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中生责任担当教育的思考

2018-08-10 18:20张素萍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7期
关键词:责任担当高中生思考

张素萍

[摘 要] 学校教育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于高中生普遍存在的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高中生;责任担当;思考

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班级的值日工作和学校大扫除,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即使接受了任务,多数也就是走过场。一些学生作业拖沓、想方设法少做甚至不做的情况经常出现。对于集体的事务,很多学生都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些事,暴露了学生对自我、对集体责任意识的缺乏。我想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例如,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带来的影响,在学校生活中得不到认可与赞同,家庭教育的偏差与社会上唯成绩论的盛行,成绩就是评判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那么,如何在高中生中开展责任担当教育呢?

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提升担当意识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我们应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机会,于点滴中,因势利导,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担当意识的教育。

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学生维护班级卫生,不乱抛乱扔,那么班主任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勤学早到,班主任就不应该迟到。大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班主任都要给学生做出表率,积极建立平等互爱的新型师生关系,渗透“班级荣我荣,班级损我损”的荣辱观,切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其次,班主任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协调好科任教师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责任担当教育。如语文学科中就有很多民族英雄、平民典范的故事,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叫责任担当。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字,融入情境,体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情感的共鸣是思想行动的基础,相关课程的渗透是很好的途径。

另外,教師在课堂上还要经常地督促学生,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以积极发言,学会质疑,勇于解决,虚心求教为荣。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强化小组内的有效合作,合理分工,明确责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帮助,勇于担当。

二、以班级活动推进,深化责任担当

1.召开主题班会

每学期,我们都要以责任担当为主题,召开两次主题班会,进一步明确责任担当的意义,学习来自身边的模范事迹。特别是身边优秀学生的事迹,更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对学生来说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开展班级实践

班级可以开展为别人分忧解难的活动,如做一件好事,为集体添花,为同学分忧等。也许对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一件事,就能给别人带来温暖,你也会更加理解别人的做法,更能宽容别人的错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班主任要关注学生责任意识的延伸,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3.优化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营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会做事”的良好氛围。如,我常用的班干值班制度,让学生监督学生,做到自我管理。合理的分工使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尽其职,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班级责任意识。学生能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是具有责任意识的具体表现,而自觉地为集体、为他人承担分外的事,更是荣誉感的高度体现。

三、与家长有效配合,拓展责任空间

教师要与家长充分沟通,把“培养子女独立自主精神”的思想传递给家长,营造和谐、理性的家教氛围,减少溺爱,做事有底线,某些事绝不代办。如说他们的衣服、袜子的清洗,自己房间的整理……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在家里都要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明白: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为家庭分担才是对父母最深的爱。还要鼓励家长多给子女创造一些参与社会实践机会,让他们去体会不同社会角色所要承担的责任。如在寒假中参加社区的送“福”活动,为社区的困难家庭写春联,贴春联,帮助困难家庭打扫卫生等。有了社会责任感,才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是一项非常需要耐心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结合,从细节入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从体验中去发现,从关怀中去审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春梅.浅议培养高中生责任意识的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15(16).

[2]徐田萍.高中生自我责任感校本培养策略[J].教书育人,2013(19).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长江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责任担当高中生思考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素人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坚守与责任担当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浅谈新常态下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