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增权的现状与对策

2018-08-18 06:07王会战裴璐璐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兵马俑遗产地景区

王会战 裴璐璐

本研究因循经典的社区旅游增权理论分析框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旅游经济增权、旅游心理增权、旅游社会增权和旅游政治增权四个方面,分析了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的旅游增权现状,进而提出了制度增权、信息增权、教育与培训增权、自增权与他增权相结合等对策,从而为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增权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背景

2014年7月,本文在对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以下简称“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情况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社区居民普遍处于参与旅游乏力、旅游增权不足的状况。兵马俑景区作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数百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游览,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本应非常明显,但为什么会出现社区参与旅游不力的现象呢?为了确证这种现象,2017年5月,作者再次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情况进行了追踪调研,发现当地社区居民旅游增权状况略有改观,但整体提升不大,仍处于参与乏力的状态。

社区参与旅游实践之所以深陷困境,追根溯源在于社区参与旅游理论的不足。由于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将社区参与作为一种经济或技术过程,忽略了社区参与程度实际取决于社区居民与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政治博弈与权力较量,导致实践中社区居民由于缺乏博弈资本而参与乏力。增权理论抓住了以往单凭主体能动性参与旅游,从而导致社区参与旅游乏力的症结,特别强调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因此,要想实现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的双赢,从而达到社区与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就必然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旅游增权”。

二、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增权的现状

为了解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增权现状,作者在2017年5月9日,带领调研团队对兵马俑景区周边部分社区(秦俑村、下和村、王硷村、小任村、桥王村等)居民围绕社区旅游增权状况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题纲参考了Scheyvens的经典社区旅游增权框架,围绕旅游经济增权、旅游心理增权、旅游社会增权和旅游政治增权4个维度设置了若干问题。共访谈36人次,形成了22 700字左右的访谈文本。以下对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增权现状的分析主要基于以上访谈资料。

(一)旅游经济增权状况

经济增权主要研究旅游收益在一定区域内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与流转的过程。经济增权状况主要通过兵马俑景区的旅游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旅游收益情况进行反映。调研发现,当地社区居民旅游经济增权呈现以下特点。

1.旅游就业机会相对缺乏

整体来看,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在景区就业的比例较低。除了紧邻兵马俑景区大门的秦俑村参与旅游程度较高外,其他周边社区参与旅游情况普遍较差,尤其是兵马俑景区南边的王硷村和西边的下和村,大部分社区居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是外出打工,这可能与这几个村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有关。

“我们自己是想进景区去搞些生意做,但是我们进不去啊!投资太高了。”(访谈样本6)

“现在那个景区周边的做生意的,都不要当地人,找也要找有关系的人,连打扫卫生都不要本地人。”(访谈样本14)

2.旅游收益比较有限

调研发现,在当地社区居民相对有限的参与形式中,按占比高低依次为旅游商品销售、农家乐经营与服务、导游和其他(果品销售、电瓶车司机等)。其中,旅游商品销售的竞争异常激烈,加之高昂的摊位费,不善经营者往往难以盈利。农家乐主要集中在秦俑村,受益面也相对有限。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社区居民来说,导游更多的是无证带团,属于景区严管的对象。至于当地的土特产品,如石榴、柿子等的销售,近些年由于大量種植已处于供过于求的态势,加之当地政府对售卖地点的严格管理,许多果农往往面临果品积压,难以及时售卖的境况。整体来看,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形式少、程度浅,导致旅游收益相当有限。

“以前我家也是开过农家乐,那些年生意还可以,后来这边路给堵上了,慢慢的生意就不行了。”(访谈样本9)

“东西不好卖。你根本就卖不成。人弄的那车啥,都是有熟人呢。摊位费那啥,你咋能弄来摊位。你往这一摆人把你挡住。”(访谈样本18)

(二)旅游心理增权状况

心理增权意味着参与旅游经营获益的社区居民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从内心深处为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和传统而骄傲,并由于感觉到当地有特殊的东西可以与游客进行分享,从而提高了自信。心理增权状况主要通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对当地居民文化自信的影响来反映。调研发现,当地社区居民旅游心理增权呈现以下特点。

1.拥有较强的文化自信

调研发现,当地大部分社区居民都为自己是一名紧邻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的村民而感到自豪。兵马俑作为我国首批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因其悠久的历史、恢弘的气势、突出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游客和媒体对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高度评价,激发了当地社区居民的自豪感。当地社区居民对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未必深入了解,但并不影响他们强烈的文化自信。

“我说我是兵马俑的,人家就会挺羡慕的,所以我自己也感觉到挺骄傲的。”(访谈样本15)

“守着兵马俑,高兴是高兴。”(访谈样本18)

2.乐意分享有关兵马俑的知识或故事

调研过程中,许多受访社区居民很愿意分享兵马俑的知识,或讲述关于兵马俑的故事,尽管他们的讲述未必准确,甚或更多的来自杜撰,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与人分享时的快乐。作为文化遗产地的社区居民,每天都会遇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通过主客间的互动,当地社区居民既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把当地的传统文化分享给了游客。

“我(们)村周围其实不止有兵马俑这个景点,但可能你们都不知道,就那边还有个鸿门宴(遗址),前面还有个扁鹊墓。”(访谈样本6)

“每天跟五湖四海的游客聊天,真的也觉得挺高兴的。”(访谈样本15)

(三)旅游社会增权状况

社会增权是指社区的凝聚力和整体感因社区所从事的旅游活动而得到确认和加强的一种状态。社会增权状况主要通过兵马俑景区的旅游发展,给当地社区居民提供村集体事务的机会及对当地居民的集体主义感的影响来反映。调研发现,当地社区居民旅游社会增权呈现以下特点。

1.参与村集体事务的机会略有增加

受访的少部分社区居民认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给其提供了参与村集体事务的机会和场合,具体表现在涉及旅游占地、搬迁、开发农家乐等事务时,当地政府通常会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尽管社区居民对当地政府在处理某些有关村民利益的事务时存在一些意见,但客观上旅游开发确实增加了社区居民参与村集体事务的机会。

“管委会给安排环卫工作给我们,好歹是个稳定工作。”(访谈样本5)

2.集体主义感得到加强

超过1/2的受访社区居民认为,通过参与旅游活动增强了其集体主义观念。过去,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当地村民长期处于一种散众的状态,社区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缺乏合作的机会和场合,造成社区居民普遍的利己主义观念与短视眼界。旅游开发要求社区居民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发农家宾馆、经营农家乐,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集体意识。同时,农家乐接待繁忙期的互相帮工也有助于加强村民的互助合作。

“从集体讲,我们村有时候可能承办一个旅游活动,做一些服务型的工作,做个文明服务啥的,疏通交通,维护治安,反正一定要保证好游客对我们景区的好印象。”(访谈样本19)

(四)旅游政治增权状况

政治增权意味着社区居民的诉求和利益具有更广泛的表达渠道和完善的伸张机制。政治增权状况主要通过当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的权利,及影响当地旅游发展的程度来反映。调研发现,当地社区居民旅游社会增权呈现以下特点。

1.普遍缺乏旅游决策的权利

尽管旅游发展给当地社区居民提供了参与村集体事务的机会,在一些重大事务中也会征求村民的意见,但更多时候,村民的意见并不一定能落到实处,尤其是在事关旅游发展方向等重大决策时,当地社区居民鲜有参与提意见的机会,虽然与社区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无关系,但客观上揭示了社区居民在与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的权力博弈中的弱势地位。

“想反映给谁反映,给哪里反映么?”(访谈样本5)

“什么事情也不通知,更别说开会谈论了。”(访谈样本35)

2.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十分有限

由于普遍缺乏参与旅游的权利,因此,当地社区居民在旅游占地、拆迁和旅游经营等方面基本处于失权的状态,这也是旅游经济增权不力的根本原因。国内外社区参与的实践表明,拥有旅游吸引物的所有权成为旅游地社区政治增权的必要前提,但这一前提并不适合产权归国家所有的一些文化遗产地。然而,文化遗产地社区居民受到当地旅游发展的负外部性却客观存在,因此,是否具有旅游吸引物的所有权,不应成为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根本依据。

“没啥权利啊!我们说啥人领导会听吗?不会啊!”(访谈样本6)

“咱是农民,说的话没人听。”(访谈样本24)

三、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增权的对策

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旅游失权的普遍性、多层次性及多维性,决定了旅游增权方式的全面性。

(一)制度增权

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普遍存在的旅游失权的根源在于,当地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旅游的根本依据,即不拥有兵马俑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所有权。显然,在中国情境下,文化遗产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决定的。考虑到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普遍受到了旅游发展的影响(尤其是负外部性),如旅游占地、拆迁等,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增权的依据修正为:以当地社区居民是否受到旅游发展的负外部性作为判断标准,可能更符合中国国情。这一依据一旦确立,会给文化遗产地社区居民旅游增权提供理论依据。但要保证这一依据能够落到实处,关键要从制度上加快推进文化遗产地土地的确权工作,依法确认和保障当地居民的土地物权,从根本上夯实旅游增权的基础。

(二)信息增权

对于兵马俑景区周边的大部分社区居民来说,现阶段及时、有效、持续的信息增权不但急需而且是必要的。从调研来看,很多社区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诸多信息缺乏正常的获得渠道,更多的是通过“小道消息”的传播。由于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当地社区居民往往难以及时抓住当地旅游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因此,要想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水平,当务之急是要完善信息发布,逐步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实现信息公开,使社区居民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地旅游发展的信息。同时,加强对当地旅游信息的解读工作,要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有用的信息真实地、清晰地传达到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手中。

(三)教育与培训增权

调研来看,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不乏参与当地旅游发展的意愿,但普遍缺乏参与旅游的技能和能力。在旅游发展实践中,旅游知识和服务技能的缺乏,往往成为制约其参与旅游的实际。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第三方来说,提供必需的教育与培训非常必要。例如,当地政府可以和所在地的高校相关专业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旅游知识教育,可以和当地大型旅游企业联合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经营技能培训。

(四)自增权与他增权相结合

无论是制度增权、信息增权,还是教育与培训增权,都属于外部的“他增权”,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兵马俑景区周边社区居民来说,这些形式的增权既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但正如当前如火如荼的精准扶贫实践一样,贫困居民的脱贫既需要外部的帮扶,更需要自身脱贫的意愿和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兵马俑景区的周边社区居民来说,即便获得了来自政府、旅游企业和第三方的“他增权”,但也不要放弃“自增权”的努力。因为社区居民的权力是其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持续的、反复的博弈过程中实现的。

四、结语

对于现阶段中国大部分的文化遗产地社区来说,当下无论是旨在提高自信自豪感的旅游心理增权,还是着眼于增强集体主义感的旅游社会增权,都不及能够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旅游经济增权显得实用。而要增加旅游经济增权,便要从根本上实现旅游政治增权。旅游政治增权的获得,既需要来自当地各级政府适度放权于民的“他增权”,也需要来自当地社區居民不懈努力争取的“自增权”,其中应保证“他增权”即制度增权的基础地位。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兵马俑遗产地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兵马俑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