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设计理念下茶具造型设计研究

2018-08-14 09:27YangWeiDingSh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7期
关键词:鱼戏茶具饮茶

■杨 威 丁 山 Yang Wei & Ding Shan

(1.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

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匆忙前行,从而忽略了享受身边的美好事物。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自古便有喝茶的习惯,可见喝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当今人们饮茶都是带有某种目的性如:提神醒脑、消化肠道、聚会聊天、商业谈判等。这些为了饮茶而饮茶的行为,不仅没有使人们享受到生活带来的美好反而使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慢生活的出现是对快生活的反思,本文试图唤醒注重饮茶带给人们心灵的需求。因此提出将“崇尚绿色、自然环保,注重情感体验”的“慢设计”引入到茶具造型设计中。即对茶具不仅仅从审美角度进行设计,更是从人们最根本的情感需求来进行设计,最终使人们回归“缓慢体验”的生活。

1 慢设计理念

1.1 慢设计理念来源

二十世纪末意大利兴起了一场以“仔细种植、仔细享用食物”为宗旨开展的“慢食运动”。它要求人们放弃快餐文化,选择有营养的家乡食品[1]。随后世界各地相继开展了“慢城市运动”,慢食、慢写、慢爱、慢旅游等慢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生活姿态,人们在慢生活中寻求幸福感。慢设计是“慢生活”的延展,最早是由建筑设计师阿特利·彼特提出。由于其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快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心理等危机背景下提出的,所以它的宗旨是想通过“慢设计”来改善这一弊端[2]。即要求设计师的作品能以人的情感交流为出发点,促进使用者与设计作品的情感交流,使人们在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归宿[3]。

1.2 慢设计原则

在《The slow design principles》一书中,作者详细的研究了慢设计的原则,并提出了慢设计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法[4]。对慢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设计原则下:首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而不是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考虑其生态性,减少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浪费;在设计的过程中满足用户的体验,使得使用者获得最大化的幸福感;最后促进社会的发展,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

2 茶具

2.1 茶具的起源与演变

现今的茶,古人称之为“荼”。人们最早对于茶叶的认识停留在药用。《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始于宋,可见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俗语有云“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在茶历史文化的演变中,茶具作为唯一的有形之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茶具”的概念包含的物品范围很大,包含了采茶制茶的工具,如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等。现在我们所说的茶具,通常是制指泡茶、饮茶所需要的器具。起初,是没有特定的喝茶工具的。

在汉魏以前,食具、酒具、茶具通用。两晋、南北朝时期,茶具逐渐从食器中分离出来[5]。唐朝时期,形成了著名陶瓷茶壶、茶碗。到了宋代在瓷茶具方面,由唐代的碗改成盏。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声名鹊起。明代以后宜兴紫砂壶开始流行。晚清时期,广州的织锦彩瓷、福州的脱胎漆器茶具兴起,之后珐琅、玻璃和塑料茶具也逐渐发展起来。现代茶具质地的分类:瓷器、砂器、玻璃、金属、搪瓷、塑料、漆器、竹器几大类。茶具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细致、从富丽到淡雅,完成了从简单—复杂—简单的发展。

2.2 茶具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茶具行业的销售逐年增长。但是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导致茶具同质化现象严重。消费者购买茶具的原因基本有两点:一是性价比合适,二是“爆款”经济即在某一段时间内款式流行。这样的原因更加使得茶具的生命周期变短,冲量、低价,没有内涵的产品严重过剩,最后消费者也无法再单纯凭借感官去选择茶具。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逐渐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而茶具,作为茶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传统文化中极具美感的物件,也渐渐在市场上获得了人气,成为了人们饮茶、把玩甚至收藏的对象。总体来说,我国茶具的整体进程比较慢。用心学习思考的生产者太少,所谓的“文化”都是绝大多数“没文化”的人在做。大家只想谋取利益,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沉下心来做茶品。

3 慢设计理念下茶具的设计方法

图1 梦回良渚青瓷茶杯

图2 鱼戏爱之悠游茶具

图3 玫瑰茶壶套装

图4 蛋蛋茶具

图5 moon glass茶

图6 上善若水茶具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古人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原因在于人们更加关注喝茶后的结果,而不去关注品茶的过程,忽略了对事物本质探求,所以导致喝茶时的心境与古人喝茶的心境大不相同。当今茶具设计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其外观的审美也应该考虑其内涵。此内涵与慢设计理念相契合。

3.1 慢之生态——注重茶具的耐久性

在消费主义的刺激下,人们过度的追求快速更新换代的“时尚”产品。通常这些“时尚”产品寿命很短,而且很快被社会淘汰。慢设计理念坚持产品的生态性,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要求设计师在创作时把传统材料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减少过多的人为干预,实现可持续发展。桥本夕纪夫说过:“用生态设计去诉求人的感受、用天然的材料去创造无时间感的空间可以使人类在关心长久发展的同时也克制了浪费”[6]。所以现代茶具的设计只有关注使用者的感受,实现绿色可持续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使用长远。

现代茶具设计要做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做到面向自然的宏观环保,也就是说在茶具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第二,要做到面向个人的微观环保。即确保茶具经过高温以后无毒无害[7]。我国是生产竹子的大国,其生长速度快、周期短、产量高,可以作为一种传统、天然的环保材料。而在茶具设计中经常采用“以竹代木”的形式进行设计,如石大宇设计师设计的《赞竹茶盘》,将藏族的柴薪造型应用于茶盘中央的滤水器,以竹子作为材料经济安全、绿色环保。

3.2 慢之文化——注重茶具的文化传承

随着全球文化随着市场经济一同进入我国,我们的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审美习惯,全都被西方文化所影响着,从而忽略了我国的本土文化[8]。慢设计注重本土传统文化的设计,它提倡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果说咖啡是西方的代表,茶则是中国的代表。中国茶文化发展久远,在茶具造型设计中合理的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一方面可以提高茶具的民族属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构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当然这并不是现代对传统文化的模仿,而是积极地探寻新的技艺与形式,试图用一种新的语言来诠释传统文化[9]。如:金砖五国指定的礼品《梦回良渚青瓷茶杯》设计,其灵感就来源于良渚陶器文化。设计师在设计时做了取舍,简约的设计风格,细腻的青瓷釉色,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在细节处的处理上,不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又呈现出良渚器物独有的气质(图1)。

3.3 慢之情感——注重茶具的情感交流

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冷漠感,随着物质文化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精神文化的需求。慢设计理念重视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体验,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情感因素,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感受[10]。消费者是在消费“故事”、“体验”、“场景”,他们购买的是能够让他们心理和情感得到满足的产品[11]。所以在茶具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与使用者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来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则希望从情感角度出发,来达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鱼戏爱之悠游》茶具的设计,把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融入到茶具设计中,借用鱼和水难以分开的景象,让使用者感觉到难舍难分、形影相随的爱情(图2)。

3.4 慢之体验——注重茶具的体验

“慢”不是意味着懒惰,更不是要我们放慢节奏,而是希望我们能够重新认识时间,以平和的心态和冷静缓慢的思考去应对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提醒人们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应该注意过程,从而体验更加丰富的生活细节。用户体验就是指在享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在茶具设计中应该注重茶具的“看与感受”两大体验。

由丹麦设计师设计的《玫瑰茶壶套装》,从外观上来看叠起的茶具是一朵漂亮的玫瑰花,惊艳了人们的视觉(图3)。把花瓣一片一片的移开,就变成了实用的茶壶、茶杯、茶船、茶滤。其不仅在色彩上形成渐变,在造型的叠放上也与泡茶的层层工序和饮茶吃茶点的功能巧妙结合,实用功能性也非常的强。朱小杰设计师设计的《蛋蛋茶具》其造型设计的原型来源于欧拉工作室的“插花”式花插。天鹅壶配上蛋壳杯,让人仿佛看到了衣服天鹅破蛋重生的情景(图4)。像鸡蛋一样的茶杯借助于托盘才能立于桌面上很有趣,使人意犹未尽”地喝茶[12]。

Tale的《moon glass》茶具采用交互式的设计方式,当饮茶者将茶杯的水注满,然后将其喝干的过程中,茶具会伴随着水面的高度,当水减少时,内部精巧的做工就会呈现出来,会出现几个不同阶段月圆月缺的状态(图5)。这种与使用者互动的茶具设计,使得品茶赏月不仅晚上才有,白天也可以实现[13]。

3.5 慢之简约——注重慢饮的心境

中国传统的饮茶方式强调闲情逸致,悠然自得。但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古老的茶具面临着现代文化的考验[14]。因此茶具的设计在回归闲情逸致的同时又要求其符合当代人们的需求。在艺术领域,最难做的就是减法。《上善若水》的茶具设计,取材于《道德经》的“上善若水”,水代表着古人对于智慧和坚韧的表达。茶具的设计减去了多余的线条设计,整体呈现的圆形元素,就像经水流磨蚀而成。仅以数根线条以表示水流,形成了水石之景(图6)。

4 结语

慢设计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设计理念。它要求设计师在一种平和、放松的状态下,设计出能够缓解快节奏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它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错过或忽略的经历。这与当今茶具设计的弊端相吻合。所以本文将慢设计理念引入到茶具的设计中,探究其具体的设计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放缓匆匆的脚步,寻找已经失去的茶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慢饮”。

猜你喜欢
鱼戏茶具饮茶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采莲曲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读迷作品
潮州工夫茶具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二)
美轮美奂的茶具
传统茶具造型设计的文化意蕴探析
江南
四季饮茶与健康
植物占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