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抑郁症状调查

2018-08-18 05:32杨旦红吴菁刘锐
上海预防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残疾人

杨旦红 吴菁 刘锐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的抑郁症状,为探讨社区层面心理康复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普查的方式调查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的抑郁情况。

【结果】社区残疾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7.55%,其中以轻度为主38.79%。

【结论】该社区残疾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相对较高,应在提供康复服务时针对重点人群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抑郁症状;残疾人;金山工业区

中图分类号:R395.4 文献标志码:A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1年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中提出:全世界约15%的人存在着某种残疾[1],残障人群因为残疾的缘故可能更容易存在某些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及抑郁情绪[2]。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有关残疾人身体健康康复的报道较多[3],而心理健康方面的报道较少,其作为一项社会性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4]。 近年来,随着残疾人社区康复快速发展,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残疾人的心理康复也在不断完善。 本项目调查金山工业区社区残疾人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旨在为探索社区残疾人心理康复方法提供依据,从而提升社区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所有持证残疾人为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5年4—6月,由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对残疾人进行上门入户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智力残疾由家人填写,精神残疾者在其正常状态下填写。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问卷709份,回收率67.52%。

1.2 调查内容

第一部分为残疾人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残疾类别、残疾等级、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独居、是否有经济来源等;第二部分为残疾人的抑郁状况。

1.3 调查工具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1965)[5],含20 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其中10个条目为正向陈述,反向评分;10个条目为反向陈述,正向评分,粗分乘以1.25等于标准分。标准分>50分判定为抑郁。抑郁程度分级:总分<50分者为无抑郁,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6]。

1.4 統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残疾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抑郁症状检出率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金山工业区残疾人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分别为53.60%和46.40%

;年龄分段中以40~60岁(52.89%)及60岁以上(38.08%)为主;文化程度最多的为初中(32.16%);已婚者占81.38%;92.38%的残疾人与家人共同居住;71.23%的残疾人有经济来源。见表1。

2.2 残疾特征

金山工业区残疾人的残疾类型中以肢体残疾数量所占的比例最高,占51.20%,残疾等级以轻度为主,4级残疾所占比例最高,为48.66%,其次为三级残疾,所占比例为39.07%,1级及2级残疾分别占4.94%和7.33%

。见表2。

2.3 抑郁情况

金山工业区持证残疾人中存在抑郁症状的共408人(57.55%)。 其中,轻度抑郁所占比例最高为38.79%,其次是中度抑郁(16.50%)。见表3。

2.4 不同残疾特征抑郁检出情况

由表4,表5所示,无抑郁在听力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47.62%),轻度抑郁在言语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66.67%),中度抑郁在智力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21.43%),重度抑郁在精神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7.02%);1、2级残疾人的抑郁率检出率明显高于3、4级残疾人,轻度抑郁在1、2级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8.57%、48.08%,中度抑郁在2级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21.15%),重度抑郁在2级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7.69%)。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残疾人检出有抑郁症状者共408人(57.55%),其中轻度抑郁占38.79%,中度抑郁为16.50%,重度抑郁为2.26%。与2013年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深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报道的58.3%的残疾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相接近[7]。

残疾类型、残疾等级与抑郁发生有一定关系,本研究发现无抑郁在听力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47.62%),轻度抑郁在言语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66.67%),中度抑郁在智力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21.43%),重度抑郁在精神残疾人群中的检出率最高(7.02%);3级残疾人与4级残疾人以轻度抑郁为主,2级残疾中重度抑郁检出率高于其他等级,与李楠柯等[4]报道一致。由于残疾等级较重者长期行动不便,与外界接触较少,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

随着我国社区康复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国家在《康复训练与服务“十五”实施方案》明确将残疾人心理康复作为康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康复服务应逐步从机构走向社区和家庭[8]。因此,社区卫生人员要掌握残疾人心理变化规律,依托现在家庭医生签约制工作,建立固定、良好的朋友式医患关系,加强心理辅导,让残疾人康复服务真正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差。社区卫生人员在对残疾人进行心理康复服务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残疾人进行心理诊断,评估其抑郁程度,帮助建立个体心理调节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建立家属或同事等协助支持系统,重点发挥家庭生活在残疾人身心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此外,作为在提供康复服务过程中,要以抑郁症状检出率为客观依据,针对不同残疾人所面临不同的心理问题,综合分析心理康复的需求进而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服务和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从而提升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杨竹洁,薛晶晶.社区残疾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干预初探[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6):19-21.

[2]马洪路.疾者的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08-2509.

[3]吴菁,杨旦红,葛莹,等.上海市金山工业区残疾人康复现状及需求[J].上海预防医学, 2016,28(7):502-504.

[4]李楠柯,张爽,李祚山,等.残疾人的心理症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10):789-800.

[5]舒良.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SDS)[M]//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7.

[6]谭文艳,王文菁.Zung抑郁自评量表的因子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16):2191-2193.

[7]黄凌谊.残疾人的抑郁心理状况与自尊关系的研究[C].//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北京:2013:838.

[8]韩君华,葛军,史京衡,等.社区残疾人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4):126-128.

(收稿日期:2017-03-17 )

猜你喜欢
残疾人
《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印发
帮扶残疾人就业之管窥及思考
一切基于残疾的歧视都违法
我骄傲
老爷爷,我来帮您
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