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职业化创适合师生职业发展的教育

2018-08-14 07:55蒋振世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14期
关键词:温岭市实训技能

蒋振世

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书记

个人荣誉

◆台州市名校长

◆台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温岭市“十佳”农村教师

◆“浙派中职名校长”培养对象

当中国大陆的第一缕曙光在温岭市石塘镇悄然升起的时候,在温岭名片石夫人峰下,有一所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中职学校正在复兴,这就是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温岭中专”)。

1 没落后的奋起

温岭中专始建于1964年,沿着劳动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的运行轨迹,几度更名,风雨飘摇了半个多世纪,阶段性的辉煌与没落,是地处偏远农村一隅永远的阵痛。2003年~2006年处于历史最低谷时期,在校生人数不足600人,教职工总数只有50多人,“撤、并、走”思想异常严重,办学举步维艰。

在农村办学无以为继的情况下,时任学校领导多方奔走呼吁,温岭市教育局领导多方协调,终于在2006年7月整体搬迁至市区石夫人峰下的职教城内,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地域基础。2008年,温岭市教育局委任我担任温岭中专的校长,并配备了新的领导班子,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年富力强、团结进取、勤政廉洁,敢于开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为学校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

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教职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蛰伏多年的温岭中专,终于发出了历史的最强音。2012年,首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汽修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就获得了汽车团体赛的一等奖(第2名),开创了台州市的中职学校获得国家级汽修技能大赛奖项的先河。2013年,我校延续了2012年的战果,参加了国赛中的3个项目,获得2个一等奖和1个三等奖,其中团体赛获第1名。接下来连续5年,我校汽修专业学生年年都出现在国赛赛场上,截至2018年,我校共获得了12块国赛金牌,国赛中汽修专业所设的项目我校均获得过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决非偶然,更不是运气,而是得益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得益于职业教育大环境的不断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育人观念,有着推陈出新的改革意识,有着芝麻开花的前进欲望,有着背水一战的拼搏精神.....正是这些托起了温岭中专今日的辉煌!

2 奋起后的风貌

2.1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校现有2 859名全日制在校学生,开设了68个教学班,其中“3+2”与“五年一贯制”大专班28个,企业订单班9个,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升学与就业需求。学校现有教职工199人,其中在编专任教师156人,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6.3%,专业课双师型教师占89.2%。

2.2 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学校现有3个专业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涵盖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营销、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等4个专业方向,是十三·五时期的浙江省首批品牌专业,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艺术设计专业群涵盖工艺美术、平面设计、草编工艺、建筑装饰等4个专业方向,是十三·五时期的浙江省第二批优势特色专业,有省级实训基地1个;药剂专业群涵盖药物制剂、药品营销、中药、智慧健康管理等4个专业方向,是十二·五时期的浙江省新兴专业,有省级实训基地2个。学校正在全力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专业群,涵盖文秘(会展方向)、空中乘务、休闲体育等3个专业方向,2018年6月下旬已完成第一期招生,共260多人。

2.3 办学模式多元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规格,学校采用了“上挂、横联、下辐射”的多元办学模式。“上挂”高等院校与行业协会,开设“3+2”大专班、中高职衔接班;“横联”企业与行业,形成以专业为导向的协会同盟,开设冠名班,实施订单式培养,并在汽修专业试点现代学徒制;“下辐射”到各成校、社区学校,开展双证制、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当前,学校已与15所高职院校、120多家企业、6个社会培训机构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2.4 德育成效异常显著

近3年来,学校获得了“台州市首批德育示范学校”“台州市绿色学校”“温岭市首批快乐校园”“温岭市绿色校园”“温岭市安全先进单位、卫生单位”等荣誉。

2.5 师资水平大幅提升

近3年来,我校教师在教学大比武、课堂教学比赛、教学业务比赛中共获奖144次;有28位教师分别获得温岭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我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26篇,在温岭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共有78篇论文获奖;近3年,我校有28项课题在省、地、市级课题立项,有17项课题结题,有17项成果获奖,其中有3项成果获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有4项成果获浙江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2.6 课程改革卓有成效

以“师生职业发展”为目标,以“德育为首、素质为基、能力为本”的课改理念为引领,遵循“宽基础、活模块、重选择”的原则,学校制定了“分层设计、分类选修,分时走班、一期综合、两期定向、三期分流”的“三分三期”课改思路;结合学校悠久历史与文化传承将选择性课程体系按功能细分为三个核心模块和四个能力模块,简称“三核四能”。从成效来看,我校已编印出选修校本教材75本,专业方向技能类18本、专业辅助技能类12本、专业拓展技能类16本、社会生活技能类29本。

2.7 教学评价定位精准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缺乏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专业不同、班级特征不同、学生基础水平不同,教学质量评价一直游离于制度边缘。我校经过多次研讨与反复认证,推出了《温岭市职业中专课堂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在于:文化基础课程不以班级绝对成绩的横向比较,而是根据统一考试的数据分析比较相邻两个阶段的质量指数,进行班级内部以及学生个人的纵向比较;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核心技能对于学生来说皆是零起点,仍然采用横向比较,分别参照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质量指数进行排序。所有数据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适时发布质量分析榜单。

3 实干助力圆梦

我校通过职业化建设,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法,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不断由弱变强。具体措施如下。

3.1 德育体验职业化

通过“4A实践班”,加强学生的德育体验,采取班级轮换上岗制,上岗时间为时一周,由班主任带领班级学生监控全校的动态,既要担负起学校校园卫生的打扫,又要担负课外学生秩序的维持,还要承担学校门口的礼仪岗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为全体师生做出文明礼仪的表率,使得学生更加敢于表现自我,加强了学生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的意识。

我校模仿企业管理开展早训和晚训,使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坚决服从安排,勤奋学习、苦练技能、努力工作,爱护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节约用电。准企业化管理促进学生从“学校人”走向“职业人”。

3.2 师资培训职业化

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近3年来,我校共派了近80位专业课教师参加了各类国家级或省级培训。同时,学校还不定期地邀请企业与行业的技术精英和高层管理到校为学校教师进行技能讲评和专题报告。通过一系列以老带新、下企业等培养机制,专业课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已经制度化、常态化。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了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聘请了一批原来在企业一线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师傅到学校从事兼职教学,主要担任技能实践指导,并对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出积极的建议,为该校科学发展起到了顾问作用。

3.3 教学方式职业化

构建“校企双主体”“工学双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着手开发校本教材、校本辅助资料和校本练习册,大力推进“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学生实践222工程”,促进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

逐步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重视“案例”呈现、“项目”引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及“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3.4 技能培养职业化

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我校采用“三段式技能集训”,又称“学生实践222工程”。学校根据汽修专业的教学要求与专业发展需要,利用仿真的教学环境,模仿企业培养员工“试用→上岗→提升”的流程,将技能实训设定为“感知→巩固→提升”的阶段,在不同的年级阶段设定不同的技能集训目标。

感知阶段是在高一的两个学期,每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为期2个星期的专业技能认知。旨在让学生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的一些基本设备,感受实训气氛,体验专业技能训练的生活,对本专业相关知识和要求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以坚定学习的信心和意念。

巩固阶段是在高二的两个学期,每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专业技能实训。让学生在感知基础上熟悉并巩固本专业的操作场景,进一步熟练专业技能操作。

提升阶段是在高三的两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全天候、全过程参与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旨在让学生在此期间以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技能水平还是职业操守,都要严要求、高标准,为他们进入社会实习和顺利就业夯实基础。

3.5 技能大赛职业化

我校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了一种“尊重知识、苦练技能、崇尚创新”的浓郁氛围。针对技能大赛,我校采取梯队式建设、线面式培养。学校根据技能大赛的时间安排,针对性地举办风采月、创新月、技能月等职业化竞赛活动,以大赛促训练,以训练促成长。并择优组建精英战队,冲击地、省以及全国的技能大赛,打造高技能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文明风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检验教学成果,突出引导学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中促用、以赛促练”的目的。

展望未来,我们将高擎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全力打造适合师生职业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温岭市实训技能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关工群聊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致兔子
穿靴子的蜘蛛
拼技能,享丰收
“智慧水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