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执法就是最好的文明执法

2018-08-15 06:14张鸿浩付金
法庭内外 2018年7期
关键词:执法者号牌人民警察

张鸿浩 付金

不久前,一段上海交通警察“教科书式”现场执法的视频引爆朋友圈,受到网友怒赞。民警对涉事男子3次口头警告后,使用催泪喷雾及警用器械将该名男子控制,并告知围观群众上传视频可以但不可断章取义。这一系列文明规范执法的举动,展示了新时代政法工作新风貌,也彻底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文明规范执法的新期待。

为何称之为“教科书式”执法?一是有法可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车辆须领取号牌、行驶证方准行驶,在领取正式号牌前需要移动或试车的,需申领移动证、临时号牌或试车号牌并按规定行驶。对于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上路行驶的无牌机动车,交通民警有权要求驾车人出示相关证件配合检查。二是程序规范。涉事男子拒绝出示证件,妨碍警察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7条的规定,遇到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袭击人民警察等情形,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视频中交通民警的言语及处置流程完全符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的规定,可谓有理有据,果断高效。三是执法文明。违法人员被带上警车后,民警告诫围观拍摄者:你拍(视频)可以,也可以上传,但是你不能掐头去尾,否则要自己承担责任。面对自媒体镜头,执法人员以法律文明提示,取代了对摄像器材的“强制收缴”,更是激发了网友点赞的热情。

曾几何时,受到个别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等不规范行为的影响,加上一些断章取义内容的推波助澜,导致了公众对执法行为的偏见。诸如“城管来了”“警察打人”等对抗情绪,逐渐取代了公允的判断与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在“人人都是麦克风,处处都是摄像头”的自媒体时代,甚至出现了围观执法、举牌执法之类的尴尬场景。在日新月异的法治社会,如何通过文明规范执法,让执法人员有底气,让人民群众有信心?这条“教科书式”文明规范执法视频,则给出了满分答案,它教会了执法者如何执法,教会了行政相对人及围观者应该如何配合执法。视频中,当值民警在对拒绝配合的男子进行反复严厉地释明同时,警告围观者:无关人员闪开!放弃抵抗,否则使用武力!甩棍亮出的同时,气焰嚣张的帮腔者瞬间哑火并本能地后退了几步,而周围围观的群众也没有一拥而上聚众喧闹,反倒是保持了应有的克制。这印证了这样的逻辑,即执法者的行为于法有据、先礼后兵、有理有节的同时自然就会有力。也正是通过司法行政机关文明规范执法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的不断增强,进而促进执法公信力的树立和强化。

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社会活动参与各方的共同维护。只要依法合规,执法者自应当仁不让,而民众也应尽到法定的配合义务。依法执法,就是最好的文明执法。

猜你喜欢
执法者号牌人民警察
向人民警察致敬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拷问 涂改号牌扣12分,重吗? 它可能是违章、违法的前提!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宁乡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注销拖拉机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的公告(第一批)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
环境执法者如何做到尽职免责?
夏邑:查获收缴38副虚假临时号牌
感悟生命——采写几位优秀执法者带来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