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南翔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2018-08-18 05:32王慧俞全英郭栋梁费文霞
上海预防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流行特征防控策略手足口病

王慧 俞全英 郭栋梁 费文霞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南翔镇近5年手足口病流行的基本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2—2016年南翔镇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手足口病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特征。

【结果】2012—2016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663例,年均发病率为335.24/10万。4~7月为高发月份,辖区8个村、24个居委均有病例报告。男女发病性别比例为1.50∶1;以 1~4岁婴幼儿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9.80%;职业分布构成前三位为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分别占66.43%、28.20%和5.00%。

【结论】发病呈现隔年流行强度增强的特点,4~7 月为高发月份,以1~4岁婴幼儿为主。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特征;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R183.7 文献标志码:A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低热,手、足、口腔、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小部分可引起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导致死亡。自2008年被纳入丙类传染病以来,手足口病在我国的发病数和死亡数一直居丙类传染病之首位,疾病负担严重。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疫苗和特异性的治疗措施。南翔镇位于上海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环境温和湿润,且人口密度大,肠道病毒传染病长期呈多发态势[2]。本文分析南翔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对于提供科学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2—2016年手足口病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现住详细地址、发病日期等基本信息。人口资料由嘉定区统计局提供。

1.2 统计学分析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南翔镇2012—2016年手足口病疫情概况、发病水平(发病数、发病率)等进三间分布描述。应用Excel 2013软件录入数据,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流行情况

2012—2016年南翔镇手足口病5年累计报告2.663例,[JP3]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335.24/10万,其中2016年发病率最高,为485.68/10万,2013年发病率最低,为223.09/10万。南翔镇手足口病呈现隔年流行强度增强的趋势。

2.2 人群分布

2012—2016年南翔镇报告的2.663例手足口病中,男性1.597例,女性1.066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例为1.50∶1。发病以 1~4岁婴幼儿为主,该年龄段发病数为2.125例,占总发病数的79.80%。该镇户籍人口中,各年份均为1~5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见表1。散居儿童1.769例,占66.43%;幼托儿童751例,占 28.20%;学生133例,占5.0%;其他人群所占比例较低。

2.3 时间分布

由图1可见,2012—2016年南翔镇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2012年到2015年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夏季(春季:3—5月份,夏季:6—8月份),2016年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秋季:9—11月份),各年4—7月为发病高峰,2016年7月达到极点,其中2015年发病峰值在12月份。

2.4 地区分布

南翔镇是江南水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上海西北部,为嘉定区南大门,其镇域东与宝山区、普陀区为界,南连江桥镇,西接安亭镇,北邻马陆镇。辖区8个村、24个居委均有病例报告。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2012—2016年,南翔镇手足口病呈现隔年流行强度增强的趋势,可能与人群易感性升高或降低有关。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在手足口病非流行期间出生的新生儿对肠道病毒缺乏足够抵抗力,易感者逐渐累积,人群易感性增加;当年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婴幼儿获得免疫力,来年不易感染[3]。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7 月份发病率最高,南翔镇地处亚热带,此段时间正值春夏季交换梅雨季节,天气湿热,易于肠道病毒生存和传播[4-5]。发病以1~4岁散居儿童为主,可能原因为该人群抗体水平较低,日常接触各种致病因子的机会较多,由老年人带养居多,老年人就诊意识不强,卫生习惯和防病意识较差[6-8]。因此,根据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今后应加强对婴幼儿家长或看护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幼托机构卫生消毒监测力度,做好晨检;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行为和卫生习惯,力求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WHO.A guide to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health response for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M].Geneva:WHO,2011.

[2]《南翔镇志》编纂委员会.南翔镇志(1988—2011)[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49-57.

[3]孟祥鵬,张爱华,阴珊珊,等.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2):956-960.

[4]韩裕乐,王梅君.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与气象因素的关联[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1):55-58.

[5]周芳芳,于永.2011—2014年南京市栖霞区手足口病发病与气候因素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16,29(8):54-56.

[6]邱丛,张增美.宁德市手足口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66-68.

[7]田杰,周燕萍,沈佩芳,等.2012—2014年杭州市萧山地区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6):705-707.

[8]张超.2008—2015年广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17-07-06 )

猜你喜欢
流行特征防控策略手足口病
2008—2015年漳州市诏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论“破窗理论”及其在环境犯罪防控中的应用
采用BT投融资模式建设的法律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浅议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天津市武清区成人亚临床甲减的筛查分析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91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探究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