面实践。

1.找准线路,以企业文化为向心力

“五路并进,五力齐驱”培养模型

找准企业文化建设这条关键线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文化认同度,形成强有力的内部凝聚力,极大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到企业建设的激情和干劲。

2.打开通路,以干部选拔任用为牵引力

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选调挂职、岗位轮换等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的实践摸索和创新运用,打破论资排辈的束缚,打通人才培养通道,加快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为有发展潜力的业务骨干提供工作锻炼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以干部选拔任用为牵引力,倡导并鼓励干部员工踊跃竞聘,营造筛选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让大批优秀的干部得以脱颖而出。

3.开拓思路,以干部培训为推动力

紧紧抓住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开拓思路,不断丰富培训方式。以“请进来”“送出去”及与培训机构合作等方式,采用各类讲座、研讨会及工作交流对公司干部进行政治思想、管理知识、项目管理及综合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激发领导干部的潜能,提升业务指导能力。

4.指明道路,以干部考核为约束力

健全干部任职目标责任制,完善实绩考评体系,坚持以综合业绩考核为主,日常监督考查为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相结合,统筹兼顾,互为补充。

通过绩效考评,对行政管理干部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解聘后从事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及时辅导纠正,必要时及时进行岗位调整。

5.把严正路,以纪检监察为保障力

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建设政治上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标准,创新手段,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实践第一种形态上多下功夫,提高思想教育和廉政监督的现实意义。

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

1.多措并举选拔干部,着力发现优秀年轻同志

公司加大对基层干部和青年干部的选拔力度,通过不拘一格的选拔方式,努力发现干事创业、勇于改革、敢于担当、作风扎实的党员干部,使得一大批有想法、有干劲、想作为、敢担当的年轻同志充实到了重要的基层管理岗位上。近五年首次提任的室级负责人逾百,其中80后占比约九成,对形成中层干部储备、改善目前中层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状况起到极强的支撑。此外,继续拓宽选拔渠道,对紧缺或管理力量薄弱的领导岗位,通过外部公开招聘引进高端人才。

2.多种培养形式结合,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立足公司实际,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对各级干部开展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提升干部整体综合素质。近五年,公司共组织、实施干部培训4197人次。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建设中,公司各级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讲座、集中研讨,开办学习专栏、开展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等党建品牌活动,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全面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开展干部集中轮训、发放学习材料、旁听公开庭审、观影观展等各类活动,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在专业提升、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加强培养力度,使各级干部通过有针对性的各类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近五年,公司共组织管理类培训33场,培训干部1739人次。

3.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干部刚性约束

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增强完整性和系统性。坚持以综合业绩考核为主,日常监督考查为辅,相互补充进行综合评价。每年对干部的工作业绩、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勤勉尽责和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多维度、有差异的综合测评考核。日常监督考察则通过民主生活会、个别谈话、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注重作风形象、团结协作、领导能力及群众意见等方面情况。

通过日趋合理的考核机制,强化干部刚性约束。对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进行职务降级或解聘;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及时辅导纠正,必要时及时做出岗位调整。

4.加强联动监督检查力度,严肃责任追究

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加大与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联动监督检查力度。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对干部的监督由围绕外围“打转转”向与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转变,由组织部门“单兵突进”向巡察审计和群众监督的“合力推进”升级,由约束“干部本人”向“管好亲属和身边人员”延伸,由追究“干部本人责任”向强调“一岗双责”深化,由“急在治标”向“重在治本”发力。

从严从重执纪问责,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2015年以来,公司针对作风不振、业绩不佳,特别是对违反党规党纪的干部严肃问责,其中对中层干部给予组织处理和职务调整7人,党纪政纪处分3人,真正使党的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电”。

5.建立干部交流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建立科学有序的干部交流和退出机制,使能上能下、有序流动成为干部成长的新常态,提高干部对多种环境的适应能力。公司把部门正职的交流作为加强干部工作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认真分析干部年龄结构、履职经历、发展潜力、性格特点等情况,推动中层干部岗位交流。坚持组织调配与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干部交流互动机制,实行双向选人,优化干部结构,促进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经历丰富、能力互补和性格相容。

建立干部退出机制,畅通干部出口。将部分行政管理干部转为技术专家和高级项目经理,使专业技术人才专心发挥各自优势和才干,为公司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1.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五路并进,五力齐驱”培养模型实践五年来,党员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有所降低,知识层次大幅提升,技术人员占比明显提高。2017年,公司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为42.9岁,较五年前降低1.1岁;其中40岁以下26人,占比40%,较五年前提高17.3个百分点,中青年干部年龄结构已逐步趋向合理。研究生、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大幅提升,技术专业人员占比明显提高,同时女性干部比例略有增加。

2.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自2012年以来,公司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先后获得首都文明单位、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企业家(院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14年优秀企业家、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全国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干部、五矿集团公司“百强班组”、中冶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央企业班组长岗位管理能力资格认证。从最新一次的问卷调查结果看,五年前的满意度调查中属于短板的四个维度均得到了明显加强,也由此印证了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结论与展望

五年期间,“五路并进,五力齐驱”培养模型在实践应用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事实证明,五年来中国恩菲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日趋合理、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在上级正确领导下,中国恩菲党员干部带领广大员工,同心协力,砥砺拼搏,全面完成了公司的各项目标和工作任务,担起矿山与有色工程国家队责任,为新中国五矿、中冶集团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背景下,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培养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可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未来,中国恩菲仍将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探索和尝试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培养模式的新方法、新内容。

猜你喜欢
队伍党员干部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还剩多少人?
干部任免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