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风回流分析与优化

2018-08-04 07:19唐荣江陆增俊李申芳
装备制造技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热风冷却系统散热器

肖 飞 ,唐荣江 ,,张 淼 ,童 浙 ,陆增俊 ,李申芳

(1.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广西 柳州545005;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541004)

0 前言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发动机舱是个半封闭的空间,对温度场的要求特别高,一方面舱内各种材料的零件如橡胶件、线束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发动机本身需要适当的散热,以保证在各种工况下都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1]。散热器是一个散热装置,上面布置着很多的散热片,通过这些散热片将热量从水传递到空气中。为了加快散热器的散热速度,风扇在这里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通过风扇的转动,加速了空气流经散热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散热器的散热速度。在此经过冷却的水再次被水泵送进发动机缸套中,由此不断循环,控制发动机的温度过高。而当空冷器排出的热风,其中一部分又被风机抽吸至空冷器的入口,此现象称之为热风回流(也称热风再循环)[2]。

针对某款国产卡车机型散热不合格问题,使用CFD软件对发动机舱冷却系统流场进行仿真模拟。通过仿真模拟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冷却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并对整改措施进行实验验证。

1 问题描述

某国产商用车在以1 300 r/min发动机负荷100%为基准,环境温度为33.3℃下进行拖车实验,经过测试发现发动机出水温度为98.4℃,进水温度为89.6℃,液气温差为65.1℃,极限许用环境温度为40.6℃,冷却系统不合格。

对散热器水箱进风面温度进行测试,本次测试在环境温度为32.8℃,发动机达到最大扭矩工况之下测试水箱进风面的温度,从车头往后看,水箱进风面的温度如图1所示。

图1 水箱进风面的温度

从图可以看出,水箱进风面温度相对环境温度都超过了30℃,说明冷却系统存在着很大的热分回流。在某些情况下,热风回流使冷却风扇的空气温度增加5℃,就会使散热器的传热量降低30%,严重影响散热器的传热性能,降低机组的经济性,有时会导致机组背压大幅波动而使机组停运[3]。

2 数值分析

2.1 理论基础

本文以空气的流动为研究对象,质量守恒定律是任何流体运动都需要满足的一个基本方程。按照这一定律,可以得出质量守恒方程:

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流体运动的一个基本定理。该定律是牛顿定律的推论,但应用的研究领域更加广泛。按照这一定律,可导出动量守恒方程:

式中:ρ为空气密度;μ为流体动力粘度;u为速度矢量。

该模型以k-ε模型为基础,湍流动能k方程:

湍动能耗散方程:

式中:Gb为气流引起的湍流动能;GK为速度梯度引起的湍流动能;YM为湍流脉动膨胀对总的耗散率的影响;ε为湍流动能耗散率,为湍流有效黏性系数;ρ为空气密度;C1ε、C2ε为参考常数,取 1.6 和 1.5[6].σk、σε为湍流动能及其耗散率的湍流普朗特数,取1.1和1.3.

2.2 模型的建立

本文通过三维CAD软件CATIA建立冷却系统和发动机舱几何模型,内机构复杂零件众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网格划分,这不符合实际工程要求。在工程分析时需要对模型进行简化处理[5],只保留底盘、发动机、进气系统、散热器、中冷器、车架、车轮、水箱等主要零部件,如图2所示。

图2 发动机舱简化模型

2.3 边界设定与网格划分

通过ANSYS对几何模型进行流场模拟,发动机舱内流场,采用 RNG k-ε模型,稳态不可压缩流体;定义以下边界条件:(1)车辆正方向端面为入口边界,风速为行驶车速12 km/h(.2)出口为压力边界条件,车身后端面为出口边界,压强为 0Pa(3)环境温度25℃,空气密度1.185 kg/m3.整个流体三维计算区域为长105 m,宽15 m,高16 m,理想的风洞模型为:车身前方留5倍车长,车身后方留10倍车长,车身上方留5倍车高,车身侧面留5倍车宽,网格类型为多面体网格,边界层3层,总厚度2 mm,总网格数量约3 110千万个。划分网格时在进气管附近进行局部加密,最小尺寸为5 mm,以提高收敛性和加快运算速度[6]。如图3所示。

图3 模型三维计算区域

2.4 仿真结果分析

流场模拟如图4所示,不难发现,左方和上方回风严重,从车前向后看,风扇顺时针旋转,将风经护风罩导风后,流向发生改变,一部分直接沿车架回流,一部分打到发动机挡泥板上。

图4 冷却系统流场模拟

由流场图可以看出,气流从中冷器吹向散热器,流场风向与实验风向一致;当仿真结果收敛以后,液气温差仿真值为67.2℃,仿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3.23%,仿真结果精度较高。

3 冷却系统的优化及改进措施

3.1 更换风扇

风扇的扇风量主要与风扇的结构形式、直径、转速、转速、叶片形状、叶片安装角及叶片数目有关[7]。针对散热器散热能力基本满足使用要求的特点,考虑到尽量使用现有生产制造工艺,决定先采用改变风扇的叶片数目的方法,增大风扇的扇风量。

由于发动机振动过大,风扇和护风罩运动干涉,所以加大护风罩直径,减少对高速运转的风扇干扰,原护风罩孔直径717 mm,如图5(c)所示,现选护风罩孔直径为730 mm,如图5(d)所示。原状态风扇的投影宽度为69 mm,由于风扇的安装空间十分狭窄,风扇的投影宽度不能大于75 mm,否则风扇距离发动机太近;雪龙、霍顿都没有小叶宽的风扇,选择了采购推荐的河北纳州的7叶和9叶风扇,进行试验。原风扇和原护风罩以及修改后的如图5(a)、(b)所示。

图5 风扇和护风罩模型图

3.2 安装防热风回流挡板

使散热器的进风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合理布置散热器的进风口,提高散热器与车身、发动机舱接合处的密封性,能有效地阻挡和降低热空气回流。由于发罩及横梁阻挡产生回风,在散热器两边加装热风回流的防止板,如图6(a)所示,尽可能地减少热风回流。将左侧挡泥板卷起,如图6(c)所示,有利于风扇甩出的风从此处泻出。并通过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如图4所示。

图6 堵风和导风实验及仿真

由图6(b)可以看出,通过在散热器两侧增加挡风板,有效地减少了上方的热风回流;将左侧挡泥板卷起,从而风扇甩出的风从此处泄出,如图6(d)所示。由此可见,堵风和导风对热风回流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3.3 加高水箱

水箱是水冷式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作为水冷式发动机散热回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能够吸收缸体的热量,防止发动机过热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缸体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并不是很多,所以发动机的热量通过冷却水这个液体回路,利用水作为载热体传导热,再通过大面积的散热片以对流的方式散热,以维持发动机的合适工作温度。

本文通过加高水箱85 mm来增加水箱的容量来改进水箱的吸热量,从而更好的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4 实验验证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提出三种改进方案对实验车辆再次进行热平衡实验,实验室时采用负荷拖车使发动机在标准工况下实验,方案一通过改用9叶风扇和改良风扇罩,方案二通过对发动机机舱急性堵风和导风,方案三在堵风和导风的情况下,再加高水箱85 mm和限扭1 500 N·m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测试结果

测得冷却系统在扭矩点时的冷却常数K(K=T出水-T环境)。极限环境使用温度T使用(T使用=T极限-(T出水-T环境)),当使用水作为冷却介质时:T使用为41 ℃[8]。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知,更换风扇和护风罩并未使水温高问题有改善的趋势;通过对水箱四周进行防回风封堵,可以改善热风回流,但无法根治;水箱加高85 mm,进行导风和隔风;以及将发动机限扭至1 500 N·m,K值为56.8℃,有效了提高了发动机的冷却性能。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某商用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进行实验和仿真分析,发现热风回流是导致冷却系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根据发动机冷却系统空气流场特点,利用ANSYS平台对冷却系统性能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仿真值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本文的仿真可行。

为了解决热风回流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通过对三个方案进行实验验证,最终通过水箱加高85 mm,对发动机舱进行导风和隔风,以及将发动机限扭至1 500 N·m,结果表明,冷却常数降低了8.3℃,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冷却系统性能。

猜你喜欢
热风冷却系统散热器
热风微波耦合技术在果蔬中的研究进展
1600t风电安装船海水冷却系统坐底改造设计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广州果丰散热器有限公司
主变压器新型节能降噪冷却系统研究
核桃热风干燥装置的设计及试验
热风诗二首
浴室迷你暖风机电暖气
热管理技术在散热器年会大放异彩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科学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