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匾文化

2018-08-03 02:15王振江
北方人 2018年17期
关键词:瑰宝碧玉牌匾

文/王振江

当你漫步在龙门福地——绥滨农场繁华而颇具文化品位的大街上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那琳琅满目的块块牌匾,“她”的娇艳会让你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他”的内涵能令你驻足细品、如痴如醉。她映射了绥滨农场改革开以来的斑斓霞彩,她是绥滨农场跨向富裕繁荣的真实写照,她是“幸福绥滨”的缩影景花,她是绥滨人文化品位与时俱进的定格升华,她是绥滨农场城镇建设靓景奇观。

绥滨农场1948年建场,算得上历史悠久,是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实属全国改革“第一场”。绥滨农场人睿智、豪爽,思想活跃、开放,文化品位超前、敢想,绥滨农场人更是消费观念超前、新潮、敢为人先,绥滨农场素有管局“小深圳”的美誉,久戴山寨“小巴黎”的桂冠。

开门做生意,当有好铺面。题个美名,挂块靓匾,招徕顾客,奇特为先。常言说,没有特色不开店。不为装潢,非求缀点,为的是买卖兴隆、四海财源。门面就是脸面,奇牌疑匾为“首鲜”。百灵鸟“一鸣惊人”,开店铺“以匾引人”。“她”映地域文化,蕴乡土风情,“他”昭示经营特点,彰显店主文采,既有“哗众取宠”之效,更有“画龙点睛”之功。咀之奇香,嚼之百味也。

牌匾多寓意深邃、言简意赅,知臻识灼,趣味无穷。“她”不只是一种大众街道文化,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除了反映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外,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这是妇孺皆知的名哲。引经据典、请高手相助,起个“雷语”式的响亮店名;聘名家设计、巧匠精制,挂块“惊世骇俗”的靓匾,盖源于此。

牌匾文字主题要准确,创意要新颖,构思要巧妙,措辞要严密。要有“为求一字安,捻断三根须”的“推敲”理念。牢树“一字上牌匾,九牛拉不出”的“责任“思想。确立“匾文半字稳,千钧撼不动”的“唯稳”意识。匾文书写字体要有特色,要独具个性,要醒目,宜奇特,可张扬,戒呆板。忌低沉颓废的千篇一律,讳毫无生机的“格式化”的“千匾一面”。

牌匾是中国文化殿堂的璀璨瑰宝,虽是“小家”,但堪称“碧玉”,可君知否:自古美女出小院,山金美玉蕴深层。有诗为证:

“农家碧玉千般娇,

大家闺秀难越超。

龙府瑰宝谁数尽,

鹤宾佳朋竞相瞧。”

绥滨农场的牌匾文化就像一本丰厚的名著、殷实的佳作,要读懂它真要费一番功夫,要解读它还更得下一番力气。我翻开这本书,页页细读行行品味,字字咀嚼句句咂嘴,无垠遐想如痴如醉,点头叫绝闭目陶醉,陶醉……

猜你喜欢
瑰宝碧玉牌匾
千年灵渠 世遗瑰宝
碧玉蝶
金佛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于浩瀚历史长河中寻觅恢宏灿烂的陇原文化瑰宝
大清金币瑰宝“短须龙”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红 火
诗意“碧玉”
呼和浩特“统一牌匾”行动现大量神翻译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