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岭旅游景点解说英译的实证调研

2018-08-09 10:11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标识牌旅游景点外国游客

阮 芳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本文研究对象是以顺应论作为理论基础来研究鼓岭旅游景点解说的英译现象。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的源文本以及网络渠道获取的相关资料的搜索与分析,从多角度对福州鼓岭英译文本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了解鼓岭旅游景区的英译现状。在调研过程发现,当前鼓岭旅游景区的英译文本中有不少的顺应理论的运用,这是其可取之处,同时也存在因为多方面因素而引起的一些问题。在对当前鼓岭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找出成因,为下一步的对策奠定基石。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顺应理论的基础,通过语料库语言学收集鼓岭旅游景点英语的语料,以福州鼓岭为研究实际案例,论述该旅游景点解说翻译文化与语言特点,通过分析说明顺应理论在旅游景点英译中的运用,总结了顺应理论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体系结构,并将其用于指导鼓岭旅游景区的英译。从方法论上来说,本研究的定量分析是基于数据分析的语料库语言学;定性分析是基于适应理论试探性的培养旅游翻译理论。本研究试图证明如果译者能适应在每一个理论语言水平,则可以产生一种更好的旅游景点翻译方法。作者的研究动机是从顺应理论的角度,结合旅游学科,来研究鼓岭旅游景点翻译,对这一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求为鼓岭旅游景点的文本翻译提供了一个总体而具体的分析,从而对促进福州旅游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一、鼓岭旅游区基本概况

鼓岭旅游区地处福州市东郊双鼓横断山脉,距福州市中心约12公里,平均海拔750至800米,最高海拔998米。地处中、南亚热带气候的交界处,夏季气候凉爽,最高气温30℃左右,比市区低5-7℃,素有“左海小庐山”之美誉,曾与江西庐山牯岭、浙江莫干山、河南鸡公山被西方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1]。度假区面积88.64平方公里,分为鼓岭避暑古镇区、鼓山旅游观光区、恩顶茶文化休闲度假区、鹅鼻休闲度假区、东部旅游休闲区五大片区。鼓岭的避暑文化源远流长,1886年,美国人S.F.伍丁任尼在鼓岭修建了第一座别墅。之后英、法、美、日、俄等20多个国家在华人士纷纷在鼓岭修建别墅和教堂、万国公益社、游泳池、网球场等配套设施。并专门设立鼓岭夏季邮局,开办了教会附属学校,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善的避暑度假区,在西方具有相当的知名度[2]。2013年鼓岭核心区接待游客达50多万人次。

二、鼓岭旅游景点解说现状

近年来,福州市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顺应大好的发展形势,提升福州旅游景点的国际化水平和公共场所的双语普及度,福州大部分的旅游景点、公园和商场等一般公共场所或基础设施应配有相应的英文翻译或双语标识牌。但是,暂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一)调研鼓岭旅游景点解说总体情况

笔者在收集整理鼓岭的旅游景点解说英译的过程中发现,鼓岭的旅游景点解说英译起步较晚,即使是目前已有的一些简要的石碑或是路标指示性的解说也并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局面。

在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中,对于景区解说系统的标识牌、公众信息资源、导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3]。其中,对于景区的标识牌(包括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标识牌、景物介绍牌等)的类型设置、摆放位置以及数量都有着具体的要求,且要求公众信息资料要有特色,品种齐全。当前鼓岭旅游景点的英译调研情况如下(图1):

1.总体规划图

在景区入口处有“总体规划图”,反映了景区的综合现状,标明已开发的景点、景区的功能分区,每个功能区以不同的色块区分,注明了主要景观的位置。但没有反映游客中心的选址,没有标明公共设施的位置,也没有中英文匹配译文。

2.总导览图

在景点核心区入口处的总体规划图旁有“鼓岭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总导览图”,标明景区已经开发的景点、景区的功能分区,标注了主要的配套设施。

3.景点介绍牌

宜夏别墅、万国公益社、鼓岭邮局、柳杉王公园以及古井等五个重要景点都已设置了中英文景点介绍牌。其中包含去年开始修建的指示石碑。

4.标识牌

在重要景点有设立中英文对照的场所标识牌30余处,包含公共设施指示牌、路标以及主要景观指示牌等。

5.文本资料

当前所能收集到较为规范且通用的公众信息资源有来自市旅游局的《福州市鼓岭旅游度假区(鼓山风景名胜区)简介》,鼓岭主要景点的中英解说词6.5(标注版)以及鼓岭度假区内各主要景点解说的导游词英译本,以及留存下来的当年的英文报刊样稿。

表1 鼓岭旅游景点解说总体情况Tab.1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Kuliang tourist attraction commentary

6.暂缺资料

缺乏主要解说设施概念图与解说系统现状分布图,缺乏视频解说资料。

三、鼓岭旅游景点解说英译存在的问题

鼓岭景区景点的现有英文翻译资料总体情况良好,表现在几方面:首先可以观察到鼓岭景区注重宣传,所到之处标识牌、展馆、主要景点等介绍均有中英文译本;其次是大部分景点翻译都能达到对外国游客宣传信息,并且让外国友人可以理解的程度;第三,景点解说的基本目的也能达成,让外国游客对鼓岭的基本景观以及人文文化都有所了解。但是与全国各地的景区一样,鼓岭景区景点英译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意义不准确;校对不谨慎而产生的拼写或是文法错误;译文未能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欣赏角度,没有使用英语母语使用者的惯用的表达方式等。

景区英文信息系统一般包括视觉系统、听觉系统、虚拟网络系统等。其中视觉系统包括景区公示牌、旅游宣传手册、旅游纪念品说明书、视频节目解说、景区英文形象标识等[4]。本文主要通过视觉系统来考察目前景区的英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经过三次的实地考察,笔者搜集了一些文字、图片资料,发现鼓岭旅游景区英语翻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如图1所示)。这些问题在导游图、宣传栏和旅游景点的公示语上表现得尤其突出,给来鼓岭旅游、工作和居住的外籍人士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图1鼓岭旅游景区英译错误分析Fig.1 Theerror analysis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Kuliangtourist attraction

(一)鼓岭旅游景点解说英译中的拼写错误

景区公示语作为一种以特定人群为目标、达到某种特别的交际目的的特殊文本,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旅游活动中,公示语广泛地存在于景区各处,包括各重要景点、酒店旅馆、旅游线路以及交通枢纽等。笔者在鼓岭景区就发现了三十多处的中英对照的标识公示语[5]。公示语为提供旅游信息咨询与对游客的指示引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常常发现由于译者疏忽或刻印的粗心大意而造成景点的公示语有大量的拼写错误。这些错误虽不会造成外国游客误解,但却给他们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影响景区整体形象。

例1在景区入口处对于鼓岭的简介中,把“中国鼓岭”的译文误写为“Kuliang of china”,连 china一词最基本的首字母大写规则都出错,总所周知,china表示瓷器,而中国应该准确书写为“China”。这样的大小写错误,只要经过细心校对就不会出现。

例2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nization。显然组织(organization)一词在英译的过程中被莫名的错误重复了,而且,重复中还存在极为明显的拼写错误。这只要译者,甚至是不懂英文的工作人员稍微留心,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错误的出现。

旅游标识牌是一个面向游客的信息传递服务系统,是旅游目的地不可缺少的基本构件,是景区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使用功能得以体现的载体[6]。如果在标识牌的翻译存在这样“漫不经心”的错误,不免让外国游客对景区的印象打折扣,从而使得标识牌的宣传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或许还会适得其反。

(二)鼓岭旅游景点解说英译中的语法混乱

例1在鼓岭一处名为“傍杉雾居”的度假酒店,其中有一处的标识牌 “户外餐吧”的英译为 “Food Bar Outside”。而其实此餐吧的功能类似于酒吧,Food Bar给人生硬之感;“户外”作为修饰词,翻译应该前置,且译为Outdoor比Outside更为合适。故而,译为“Outdoor Bar”或是“Open Bar”更为合适。

例2景区中“禁止停车”路标译为“NO PARK”,而停车应该译为“PARKING”才对,在译文中“PARK”(公园)被误用作“PARKING”。

例3在店铺门窗上到处可见 “欢迎光临 welcome to you”。“welcome”这一感叹词,后面不接任何词,所以这一用法是错误的,应删去“to you”;另还可见“欢迎下次光临”被译成“welcome again”,甚至还有“welcome to come”。这些译法词不达意,是典型的中式英语。景区标识语的翻译要在忠于原文实质性信息的基础上,考虑到欧美的语言习惯,才能使外国游客更好地体会景区的文化内涵。错误的翻译不仅没有准确地传达有效信息,反而可能误导游客。

(三)鼓岭旅游景点解说英译中的译文混乱

“一名多译”是景区英语翻译中另一种常见的错误。

例1对遗址公园的翻译。“遗址公园”英文是“heritage park”,而景区的翻译却是“ruins park”,同一地点却出现不同的译法。对于“遗址区”的翻译,一个是“heritage site”,另一个却是“ruins regional”,这让外国游客看不明白,从而会产生错误的想法。笔者认为遗址公园应被统一为“heritage park”。

例2“小草含笑,请君莫近”这一公示语被译作“grass is smiling,please do not close”。而另一处则为“请爱护这儿的花草”译为“Please take care of flowers and grass here”。“keep off the grass”是国际公认的爱护花草的译法,此类的公示语应该直接被译为符合中西方文化共同接受的翻译,达到统一与简洁的效果。

例 3古街山庄 “GUJIE VILLA”与 鼓岭老街“KULIANG OLD STREET”两处对于“街”的翻译不统一。究竟是都采用全拼,还是拼音与英语相结合?如何使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真正与国际接轨?国家对地名的翻译已陆续出台了有关规定,大体上要求地名英译,汉语拼音化。从这一角度看,两种翻译都可以,但意译依然有其重要性。从路标制作的角度,应该用全拼;但若从国际交流角度出发,“街”还是用street好。仅只使用拼音,就失去了传达语义的功能,对于并没有学过拼音且不知汉语的外国游客而言,第一种译本是无法理解的。

(四)鼓岭旅游景点解说英译中的中式滥用

文化信息处理不当,存在中国式英语。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汉英翻译过程,简单机械地套用汉语语法句式,导致出现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死译。汉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公示语翻译中应考虑到文化差异,对译文进行恰当处理,不能生搬硬套[7]。

例1“游客止步”指示牌,出现频率较高的译文有 :“Passenger No Entry”,“Passengers,stop here”,“Visitors,go no further”等。实际上,从西方文化背景考虑,其实,简洁的“Staff only(员工专用)”就显然是更地道的。译本在许多情况下并没有必然的好坏之分,但既然是为外国游客而译,就应该以他们的习惯用法和文化背景去解读[8]。

例2在加德纳先生的故居,有这么两个公示牌:中美人民友谊屋CHINA U.S.A.HOUSE of PEOPLE FREINSHIP(Friendship)与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CULTRAL CENTRE。这两个公示牌的翻译也是漏掉百出。

中美人民友谊屋中FREINSHIP(友谊)一词的拼写应为FRIENDSHIP,而中美人民应该译为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CULTRAL CENTRE应该要译为EASTERN AND WESTERN CULTRAL EXCHANGE CENTER。这些译文已经形成了官方既定的翻译样本,却在此处出现错误的中式译法,实为不应该。

(五)鼓岭旅游景点解说英译中的文化误读

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力求言简意赅,很难在简洁之中顾及文化因素。如果译者不具备相应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只是单纯依靠词典,仅从语言的浅层面来翻译,必然导致译文低效低质,结果导致目的语读者无法接受[9]。

例1残障人士专用通道出现 “Deformed”一词。“deformed”的英文释义含有“畸形的,变形的”意思,外国游客看到这样的翻译极有可能感觉被“歧视”了。

例2商场里,“小心摔伤”译为 “BE AWRE OF FALLING DOWN”。这一译文的语法不存在问题,但却不符合语言文化习惯,更常被采用的是“CAUTION MIND YOUR STEP”。

例3依然有公厕被翻译为“W.C”,这其实是一种粗鄙的译法,WASHINGROOM或TOILET则是规范的。

四、鼓岭旅游景点解说英译问题的成因分析

经过对鼓岭景点翻译资料的样本分析,同时对相关的人士进行咨询与采访,笔者发现,鼓岭旅游景区英语翻译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译者英文表达能力的欠缺

外籍人士颇为关注的译文错误是难以接受的误导,其主要原因是译者没有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缺乏足够的语言素养,对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目的语约定俗成的一些表达方式缺乏起码的判断能力,出现令人莫名其妙的“中式英语”现象[10]。

(二)业界职业道德素养的缺乏

发生拼写错误以及简单的语法错误,例如单复数问题、大小写问题,虽然看似小问题,但是旅游文本英译的关键在于其准确性,这些简单的错误恰恰体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态度和水平远远不符合标准,这些错误只要稍加认真校对,或是略微推敲,都是可以避免的。

(三)行业机构有效管理的缺失

没有专门的机构、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导致翻译工作的监督不到位。翻译承办方来源的五花八门必然导致译文的五花八门。即使有人发现误译,也投诉无门,既不知道该向谁反映,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当前国内的不少旅游景点的翻译工作或是由外语专业的专家来完成,或是由旅游专业的专家完成,较少有形成合作团队的开展工作,这便会导致一些外语认识因缺乏对一些地理知识、富含传统文化情情境的内容以及当地旅游特色的认识而引发误译或是错译;而旅游专业的学者也会因为英文表达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的不足而导致错译现象的发生。而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行为,故呼吁旅游学科、文化学科与语言学科的专家能积极合作,促进景区英译工作的开展,从而开拓旅游业的国际化市场。

猜你喜欢
标识牌旅游景点外国游客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电杆标识牌安装器研制
美人鱼
分类清洗标识牌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
新西兰开征外国游客税每人约23.45美元
佛罗伦萨的交通标识牌
床头标识牌改革设置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